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咽部有对腭扁桃体呼吸系统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分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喉等部位;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等部位。咽部的淋巴组织呈环状排列,包括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及咽后壁散在淋巴滤泡等。其中,腭扁桃体最大,左右各一个,藏于腭弓之间,也被简称为扁桃体或扁桃腺。到1岁末,儿童的扁桃体随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咽喉炎常见于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二、扁桃体有啥功能⒈“门…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主因上腭部肿物10年余,伴破溃10d入院。缘于10年前上腭部发现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缓慢过长,未治疗,于10d前破溃流出液体(性状、色及量不详)而来我院门诊就诊,在门诊局麻下取活检,病理示:小涎腺混合瘤。口腔颌面外科情况:面部对称,左侧上腭部软硬腭交界处可见一约3.0cm×2.5cm×1.0cm椭圆形肿物表面有破溃,无渗血,前部可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腭位(简称EPG)的研究给辅音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辅音在语图上的反映是时程短、能量弱,人们很难从语音信号分析中了解辅音的真实面目,而动态腭位能捕捉辅音的瞬间变化,实时地反映它们的重要特征。《蒙古语语音动态腭位数据库》的建立,为蒙古语辅音研究和蒙古语言语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蒙古语辅音的发音位置、发音方法、腭化、协同发音等问题正在进行着探索性的研究。目前还急需更丰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一步系统地、大力地开展语音实验,对以前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确地揭示蒙古语发音特征和协同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经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方法,探讨保留悬雍垂的必要性.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0例,全身麻醉下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中完整保留悬雍垂,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扩大软腭成形范围.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后随访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50%为判断标准,有效率达87.5%.结论:腭咽成形术中保留悬雍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放松和紧张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如果处理好呼吸的放松和紧张关系、发声器官的放松与紧张关系、下腭放松与上腭紧张的关系、缓解精神方面的紧张情绪;也就获得了歌唱中相对放松与紧张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法,系统考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江淮官话韵学著作中见组、精组声母在细音前的变化,发现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经历——见组、精组均未腭化(清初)→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但■未独立成母(清中期)→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已独立成母(清晚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你一定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特雷彻·柯林斯综合症”,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患了这种疾病的人脸上缺少30%~40%的骨骼,完全没有耳朵、上腭、下巴、颧骨和眼骨,仿佛是一名“无脸人”。英国6岁男孩阿什利·卡特因就是这样的患者,他无法听见声音,甚至不能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8.
【片段1】师:同学们,在写"肺"时,应该注意什么?生:右边不要写成城市的"市"。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写三遍。(生写)师:下面来看"腭"字。"腭"在我们人体哪里?生:嘴巴里面。师:具体在嘴巴的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9.
三四等喉牙齿音字的腭化与非腭化现象一直是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个悬案,本文在概括了非腭化的条件后(第一节),进一步使用了生成音韵学的方法揭示了由两条语音律相对抗造成的腭化与非腭化的分化(第二节),并引进“音韵强度”这一概念解决非腭化例外字的难题(第三节),最后,又首先使用了同一音系内的“音变阶梯”概念,引进不同音系中的“分布类型”概念,从共时音韵材料来印证历时音变的蕴含关系(第四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腭”与“颚”的混用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通用性原则、历史来源以及理据性原则三个方面考察,我们认为,对于“腭”与“颚”这一对典型异体字,应该去掉“颚”字,保留“腭”字。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Dex)1mL(用量为50mg/Kg)可诱发小鼠产生腭裂。模型组腭突体积瘦小,不能在中线区接触融合,以致不能与腭突上方的鼻中隔接触融合,胎鼠出现腭裂。结论: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小鼠足量地塞米松,可成功建立腭裂动物模型。为研究腭裂形成原因及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黔南汉语方言中成套出现的腭化辅音,是黔南汉语方言有别于贵州其他汉语方言的重要特征。黔南苗语、布依语、水语都存在大量腭化辅音。研究表明,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影响是黔南汉语方言腭化辅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阜阳方言中的古精组合口一、三等以及果摄开口一等字韵母中的元音[u]发生前化,演变为[y],声母也腭化为[t?/t?h/?],这与普通话的演变方式不同。考察这一音变的过程,可以发现,元音前化是受精组声母发音部位靠前的影响,声母的腭化主要与元音前化后本身所带有的摩擦性增强有关,元音前化发生的时间要早于声母的腭化。  相似文献   

14.
咽扁桃体肥大又称增殖体肥大,该病多见幼儿。在全麻下行此手术其特点是:时间短、麻醉深、危险性大,故要求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现将咽扁桃体肥大刮除术的配合体会作一介绍: 临床资料 102例患者平均年龄5.5岁(2.5~8岁),其中86例伴有腭扁桃体摘除术,25例单纯咽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3~2007年对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在全麻下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男性,年龄22~57岁,体重61~110kg。全部病例均有打鼾和夜间憋醒等症状,病史3个月~20年。其中12例为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观察人类上颌中切牙拔除后牙槽骨外形改建的规律。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在口腔硬组织测量方面具有可靠性,在不同时期拍摄的影像中测量具有可重复性。本研究充分利用这一影像学工具观察人类上颌中切牙拔除后牙槽骨改建的规律。选择40名患者上颌中切牙拔牙前和拔牙后三个月时拍摄的两份CBCT影像资料。在第一次CBCT中,选取中切牙拔牙窝深、中、浅三个水平断层进行矢状断层重建,分别记录矢状断层起点到拟拔除中切牙(实验牙T)牙髓中心移动的层数,并测量实验牙T处牙槽骨宽度,在中切牙拔牙窝中层测量腭平面相关垂直距离。在第二次CBCT的三个水平断层上,依据第一次记录的移动层数定位实验牙T,并在定位处测量牙槽骨宽度。在中切牙拔牙窝中层上转移第一次CBCT记录的腭平面相关距离,并测量唇腭侧牙槽嵴顶沿原牙根外形垂直吸收的距离。上颌中切牙拔除后三个月,在拔牙窝的不同深度,唇侧的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平骨吸收,越接近牙槽嵴项处牙槽骨吸收越明显。唇腭侧牙槽嵴顶均有明显的垂直骨吸收,唇侧牙槽嵴项的垂直骨吸收比腭侧明显。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以来,我院共施行口腔、颌面部手术麻醉1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男52例,女60例,年龄7~68岁,体重22~76(54.96±14.38)kg,手术时间最短40min,最长240min。除1例为急诊手术外,其它均为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8例术前有高血压史。其中腭部手术28例,舌下腺囊肿4例,上下颌骨手术30例,唇部手术(不包括小儿唇裂修补术)15例,腮腺混合瘤23例,面部严重撕脱伤1例,其它11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正常恒牙汉族人76名、蒙古族人10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牙颌模型测量分析。比较蒙古族与汉族人牙弓长度、宽度、腭盖高度及Spee氏曲线深度的民族、性别差异。结果表明,蒙、汉族人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蒙、汉族人之间的牙弓宽度,牙弓长度、腭盖高度和Spee氏曲线深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和地塞米松(DEX)联合致畸构建更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初步研究维生素B12拮抗剂对腭突发育的影响,检测信号分子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创新要点:TCDD和DEX联合致畸可建立更稳定、更具研究价值的腭裂小鼠模型。从腭裂发生率、腭突发育形态大小、中嵴上皮细胞形态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受体活化样激酶5(ALK5)分子表达等不同层次初步探讨了维生素B12的拮抗作用。研究方法:在小鼠腭发育关键时期,采用高剂量TCDD和DEX一次给药建立模型,并观察维生素B12的拮抗作用(见图3)。于胚胎期17.5天(GD 17.5)体视显微镜下检测各组腭裂发生率(见表1和图2),并于GD 13.5、GD 14.5、GD 15.5分别剪取胎鼠腭突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3和ALK5基因表达(见图4、5)。重要结论:TCDD和DEX联合作用可诱导C57BL/6J胎鼠形成稳定腭裂。维生素B12对联合致畸诱导的TGF-β3及ALK5表达的改变及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形态的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腭裂发生率及腭突发育形态大小改变尚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热新闻近日,西安医务人员的朋友圈里疯传一组照片:一个9岁的小女孩躺在手术椅上,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医生屈铁军跪在地上为她做手术。据了解,小女孩因为牙齿受外伤穿孔,出现了慢性炎症,进而导致牙齿畸形发育,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区域只有5毫米,且在腭侧拐弯的地方,医生只能头戴镜子来操作,并且只能采用卧姿或跪姿,于是屈铁军就全程跪着为小女孩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