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年前,我曾在《把文学梦托付给教育》一文中说,我本来是一名“文学青年”,老想着当“作家”,但命运让我成了中学语文教师,于是我便把教育当做诗来写——我的《爱心与教育》最初的名字就叫做《心灵写诗》。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的序言中也曾写道:“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很是生气:“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  相似文献   

3.
花开的声音     
花蕾不会永远含苞,花终究会开放。花开的声音是最美丽。在我的心里,花开的风景永远是一幅最具深情的画。花开的声音最静静的,不会给你一丝喧哗。一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雅。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它。  相似文献   

4.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我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不是用耳朵,乃是用心灵。他是多么地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以及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进去了,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个孩子看到树木秃了,便对妈妈说:“树叶回家睡觉了.“妈妈却说:“不对,树叶是落在了地上.“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学生用“想“字造句,一个学生说:“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多美的句子!可是老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花开怎么会有声音?一位教低年级的教师让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学生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等等,教师听了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6.
稿林折枝     
《高中生》2003,(12)
你相信花开是有声音的吗?我相信。花开的声音带着喜悦,带着期盼:花开的声音是终于绽放的一刹那最美的触动:花开的声音里盛着满满的感动。我相信,花开是有声音的,心情是有颜色的。  相似文献   

7.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下雨了。我握着那把天蓝的伞 ,慢慢地走在静静的廊道上。人已散尽的学校 ,静谧得如沉睡的海。我喜欢这种氛围 ,特别是有雨的日子———可以静听雨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好美。“真的好美 ,就像花开的声音。”晓晓曾经很认真地对我说。就是这句话 ,总让我期待着在每一个下雨的日子去倾听这花开的声音。可是 ,当我的脚步轻轻叩响和这廊道一样长长的孤寂时 ,我就清晰地感到自己是独自一人穿行在这花开的声音里 ,这美丽得有些凄凉的花开的声音里。没有晓晓的陪伴。仿佛一切都在昨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她清澈的双眸 ,她甜美的微笑 ,以及她所有所有美丽…  相似文献   

9.
那一年,我开了家花店.一天下午,我刚准备打烊,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阿姨,我想订花,订好多花,可以吗?”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提到,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花开的声音。可是我们教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倾听到“花儿”开放的声音呢?下面就两位老师对同一个班上课的情况,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谁送的花     
江南 《当代职校生》2007,(11):22-22
“呀!花!”钱鼓鼓掀开课桌盖后一声惊叫。 “我看看,我看看。”超阳轰大炮般的声音在104教室响开了,引来一大群围观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羽 《教育文汇》2010,(4):43-44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当我再次捧读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时,我的确看到了在平凡教育生活中的另一片清亮的天空。于“清淡与忧患”间,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我触摸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犹如置身于一片清新的世界。我静静聆听“玫瑰”花开的声音,在文字的世界里品嗅着窦桂梅为我们酿就的教育思想的芬芳……  相似文献   

13.
常媚 《班主任之友》2013,(11):53-53
纵观两起事件都是发生在中学生身上。作为教师,我们只想到了坏的一面,没看到问题本身向我们传达的讯息:“听,这是孩子们花开的声音啊!”  相似文献   

14.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感受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岁月风铃,探寻我平凡而又充实的教学生涯,耳边不时传来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走进孩子的心灵”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教育成功的奥秘。李老师致力于与学生开展心灵的对话,他对两件事“乐此不疲”:一是找学生谈心——当然更高兴的是学生主动约他谈心;二是用心灵写诗——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许多听过李老师讲座,或者看过李老师著作的教师,都热切地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像李老师一样,驾轻就熟地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6.
“之前有个记者采访我.给我做了一个专题片,题目是《花开无声》。哈哈哈,我看了就笑了。谁说我花开无声了。我的学生爱我。我的同事、家人敬重我。我的事业每天都有收获.这些难道不是有声花开?哈哈哈……”在2013年9月的陕西省教师工作大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在“平凡”岗位上屡获殊荣的年轻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健谈的刘荣荣教授这样幽默地笑声不断。  相似文献   

17.
李锋  赵瑜 《天津教育》2002,(7):68-69
一个孩子看到树木秃了,便对妈妈说:"树叶回家睡觉了."妈妈却说:"不对,树叶是落在了地上."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学生用"想"字造句,一个学生说:"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多美的句子!可是老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花开怎么会有声音?一位教低年级的教师让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学生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等等,教师听了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李倩芳 《小学生》2011,(6):21-2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记得美国一位年度教师也曾经说过:“孩子就像是玫瑰花,却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什么?是等待,是享受,是幸福!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愿意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如果你愿意把这种幸福传递给你的学生,请与本栏的三位作者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守望平凡的岁月”“留住幸福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新教育实验,让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看到了花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