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赫尔巴特学派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并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张媛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75-76,82
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教学史上两个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学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持的观点几乎完全对立。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派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大学生、教师都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不过其主体性各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主体,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名称始于杜威,传统教育是指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体框架的教育体系。杜威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称之为传统教育,而把他自己主张的教育称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萌芽于上个世纪初,一个多世纪以来,又有了很大的转变和发展。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世界的教育理论发展中,两大教育思潮,即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运动,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的发展,也给各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作为传统教育代表的赫尔巴特学派在世界教育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他们在为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争及现代教育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教育史上存在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二大教育流派,二的划分并不只是从时间上来进行的,它们在多方面存在差别。“W超级市场”主要指西方近代以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而“现代教育”则指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尤其是进步主义教育流派。弄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要分歧有助于我们探寻现代教育的新走向,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赫尔巴特通常被看成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其课程思想特征一般被概括为"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这种概括实际上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误解,其根源在于将赫尔巴特本人的课程思想与赫尔巴特学派的课程思想以及传统课程思想混为一谈。通过分析比较三者的异同,可以发现:赫尔巴特学派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背离;杜威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的复归与超越;赫尔巴特课程思想与传统课程思想并非等同,他的某些具体课程主张超出了传统课程思想的藩篱,具有现代课程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Herbart,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普通教育学》出版于1806年,是赫尔巴特最  相似文献   

8.
纵观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在教学论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两派之间的论争。下面分别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加以评述两派之争和发展趋势。一、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传授知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  相似文献   

9.
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梳理了以列奥·施特劳斯以及艾兰·布鲁姆为代表的施特劳斯学派的自由教育观。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学派的自由教育观念,本文首先评述了他们之反思的哲学起点(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对相对主义的抨击)和现实起点(现代民主制度下自由教育的危机),继而就“美好生活”和“伟大著作”这两大主题提炼出该学派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背后的政治教育意蕴。本文认为,施特劳斯学派的教育主张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观,他们对经典名著的推崇,对于德性与教养教育的标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传统,在问题意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借鉴新制度理论时,必须坚持中国经验本位,避免简单地套用和比附新制度理论,应解释和揭示中国教育经验内隐的深层机制,以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新制度理论。  相似文献   

11.
12.
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属于两种文化,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四种教育理论中,教育政策与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的关系较为密切,甚至与实践教育理论部分重合。教育研究的成果向教育政策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政策必须依据科学教育理论,参照价值教育理论和解释教育理论的有益成分,根据现实的意识形态和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实践教育理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而形成的。以人本主义主义的视野审视我国所倡导素质教育,可以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互相融合的一面,同时,素质教育又有自己独到之处,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此外,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对待其思想,吸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单行之道。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教育论述的逻辑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江泽民教育论述中十二个主要观点和五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lthough many articles have addre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 at a theoretical level, none has considered as a practical matter how one integrates neuroscientific data into a behavioral theory that uses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We describe 4 techniques by which researchers may do so: (a) direct observation of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in the brain, (b) validation of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through brain imaging, (c) using neural architecture to infer a behavioral architecture, and (d) using well-developed knowledge of brain function to select among competing behavioral theories.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se 4 techniques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amenable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deed, have been used to inform research and theory. We argue that these techniques are not applicable to all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but rather they are appropriate to relatively low-level behaviors (e.g., reading) rather than complex behaviors (e.g., classroom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受到中国教师的广泛推崇和爱戴。改革开放以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为了顺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教育环境,新时期对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与践行,应该以体现时代感和创新性为前提,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追寻大师的足迹,我们提出并实践了"幸福教育"。"幸福教育"要通过构建幸福课堂、打造幸福校园、促进教师幸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来考虑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曾经指引我国教育事业走出困境,取得显著成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反思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一,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反作用于教育实践,两者是统一的;二,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存在着合理的“距离”;三,汪重教育科研的实践性,使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并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0.
教育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教育变迁和世界潮流,它包括现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教育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从政策角度看,它既是教育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又是追赶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为和过程。文章简要讨论了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事实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