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茅盾在《文坛彗星——悼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指出:“收集在《女神》中的他早期的诗,大部分写于一九二○年以后,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豪放的反映,可说是举世无双.他以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出现,震惊海内,竞相传阅,认为他是当时诗坛的霹雳手.”茅盾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2.
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在他的多方面的成就中,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他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新诗人的重要地位。《女神》自问世以来,就如同鲁迅先生的《呐喊》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一样,在新诗歌史上也成为开山奠基的大作,高耸入云的丰碑。郭老去世后,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曾这样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这是对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高度肯定和公允评价。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中说:“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为了更好地学习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郭沫若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郭沫若前期思想的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出现了两大文化伟人——鲁迅与郭沫若。周恩来同志曾将鲁迅与郭沫若相比较,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的马前卒’,郭沫若便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邓小平同志也评价说;“他(指郭沫若——笔者注)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逝世后举行的追悼会上致悼词说:“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不仅以他创立的光辉的革命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邓小平理论是同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和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崇高的品格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周恩来同志《我要说的话》和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出发,认定郭沫若是一个“球形发展”的革命家和文化人,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只是他全部贡献的一个方面、主张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不必一味地近距离赏析,而应作适当的远距离观照。意在补充我《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质疑》一文的未尽之意,并针对何益明老师《关于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略述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第一诗人”——这是诗人闻一多对于诗人郭沫若的称道和评价。(见《闻一多全集》,庚集七十四页)这原是闻一多先生就郭沫若同志的早期诗作说的;但终其一生来看,郭沫若同志也正是中国现代第一诗人。郭沫若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的创造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而且终生是杰出的诗人。正如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9.
刘学礼 《上海教育》2008,(15):34-37
30年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规模盛大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亿万人的注目下拉开了帷幕。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一系列论断,犹如一阵阵拂面春风,使科学家们倍感寒冬料峭之后春天的温暖。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86岁高龄的郭沫若同志在闭幕式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满怀激情地呼唤:“这是革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把邓小平理论教育同邓小平人格力量教育结合起来□赵世臣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中指出:“邓小平同志不仅以他创立的光辉的革命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同邓...  相似文献   

11.
廖仲恺先生殉难六十四周年前夕,我在整理资料时,获得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郭沫若同志为廖仲恺先生遗容的亲笔题词。此文写在十六开白色有光纸上,背面尚有零星之黑色油墨迹。经专家鉴定,确是郭沫若同志之手笔。这是近期郭沫若同志手迹的重大发现,是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物。全文如下: 这样精锐,沉毅,英敏的遗容, 呜呼仲恺先生,你诚然是精神不死。你所手定的三大政策:联俄,容共,扶助农工, 这都是中国革命并世界革命的根底。奈何惨遇毒弹使我们早失指针, 奈何随先生之终而三策亦殉葬矣。  相似文献   

12.
调五颜六色,可以描绘千景万物;集别人美言妙句,亦可以组成各种样式的文学佳作。集句可以成联。比如,郭沫若同志曾集毛泽东同志的词句为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此联歌颂了神州大地的锦锈风光,表达出对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郭沫若同志的入党问题,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6月所作的悼词中,已经明确指正:郭沫若同志是在1927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当时发表的纪念文章中,也曾写到郭老是在南昌起义期间由周恩来、李一氓两位同志介绍入党的。但因为郭老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秘密入党的,不久即避居日本,一去十年,回国抗战直至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前后有三十年光景郭老一贯是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的。特别在1958年年底新华社还发表过党组织批准郭沫若入党的消息,更是大家记忆犹新的事情,因此难免有些人会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早期在中央苏区从事革命活动,与当时党内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这些革命经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颇具借鉴意义,因为借鉴这些经验,邓小平同志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人邓小平同志的著作《邓小平文选》的学习体会更深。通读《邓小平文选》全书,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文选》的精华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正是毛泽东同志一再提倡的思想工作作风,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运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公正地评价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贺敬之同志的《西去列车的窗口》是一首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的时代精神的颂歌,它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时代永葆革命青春的老干部和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女神》是郭沫若同志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五四时期一部最优秀的诗集。它创作于1918年至1921年,出版于1921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号召下,我国发生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开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女神》的创作时期正是惊天动地的五四时期。《女神》对旧社会的一切燃烧着反抗的怒火,充满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同时也热情洋溢地歌颂新生,向往新的中国,并号召人们为理想社会的实现去创造、斗争。这种五四的革命精神,通过革命浪漫主义和诗歌形式上的解放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比较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在山西抗日战线所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和对敌斗争情景,高度赞扬了邓小平在民族危亡之际所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和革命胆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右江、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作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带领苏区军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苏区建设中,邓小平同志以一个卓越革命家的胆略和才智,重视和关心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大兴办学之风,积极开展干部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提出了许多卓识的教育主张。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活动,是邓小平革命教育思想的萌芽。一、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1、重视社会宣…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的灵魂。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回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科学论断和决策原则,无不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