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以原始性为基础的.分析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要先认识一下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由于传统纸质文件的内容与其所依附的纸质载体是不可分离,同生同灭的一体关系,文件的原始性是附着于文件的载体和载体上信息形式的原始性之中,这正是人们所熟知的"原件"的概念,"原件"的基本条件应包括特定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信息内容:记载信息的载体,该载体必须是由特定的作者,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制作完成的实体材料.若上述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人们都有理由对它的原始性表示怀疑.然而,对于电子文件而言,由于其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信息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间的差异性、可变性及相对独立性,已决定了电子文件的信息都是以标准的数字编码方式存在,信息内容显示或打印输出的形式,包括排版格式、字体、字号、颜色等都将由操作者的需要和喜好所定,从而也决定了电子文件不再有信息形式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纸介质和电子载体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纸介质载体的阅读效果要好于在电子载体上的信息的阅读效果;电子载体无法全面替代纸介质载体,纸介质载体仍具有存在的空间。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今天,要注意电子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结合,以提高整体化信息服务的效率。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学术界对电子文件种种特征进行了众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其中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是否可分离性特征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类观点:一是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二是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不可分离的。从客观上讲这两类观点都有其逻辑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从更合理和更科学的角度看,即辨证的、发展的看,信息与信息载体是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论信息服务的"一站式"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文献的发展打破了信息载体的书刊二元为主的格局,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行模式造成了冲击.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了打通不同载体的界限而采用信息内容划分服务室的信息服务"一站式"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4,(Z1):78-79
<正>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室)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藏形式以纸质档案为主转变为以电子文件、光盘、多媒体等载体的数字档案为主和馆藏工作自动化,档案管理业务以手工为主转变为计算机为主,以及馆藏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化。库藏由"架阁库"转变为电子、光子等数字信号形式的信息储存。  相似文献   

6.
韩静 《兰台内外》2010,(4):25-25
一、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 目前,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主要有磁带、硬盘、软盘、光盘等。由于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相对纸质文件而言,稳定性较差,加上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不可读、修改、盗窃、丢失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因此,加大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这种观点应该彻底予以否定,同时对把“电子文件信息与特定载体可以分离”作为电子文件的特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8.
一、电子文件鉴定的特殊性与传统纸质文件的鉴定不同,电子文件在其鉴定的过程中有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首先电子文件鉴定具有双重性.在传统的纸质文件鉴定过程中,纸质文件信息与载体是紧密结合、难以分离的.因此,鉴别其真伪一般较侧重于价值鉴定.而电子文件鉴定则不同,由于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具有易分离、载体易损坏的特点,其载体的物理性能远比纸质文件载体脆弱,导致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也易流失改变.  相似文献   

9.
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对电子文件的保护,也开辟了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1电子文件载体寿命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它具有易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化的实现,档案载体将由传统的"白纸黑字"转换成"电子数字",于是,未来档案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等项工作都将发生本质的变化。特别是电子档案自身的一些特性,如:机读性、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集成性等等,都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去重新构筑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和档案工作的实践原则。一、档案事业是一种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电子档案对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产生的影响:促进传统"阵地"服务拓展到空间服务;由定时服务或限时服务,变为利用者随时的自助服务;由纸质式载体服务转向电子载体和纸质资料并用服务;从平面服务转向平面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主体服务;从专门提供利用转向利用、休闲一体化服务。档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学术界对电子文件种种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其中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否具有可分离性特征成为了焦点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其二、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不可分离的。客观上讲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逻辑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从更合理和更科学的角度看,却又有值得推敲之处。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是在数字设备构建的网络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硬盘、光盘等介质,并依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处理,可在互联网上传送利用的文件。一、电子文件的特征1.独立性。传统文件是信息与载体的统一。而电子文件信息的存储不具有固定的物理载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一个存储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文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后,我国报业及时与网络"对接",将报纸信息及时"复制"到新闻网站。报业"触网"的做法,只能算报纸电子化的网络版,尚未真正实现电子报模式。笔者所认为的电子报,本质上是指替代了纸张、以"电子纸"(电子阅览器)为载体的无纸化报纸。按照与纸媒版式  相似文献   

15.
陈勇 《档案》2008,(4):11-14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生成和处理,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的存储信息。因此,电子文件安全问题,不仅涉及电子文件载体的安全,而且也涉及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影响电子文件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试就电子文件安全防护作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图书资料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网络信息等电子类文献信息载体,由于其阅读和获取的极大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纸质文献信息载体。但是,对于艺术类图书资料尤其是书画作品而言,由于电子载体受到阅读不方便、分辨率不高、幅面小等限制,纸质载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艺术类资料室文献建设仍以纸质载体为主。笔者长期在大学艺术系资料室工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针对大学艺术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建设步伐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文件已成为信息记录的主要形式。档案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载体形式,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延伸了传统档案的内涵。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电子文件同传统纸质载体的档案一样,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这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也为今后的各项工作带来更直接、更快捷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盘作为载体,将电子文件(特别是CAD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存放到光盘上,建立电子档案光盘库,是解决企业档案资料存放空间不足,提高档案利用率和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与纸质载体相比,光盘具有存储量大、易于保管、便于检索浏览等特点。为了使各单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建立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档案,为了充分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并使光盘成为易于交换档案信息的载体,需要明确地规定光盘存储档案信息的组织结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每张光盘中应包括的文件首先是电子档案本身,这是我们建立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它又分图形、图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子资源不同的类型特征、信息出版特征、内部信息特征、载体形态特征,探讨了电子资源著录信息源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子档案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类型。广义上,电子档案信息是指来源于电子档案的,能消除人们不确定性的,反映已经发生的各种事物运行状态、方式及其规律的征象或知识。它包含三层内容:其一,指关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如电子档案的载体信息、支持软件及相关软、硬件说明等;其二,指电子档案内容信息;其三,指电子档案目录、索引等电子档案再生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