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定理,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举例说明勾股定理在几何证题中的应用.例1如图1,在△ABC中,AB=AC,BDAC于D.求证:分析在Rt△BDC和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于是,要证结论成立,只要证即可.这只要经过适当的恒等变形即得.事实上,故结论可证.证明略.例2如图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D是高.求证:分析要证结论成立,只要证:(1)(2)要证.这由勾股定理即得.要证,只要证因为AD+DB=AB,所以此结论成立.故命题结论可证.证明略.例3如图3,在△ABC中,是BC边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个习题入手,将该习题的结论进行横向及纵向推广,得到一系列简捷而优美的结论.这些结论均是关于抛物线与直线交点横坐标的乘积、交点纵坐标的乘积的定值问题及直线垂直的判别方法.并且所得的结论在实际试题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该文章也很好地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由于a+b+c=0(a,b,c为实数),可得到许多简捷的结论.在解题中若能灵活运用这些结论,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给出三个等式结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先锋 《学周刊C版》2011,(8):164-16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质疑解难、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动脑制订计划,动手亲自实践得出科学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由浅入深地探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5.
实验结论的表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难点之一.概括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结论的表述可分为:定性关系(即:在……相同时,……越……,……越…….)和定量关系[(在……相同时,……跟……成正比(反比)]两种基本类型.针对这两种表述方式,在归纳实验结论时,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所谓的“控制变量法”是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向量学习的不断深人,在向量与平面几何的交汇处命题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三角形中一个有用的向量结论.本文将给出结论证明,并进行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7.
命题的否定     
1.典型错误剖析 错误1 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 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是将原命题中的结论加以否定.如命题:√2是无理数,其否定是:√2不是无理数.但据此就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就错了.  相似文献   

8.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应当掌握好反证法的使用.反证法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或和其他命题相矛盾的结论,或在推理过程中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达到命题结论正确的数学方法.使用反证法的步骤可归纳为: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的否定方面成立(每个否定方面均应考虑到);2.将命题的否定方面作为条件加以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和定理等真命题相矛盾或自相矛盾的结论;3.确认命题的所有否定方面不能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指数函数有如下性质: 若0〈a〈1,则函数f(x)=a^x在R上是减函数. 这是一个平凡而重要的结论,在高中数学中几乎是人人皆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有时会起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例谈谈这个结论的妙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结论.而且要重视获得结论的思维过程与方法。问题是数学的主导,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我们要充分利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李琨 《学周刊C版》2011,(9):103-10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来完成.简称“五步曲”。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依据课标.设置问题;自主学习,探究结论;合作交流,完善结论;运用结论,解决问题。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五步曲”呢?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时,我们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本文说明,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3.
构造法就是根据某种需要.把题设条件或求解结论设想在某个模型上.通过对新设想模型的研究.推出求证结论的解题思维方法.本文拟从教学实践出发.用范例说明构造法在证明一类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中的巧妙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1999年M.V.Mateev等人在文献中对相对正规空间、相对正则空间和相对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漂亮的结论,但是尚未涉及与正规空间紧密相关且广为人知的一类空间——δ-正规空间,而文献A.Dow,J.Vermeer中曾得到如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结论的基础上善于质疑.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计惠方  施悦 《教学月刊》2011,(10):57-58
一、侧重对命题否定的辨析 1.误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是把原命题中的结论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学习中,留心识记并灵活运用一些典型结论,往往会给解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谈一组来源于课本的“孪生”结论及其在抽象函数中的巧妙运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非常巧妙地证明两个著名的定理. 一、结论 如图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求证AB·AC—BD·CD=AD^2.  相似文献   

19.
一道题做完了,再想一想,有没有不同解法,即一题多解;能不能在题设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一题多求.课本由于受《大纲》所限,习题的结论一般简单、直观.因此有很多习题结论可进一步挖掘,本文就举课本一题为例.  相似文献   

20.
结论一、加强对命题否定的辨析 1.误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 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情形是把原命题中的结论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