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歌剧。为了打造赵树理文化品牌、适应广大观众欣赏需要、锻炼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在院庆10周年之际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排演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舞台艺术手段,大量渗透浓郁地方风味的元素,使人物个性更鲜活,节奏更顺畅,地方风味更浓厚。评委点评道:歌剧《小二黑结婚》代表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同志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的出版,曾经轰动了整个太行山,可以说在那里掀起了一股“《小二黑结婚》热”,并很快地传播到其他解放区。作家把生活中的悲剧结局改为喜剧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年在婚姻问题上所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并促进了他们抗日热情的高涨。毫无疑问,这是赵树理同志的重要贡献。但是,这篇作品在妇女观上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民主思想未能贯彻始终。即他对妇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是肯定的,歌颂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5,(4):67-70
细读《小二黑结婚》就可以发现,小二黑实际上有三个可婚配的对象,合法的是小芹,潜在的是三仙姑,以及二诸葛代养的童养媳。新的权力超我取代了父母权威,并且把小二黑和三仙姑的情欲关系压抑了下去,它需要并安排的是小二黑与小芹的婚姻。但叙事本我的存在、显露的线索与痕迹,却体现了解放区文学叙事的某种深度。  相似文献   

4.
刘美 《语文知识》2009,(4):39-40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的代表作,采用的依然是在中国文坛上流传了千年的“才子佳人”,故事模式。从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看,《小二黑结婚》颇符合“才子佳人”的故事要求。然而。正是通过“才子佳人”模式的故事结构,《小二黑结婚》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文本”,带给人以“快乐”而非“新生的极乐”。  相似文献   

5.
《小二黑结婚》以三仙姑和小芹各自的婚姻为主线,通过对三仙姑遭遇不幸婚姻后的转变,以及小芹通过自己的斗争和政府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等一系列事情的互相对照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两个人的命运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小二黑结婚》和《登记》都是体现农村妇女对待婚姻问题的小说。小说通过两对母女对待婚姻的态度展现农村女性内心情感转变的艰难过程,体现农村女性亲情和温情的自省和回归。这里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农村女性对自己命运及对亲情的态度,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体会中国解放前后农村女性的内省和蜕变,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家内心潜藏的温情的复苏。  相似文献   

7.
在《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不是主角,也不像三仙姑那样典型,他胆小怕事、落后迷信,极力想维护家长制的权威,顽固地反对儿子小二黑与小芹以自由恋爱为前提的婚姻,在他身上有着千百年来农民身上的朴实、善良和守旧。在婚姻自由的今天,二诸葛的形象依然值得我们去探讨,文章从他的巫者形象、父亲形象和农民形象三个方面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8.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同一个单元的选编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展现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和精神内涵,在单元导读当中还特别强调学生掌握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不同特点,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体会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两篇小说既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理念,又分别属于不同的小说流派,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构成小说流派风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值得对比分析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9.
一.《小二黑结婚》的诞生和轰动 1943年5月,抗日战争期间,在太行根据地的武乡(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和辽县(后改为左权县),通俗作家赵树理正在这里从事调查研究,当时他已被调到了中共北方局党校调研室工作,以职责所在,加上作家“采风”的需要,赵树理深入乡村,采集了许多文学素材,不久,就开始酝酿写作小说《小二黑结婚》。  相似文献   

10.
张静静 《考试周刊》2014,(46):17-17
<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作为一位卓越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以本乡本土最生动的民俗性生活为素材,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赵树理所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品最具地域特征的魅力之源。可以说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性,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现代小说。其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主人公小二黑与小芹争取婚恋自由的故事,二诸葛与三仙姑滑稽而生动的行为话语,在那个时代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继而被以各种文艺方式搬演、传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辐射力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婚姻财产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财产制度是婚姻法学领域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是婚姻中夫妻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个人财产制以及约定财产制进行探讨,对我国夫妻债务承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财产制度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婚姻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社会里,"烝婚""报婚"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婚姻存在形式,它们的存在与古代的父权制、种族观、人口的繁衍及政治外交息息相关,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探析"烝婚"、"报婚"这两种婚姻出现并存在的原因,以祈对古代的社会政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设立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两种制度在我国立法上是首次出现,但其具体内容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婚姻法解释(三)》意图维护婚姻的神圣性。婚姻是神圣的,它是人类借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革命对物质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婚姻的神圣性不断被物质所侵蚀。为了修复婚姻的庄严性,《婚姻法解释(三)》为倡导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而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本文特从《婚姻法解释(三)》的新规定出发,详细论述了《婚姻法解释(三)》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规定,进而分析了《婚姻法解释(三)》对我国现有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和立法状况,以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设想和立法建议,以期使我国现行的无效婚姻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婚姻,隐含着许多利益,也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婚姻的义务,对于个体而言,存在夫妻之间忠实的义务、夫妻之间同居的义务、夫妻互相扶养、互相照顾的义务;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存在养老育幼、维持人类繁衍生息的社会义务.  相似文献   

17.
周忠学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5):57-58,60
与人类最为密切的是婚姻家庭,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婚姻法来表征。从人类历史来察,人的主体性在婚姻家庭中得到了不断强化,而主体性是通过理性、自由、平等、公平等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的。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更是通过理性、自由、平等、公平来诠释主体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醒世姻缘传》中的比拟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世姻缘传》中的比拟式有全式和简式,即“像义动词+X(喻体)+比拟助词”,“像义动词+X”和“X+比拟助词”。在汉语由明至清的发展过程中,《醒世姻缘传》中的比拟式呈现出较鲜明的过渡特点,既有旧的比拟式的沿用与消亡,又有新的比拟式的萌芽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比拟式系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更是触及到了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备受社会各界的热议。现对《婚姻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简要阐述,着重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热点、亮点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婚姻是人的基本需求,婚姻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格因素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而两种人格的匹配度不仅有他们自己报告或觉察到的人格决定,更多的由他们的理想配偶观念的相似性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