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梵净山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梵净山旅游产业生态圈与生态环境、信息技术要素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形成一个市场、资源、信息、服务、环境一体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梵净山旅游和生态保护的共生、共融和共赢。为正确处理互联网+旅游模式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笔者对梵净山景区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互联网+旅游模式下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宣传作用,旅游产业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摆在了城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然而,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开发,旅游产品的构造,却成了一些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南昌市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造南昌市城市公园景观游这一新的旅游产品的构想,以及对这一构想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煤炭城市,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学习其他城市在低碳方面的先进经验,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高城市旅游设施建设、提升公民低碳意识,转变低碳消费方式、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把平顶山打造成一个低碳旅游的新兴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互为影响,互为制约,关系密切。城市文化建设推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步伐;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的发展期待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创新与超越。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建设要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号召,认真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着力推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行车旅游因其方式灵活,自然环保,体验度高,并具有强身健体、挑战自我等诸多时尚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秦皇岛发展自行车旅游对保护生态环境、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培育旅游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秦皇岛发展自行车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探讨秦皇岛发展自行车旅游的基本思路,助力秦皇岛建设成美丽和谐的一流国际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就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终通过城市的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及其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桂林城市旅游与形象结合的现状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尹优  田红芳  陈德荣 《大众科技》2010,(6):211-212,20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明显,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将该地区划分成三个等级,南宁市位于第一等级,北海市位于第二等级,防城港市和钦州市位于第三等级,为了降低城市间的等级差距,必须进行旅游要素整合、特色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的整合措施,以促进整个地区城市旅游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参与和调控的,以旅游客流异地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生态系统。旅游城市人群(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因城市旅游系统的介入,使其在生态系统功能流(人口流、物流、物种流、能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表现出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研究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揭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为系统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向更有序的高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城市旅游标志的个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城市旅游标志的价值与意义着手,分析现存的中国城市旅游标志设计的问题,以及浅谈如何个性化设计城市旅游标志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并总结个性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应包含个性鲜明的城市旅游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准则、个性化设计城市标志的基本方法,展开设计城市的旅游特色个性化标志.以至推动整个城市的旅游品牌个性化、城市品牌化、中国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0.
旅游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质。都市旅游是旅游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指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都市旅游源于城市,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都市旅游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都市旅游的开发与城市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质。都市旅游是旅游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指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都市旅游源于城市,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都市旅游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都市旅游的开发与城市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海  刘佳 《资源科学》2010,32(5):899-906
滨海城市是我国开展滨海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定量测度不同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加以比较来确定其开发类型与等级,对于促进我国滨海旅游合理规划与开发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选择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区位交通优势、社会经济保障、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影响与制约滨海旅游发展的5个方面构建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建立潜力评价模型;依据同一时间截面各指标数值,定量测度与评价各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把各潜力指数和综合潜力指数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14个滨海城市划分为四类开发潜力类型,进一步确定不同城市的旅游开发功能与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的客观评价,有助于将潜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滨海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化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B):115-115,134
城市旅游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就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终通过城市的旅游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及其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桂林城市旅游与形象结合的现状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郑嬗婷  陆林  陈浩 《资源科学》2015,37(12):2371-2380
研究区域旅游流整体空间网络结构特性及区域内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可为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与优化提供支撑。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30城市重点旅行社推荐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及三日以上)旅游线路共4 500条,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从单个城市旅游节点、节点城市间连线、整体空间网络三个方面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特征。结果显示:①长三角区内节点城市在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中地位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位较为突出,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性,随着出游时间的增加,等级性更为明显,如杭州和苏州既是区域内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也是重要的旅游中转地,在旅游线路组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②局部旅游流活跃程度较高,如镇江-扬州、舟山-绍兴;③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会由于旅游交通条件、大型旅游项目等各种要素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梁金兰 《未来与发展》2010,31(2):106-109
基于国际旅游环境竞争力理论,选取5项一级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下设32项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宁波、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六城市进行了旅游环境竞争力计算与比较,并将宁波与其他几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排名偏低。并进而对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指出了宁波旅游环境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宁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域旅游流整体空间网络结构特性及区域内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可为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与优化提供支撑。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30城市重点旅行社推荐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及三日以上)旅游线路共4500条,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从单个城市旅游节点、节点城市间连线、整体空间网络三个方面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特征。结果显示:1长三角区内节点城市在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中地位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位较为突出,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性,随着出游时间的增加,等级性更为明显,如杭州和苏州既是区域内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也是重要的旅游中转地,在旅游线路组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局部旅游流活跃程度较高,如镇江-扬州、舟山-绍兴;3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会由于旅游交通条件、大型旅游项目等各种要素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已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的跨省市旅游区,但却忽视了一类特殊的人群——残疾人的旅游需求。长三角各旅游城市无障碍设施问题重重,成了无障碍中的障碍。只有完善长三角无障碍旅游设施,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旅游。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促进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现城市文化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城市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审视文化内涵,将市场文化需求、旅游供给侧改革与产业链延伸有机统一,打造城市新文化创意、新内涵价值和新品牌形象的文旅融合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的内涵,探讨二者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叙述梵净山黑湾河钨锡矿矿区地质背景、矿产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阐明了成矿物质来源于该矿床附近的花岗岩。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后期中温热液型钨锡矿床。  相似文献   

20.
综合经济增长和旅游传统认知,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基础、城市经济、旅游交通、旅游创新5个方面选取变量,构建了城市旅游增长面板回归模型。基于2005~2016年山东省城市旅游增长面板数据,分别运行OLS、个体固定效应、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得到随机效应模型为最优分析模型。基于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了山东省城市旅游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省域层面,城市旅游要素生产率随机效应,传统旅游支柱产业对城市旅游增长存在显著影响,城市旅游要素生产率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产业要素、城市经济要素、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交通要素,旅游技术进步(创新)要素未产生显著影响;划分为6个区域后,城市旅游要素生产率仍以旅游产业要素为最高,其它要素则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最后,为山东省城市旅游生产率提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