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大学观念。这两种大学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又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但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需要国家对大学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主要的观念,前者以促进人心灵和品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后者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两者都既有意义叉有缺陷。我国大学由于在创办初期面临的“救亡图存”压力及“富国强兵”期待,几乎是“一边倒”地崇奉政治论的大学哲学。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权力自律的相应条件,从而使大学的活动逐步堕入政治功利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泥坑。其救赎之策为国家对管理大学的方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世界大学历史中形成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大学哲学,其中认识论的大学哲学以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为目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其不同的价值趋向造就了不同的大学品质和风格。我国大学在价值趋向方面几乎是呈"一边倒"的态势,基本上都崇奉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但由于在我国的政治传统中缺乏这种哲学本意中的政府权力自律内涵,因而这种哲学在我国大学中的功能,已经演变为大学组织行政化、大学行为功利化、大学风气庸俗化的催化剂,使大学方向迷乱和精神堕落,而进行以"去行政化"为标志的政府权力自律,则成为大学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确立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从高等教育哲学中可追溯大学的价值存在,认识论与政治论是高等教育哲学中对大学文化的不同解读,将两者统一的大学文化更有利于大学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坚守传统、与时俱进。在明确大学文化的哲学内涵基础上必须依靠大学校长和全体师生共同建设大学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来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进而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社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哲学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文化精英的聚合所,大学人努力提高哲学自觉,将有助于大学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从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生命论哲学和文化论哲学探讨高等教育及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可以推断,当代大学之道应当倡导一种“兼和”的哲学观,努力做好文化的选择兼容和会通创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探寻出当代中国大学之道的真正内涵。基于此,试将当代中国大学之道表述为: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在以人为本,在和谐会通,在止于至善至真至美。  相似文献   

6.
在对大学的诸多隐喻中,"象牙塔"、"服务站"和"有机体"这三种隐喻最具代表性,分别蕴涵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教育哲学理念;大学隐喻的流变是不同时期的大学精神内涵、存在价值以及发展脉络的重要表征,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大学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判断取向的客观反映,是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实践修正的产物。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如下特征: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多元化与整合、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阶段性和特色化、高等学校发展的异质化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把教育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从内在特质来看,"大学哲学性格"是指大学在本质上不仅是高深学问探究之所,更是让人从中获得智慧、追求真理的殿堂,大学之真、大学之用、大学之智都体现了哲学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从外在表现来看,哲学让大学个性十足,不同的哲学追求赋予大学以不同的大学气象.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提出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大学自治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博弈便是这两种哲学观冲突的现实表现。如何在必要的张力中达成二者关系的有效平衡,如何实现"合作伙伴"的美好远景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提出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大学自治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博弈便是这两种哲学观冲突的现实表现。如何在必要的张力中达成二者关系的有效平衡,如何实现"合作伙伴"的美好愿景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适时的中庸: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布鲁贝克两种哲学观念背景的分析,发现布鲁贝克哲学观念是一种适应时势发展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以实用主义补充现实主义。不管是认识论还是政治论,都是一种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培养哲学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体现哲学的反思功能,渗透哲学的批判精神,贯彻以培养学生"思"的能力为目标的哲学教育观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失其为哲学的本性,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由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要想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育实效,我们必须改正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要提高教育的理论水平;要提高教学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因此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责任心,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宽容的人生态度,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就是培养对哲学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以及自觉反思批判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文章着重探讨了综合性大学学生所必备的哲学素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哲学素质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民办院校师资稳定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院校教师流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了稳定师资,办学者应该树立民办教育事业观念、遵循教育规律观念、财从才来观念、全面开放来去自由观念、主动服务观念.与此同时,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高起点搞好学校建设,建立有竞争力的报酬与激励机制,创造必要的学术条件,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私学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但在历史上经历了书院教育的退场与近代私立大学销匿的两次断裂。当前,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为重建私立大学提供了环境、机遇与可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多元化融资机制的建立,公平、开放的思想环境与竞争格局的形成,非政府的评估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哲学课考试改革应遵循能力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可以从试题题型、命题材料、评分标准、考试形式等方面对哲学考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国内外大学所开掘和彰显的一些先进办学理念,并认为和谐高校最核心的是教育主体的和谐,即教师的和谐、学生的和谐,要达到这种和谐,应确立"大"教师、"大"学生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世界大学排名——2007官方权威”前50名中的10所大学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学校的科学哲学专业从学科特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学校的科学哲学专业注重原创性研究,以学科、学生、社会为中心采用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些对我国科学哲学专业将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为例,重点探讨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运行模式.通识教育不是专业以外的补充教育,而是建构专业基础的教育;通识课程不是浅化的专业课程,而是具有整合性与贯穿性的课程;通识课程不是在教有趣的东西,而是以学习者为本位,建构其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确立通识教育在大学基础与核心教育中的地位,统筹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经营管理,培养基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将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