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解决三角问题时,常常因为没有注意到条件或者隐含条件对角范围的限制,或忽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解、漏解、增解而导致解答出错.本文通过对三角求值中角的范围对解题结果的影响,探索避免产生增解的常见策略.  相似文献   

2.
三角函数中的隐蔽条件常常令解题者防不胜防,会出现增解、漏解和错解.在解题中若能注意下列一些方法,可以预防失误,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是已知角求三角函数值的逆运算,是三角函数中的常见题型.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本节内容,现介绍其求解策略——给值求角“三步曲”,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三角函数中,根据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角的值或其它角的三角函数值,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因思维的不严谨或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又忽视对结果的检验而产生增解.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谈谈避免这类问题增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三角函数的有关问题时,求值,尤其是求角是常见的题型,其解一般具有唯一性.为避免增解,需要缩小角的范围.如何缩角,学生常常感到很困惑.本文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缩角”的有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三角函数的一些求值求角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增解,正确解答一般需要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对角的范围进行缩小,而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处理却缺少这种"缩角"意识及不知如何"缩角",本文通过对几道三角求值题目的典型错解的剖析,总结三角函数中求值求角问题的四种常用"缩角"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正负性"缩角"  相似文献   

7.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时,如果选择的三角函数不适当,则会得出不合题意的角,即产生“增根”。现举例说明。 已知:cos2a=7/25,a∈(0,π/2),sinβ=-5/13,β∈(π,3π/2),求α β(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  相似文献   

8.
由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的三角函数值或角,是三角函数中的重点题型.解答此类题,一要寻找所求的角与已知角之间的联系,尽量将要求的角配成已知角的关系式使运算简便;二要充分挖掘已知条件中隐含的角的范围,尤其是在所求的值不唯一时更要注意缩小角的范围,以防增解.  相似文献   

9.
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与人教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因“角”结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知识好理解,做题容易错.笔者反复比较了三部分的习题及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不仅学生容易做错,而且有些题目一不小心也会失误.  相似文献   

10.
<正>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公式繁多,变化多端,很多同学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总感觉到琢磨不定,不知道怎样把握三角函数的知识,不知道怎样解题。笔者针对三角函数的解题,总结出了掌握三角函数知识并运用解题的一句话:凑角、挤角、辅助角;降次、消元、解方程。下面就结合实际例子重点说一说"凑角法"和"挤角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强弱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由于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意解题方法的启发和解题技巧的传授,即使要求学生解题后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也只是“强调”的次数多于实际操作.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误解、增解、漏解的情况.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收集学生平时作业、考试中的一些错误并作适当的归类,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又能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本文撷取一些例子加以剖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角函数中的求值问题是三角函数中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之一.构造法求三角函数的值,可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创新能力.本文就构造法求三角、函数问题探究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角函数试题在每年的高考中均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近几年教学大纲对三角函数的要求在难度上有所降低,从而这一类型的试题难度不会太大.但是由于三角函数的内容繁杂,公式较多且性质灵活,故解题时稍有不慎,常会出现漏解、增解、错解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题设中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够.下面结合实例谈谈三角函数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
在三角函数求值的问题中,由于忽视了角的范围的精确性,经常遇到出现增解的情况.现从一组实例说明判定增解以及避免出现增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一数学教材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由原来的八个减为三个,这使学生解题时增大了运算、推理的量和步骤,为学生进一步解综合性较强的三角题设置了很大障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将原来删减的五个基本关系式补充介绍给学生,这就增加了学生负担,也与教材编写意图不符.本文介绍一种用三角函数的原始定义,数形结合,求解“知值求值”的方法,能迅速、简捷地求同角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16.
李乐 《中学理科》2007,(4):30-31
三角函数在近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2005年高考理科占19分,文科占22分,2006年文、理科均占22分.三角函数在求值或求角的过程中,角的范围或值的范围的确定是易错点,若处理不当,扩大了范围,容易产生增根.其实,这类问题的解决,只需从给定角的范围→已知的函数值符号→函数值(或角)的大小,循序渐进予以考察,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赵素芳 《考试周刊》2011,(52):89-89
有解题就会有错解出现,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巧妙地利用错解,将会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选准时机,将错就错解数学题,如果只注重追求正确的解答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觉得平淡,从而产生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形成惰性思维的习惯.使教学显得呆板,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在解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时,如果我们忽视隐含条件或者忽视题设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往往会出现错解、增解而导致解答出错.见下例.  相似文献   

19.
求动点轨迹方程时,由于仅用不等价变形常常会出现增解,如果不能识别,则导致答案错误。本文用“特殊点检验法”可检验出增解,当然也可在推导中选择适合方法避免增解产生。  相似文献   

20.
衣服有破洞,常用“补丁”办法弥补.数学解题有时也会因逻辑思维疏漏产生漏洞,也需用“补丁”来予以弥补.但这一点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造成错解或漏解,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