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6年教龄的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环境非常满意:“当你第一次看到它时,你就觉得它一定非常有用,而当你开始使用它时,你会发现你开始所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这种以互动白板以核心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我已无法想象没有互动课堂的教学了。”从黑板教室到互动课堂的跨越传统的黑板课堂,老师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动,在黑板上随意写画,并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方便学生上台演示,参与教学,再加上成本低,几十年来一直被沿用。电教平台的出现,使讲台后面的黑板已经不是授课的唯一媒体,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它可…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教学工作的十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当你洒向学生的都是爱时,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2年,我首次担任文科班的数学教学.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感到非常头疼.……  相似文献   

3.
在路上     
你试过吗,在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一道题之后的那种自豪?你知道吗,在你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终于在考试中取得骄人成绩的那一抹微笑?你体昧过吗,当你徜徉在数理天地里流连忘返时的那一份沉醉?我只知道,从我接触数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被它所深深地吸引了,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其本身特有的节奏。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节奏,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不是你教我学,更不是你讲我听,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要做到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实验从 2 0 0 3年秋季在我地区开始实施了。当你打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课本时 ,你就会发现 ,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践 ,编排了一些实践活动课。历史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开放式教学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历史教学为基础 ,不拘  相似文献   

6.
温莺 《小学生》2005,(5):38-39
小记: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琴的?你是怎样爱上钢琴的? 李云迪:我4岁时开始了手风琴的学习,5岁就获了奖,但7岁放下了手风琴而改练钢琴。我并不是从小就立志要当“钢琴大师”的,小时候也只是喜欢音乐,有一次看见别人弹钢琴,觉得非常好听,就决定去练钢琴了。  相似文献   

7.
缺"一"不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光流逝,许多教学片断都已渐渐淡忘,然而,那节课中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却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那是一节艺术公开课,内容是《我们的动物朋友》。当大部分学生做完了头饰即将到“大森林”里去参加联欢会时,由于估计到可能有个别学生做得比较慢,我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八个小动物头饰说:“同学们,森林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没有做完头饰的同学等一会儿再做,老师先借一个给你戴上……”我借出了三个头饰,又问了一遍,觉得没有学生要借了,就收起多余的头饰,带领“小动物”们和着音乐表演起来。学生有的在…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通过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我总结出教师与学生如做到"亲子教育",那么,你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一、摆正心态——把孩子当孩子刚上班时,我觉得班级就像一个军队,它得有一个运筹帷幄的将领,  相似文献   

9.
在刚学等腰三角形时,老师总是强调等艘三角开的性质与判定非常重要,开始你可能还不以为然,当你拿起笔来做题时,就公发现你的解题速度慢了许多.陈聪同学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在老师的"只要肯动脑,及进总结,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语言的鼓舞下,在同学们和互交流中,他渐渐地发现了一些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小窍门",一试还挺管用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在刚学等腰三角形时,老师总是强调等艘三角开的性质与判定非常重要,开始你可能还不以为然,当你拿起笔来做题时,就公发现你的解题速度慢了许多.陈聪同学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在老师的"只要肯动脑,及进总结,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语言的鼓舞下,在同学们和互交流中,他渐渐地发现了一些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小窍门",一试还挺管用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教学所提倡的一种形式,它依循的原则是:师生平等,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相互肯定,形成共享形式的“我一你”关系。你不愿意学习,我吸引你学习;你不会学习,我助你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能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教材,又能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其实,我懂你     
当你伤心地看着我 ,欲言又止时 ,我的心碎了 ,其实我不想伤害你 ;当你寂寞万分 ,只能以书报为伴时 ,我愧疚了 ,其实我想让你快乐 ;当你忙碌奔波时 ,我的内心妥协了 ,其实我很想帮你 ;当你为生活的艰辛痛苦时 ,我的心儿酸了 ,其实我好想安慰你。在许多的日子里 ,我都不断误会你。我误会了你爱我的方式 ,对我默默付出的艰辛 ;我更厌恶你的言行举止 ,害怕你所做的一切扫了我的“面子”。于是我就开始无情地伤害你 ,打击你 ,让你“失望透顶”。然而我却无法体会你对我无声的鼓励 ;更不知你向人们说起我的好———这一切都是弟弟告诉我的 ,他说其…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展开“牛顿第一定律”的生态化教学时,我首先会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来引入教学内容.我让学生体会如下情境:当你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往后仰,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你的身体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会通过“牛顿第一一定律”的学习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公主回答道:“哦!不是的,父亲。那不是巨人,只不过是只非常丑的青蛙。”“青蛙!它找你做什么呢,女儿?”“哦,亲爱的爸爸,我会告诉您一切。昨天我在森林里的喷水池旁玩金球时,它滚到水里面去了。那只青蛙帮我把球找了回来,而我答应它可以到城堡来做我的朋友。我以为它不可能从水中跑来找我,但是现在它已经来了。”就在此时,传来第二次敲门声,一个声音叫道:“国王的女儿,为我开门。你曾答应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国王说:“既然如此,女儿,你必须信守你的诺言。立刻让它进来。”公主不得已只好去开门,青蛙跟在她后头跳进来。当她坐下时,青蛙叫道:“把我抱起来坐在你旁边。”起初她不肯把它抱起来,但是父亲告诉她让她把青蛙捧起来放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当青蛙被放到椅子上时,它跳到桌子上说:“现在,把你的小金盘推近一点,我们一起来吃东西。”公主照它的话做了,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她非常不愿意。最后青蛙说:“我累了,所以现在带我上楼到你的小卧房去。让我们一起睡。”当公主听到这些话时,她哭了起来。她害怕这只冰冷的青蛙。她甚至不敢摸它,而现在它竟然要睡在她漂亮的小床上。但是国王对她说道:“不要瞧不起青蛙。当你有困难时是它帮助了你。”于是她用两根手指头夹起...  相似文献   

15.
在我读四年级之前,我是个贪玩的小女孩,成绩还不错,但是一点也不爱看书,因为我对书籍没兴趣,这事情让爸爸妈妈非常担心,经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多读课外书籍,这样会让你开阔眼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我始终没听。当我遇到它的时候,我改变了。那是在我过10岁生日时,姐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少年时代》。开始,我  相似文献   

16.
BEST Words     
《音乐世界》2013,(14):152-152
当比较安静时,我会看到我的某些”特质”,比如:傲慢和狭隘,我首先会逃避,会假装我没有,但当我更安静时我会知道它们真的存在,所以,只能面对!当开始面对它们,接受了它们,才有可能以真实不逃避的内心力量去转化它们。如果发现而装做没有,你只是把转化它们的力量用到了逃避上,可惜了!  相似文献   

17.
有少年朋友这么问我,你写那么长的章,写那么厚的书,开始时你究竟怕不怕呀?  相似文献   

18.
案例我经常当堂批改作业,但又没有养成带红笔上课的习惯,因此一到批作业时,我就向学生借红笔。学生也都非常乐意借给我。一天,当我正要向学生借红笔时,学生起身答道:“讲台上已经有了。”“哦!”我说,“是谁的,请站起来,给大家瞧瞧。”第一组第一排的一个女同学轻轻地站了起来。我热情地说:“谢谢你,今天我将用你的红笔批改全班的作业。”全班一阵“哇塞,好幸福啊。”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通讯》2014,(4):43-43
普通版: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  相似文献   

20.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