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中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备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研究性课题选择时既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内容,又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选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施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教师作为建议者、协助者和倾听者,要注重知识小组的交流,在交流时积极采用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更注重研究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的评价,注重学生在研究中的学习体验。在整个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时刻注意“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指导作用 ,意义重大。教师卓有成效的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能否圆满完成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指导都能产生好的结果 ,如不注意策略 ,教师的劳动可能“事倍功半” ,甚至负面影响也时有发生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指导策略。现分别把教师指导的意义、策略阐明如下。一、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加以调控 ,全面关注 ,全程指导研究性学习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 ,教师既要关心学生最终得到了哪些知识 ,也要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以外的收获 ;既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 ,也要注意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意志…  相似文献   

3.
要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 ,首先应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实施的意义 ;其次要实行师生角色的置换 ;再次可采用几种有效形式 ,如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协作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其学习效果也备受关注。教师作为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在协作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是否应该参与协作学习并进行指导呢?文章通过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方法,对30个教师参与指导的小组和30个不参与指导的小组进行了对比分析。所有小组的交互信息通过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校验。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教师参与指导的协作学习中,学习效果显著高于不参与指导的小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教师的指导对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由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课程.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崭新的教学理念,正确指导学生研究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小组特征、教学干预等作为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已引起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多因素组合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联通主义学习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探究知识协作与创新的重要领域。以小组内部的成员类型、学习动机、在线学习技能以及小组外部的促进者学习支持和教师指导反馈作为前因条件,小组协作表现和互动水平作为结果变量,探讨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内部小组特征和外部教学干预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影响发现:(1)高质量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小组特征和教学干预等多维度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2)具有高在线学习技能与内在动机等特质的小组在协作问题解决中更易成功;(3)小组成员类型以及促进者学习支持在协作问题解决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4)教师指导反馈在促进协作问题解决时比一般性的督促提醒、资源共享等学习支持更有效;(5)小组特质在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某些小组特质的缺失可由学习支持或教师指导进行补偿。该结果启示应融入复杂系统视角认识和评价网络环境下的群体协作活动,基于不同协作目标合理组织与调整协作群体结构,根据学习群体特质灵活提供学习支持与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课改下,很多学校都成立了生物科研小组或生物兴趣小组,进而开展研究性学习或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生物科研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呢?1创设小实验,调动小组成员的实践意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成立生物学科研小组,并以小组形式展开多种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科研小组队时,教师要注意科学地分组,让组内成员之间形成互补。在设计小实验时,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主动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中山大学通识课程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中的小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参与式研究。在对四个学生小组的深入观察、调查、访谈与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困难与问题,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选题和定题时面临困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协作,研究缺乏深度等;继而,研究对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如传统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课外阅读量、课程性质、小组构成、课程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教师指导、抓住选题和定题的关键阶段和改善课程各项设计等建议。希望本研究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首先应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实施的意义;其次要实行师生角色的置换;再次可采用几种有效形式,如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分层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要使学生自主地开展“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渐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激发自身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平台学会协作和交流,学会交往和合…  相似文献   

11.
Because learning English is extremely popular in 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developing modern assisted-learning schemes that facilitate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is a critical issue in English-language education. Vocabulary learning is vital within English learning because vocabulary comprises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English sentences. Therefore, numer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The situ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proposed that ‘context’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and can enhance learner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iciency. Restated, meaningful vocabulary learning occurs only whe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integrated with social, cultural and life contex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xt-awareness techniqu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xt-aware mobile learning systems, which can support learners in learning without constraints of time or place via mobile devices and associate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real learning environment, enables the conduct of a novel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mode to enhanc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Accordingly, this study proposes a personalised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system (PCULS) for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based on learner location as detected by wireless positioning techniques, learning time, individual English vocabulary abilities and leisure time, enabling learners to adapt their learning content to effectively support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in a school environ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employed wireless positioning scheme is over 92%, which is sufficient to help learners detect their locations. Additionally, the PCUL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on PDA devices in a school environment to support effective situational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learners who used personalised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s with context awareness (i.e. PCULS) was superior to learners who used personalised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s without context awareness.  相似文献   

12.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探讨这五种关系范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学习观不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关键在于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节点,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创建学习共同体网络,从而促进学习意义的发生。然而现代成人学习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知识呈"碎片化",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数据主义崇拜盛行,成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动机不强以及注重传统、很难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等等。因此,可以说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新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探索自适应学习的发展,发现自适应学习蕴含了学习主体的个体适应、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学习同伴的交互性、学习支持服务的全程性等基本内涵.解构自适应学习要素可以发现,自适应学习的结构元素包含人、学习场域、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考察自适应学习过程,自适应学习可以分为准备情况对接、学习行为调控和自我提升几个过程.同时,提出了促进自适应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是指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为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所运用的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从宏观上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整体把握的一项原则,也是对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内容进行整合的主要依据。基础性学习是拓展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拓展性学习是对基础性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而研究性学习则渗透于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之中,它们三位一体,共同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and offer 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framework as a basis to explore how the multi-levels of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team learning interact in a public healthcare organisation. The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literature highlights a ne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multi-levels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interact and a broadly accepted theory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has not yet emerged.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is a multi-level concept and while there has been some multi-level research, more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that facilitate the flow of learning between the levels. This paper explores multi-level learning, using action learning as a basis through which we consider how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team learning interact. The preliminary conceptual framework seeks to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eam levels of learning and th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that facilitate or hinder the flow of learning. As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a means of exploring individual learning in a team setting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as to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interactions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 and other sectors. In turn this exploration could lead to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flow of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铭  武法提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87-92,114
为解决“互联网+”时代学习路径辨识难、个性化学习信息过滤难、学习碎片化等“富信息时代”典型学习问题,文章以构建学习服务模式作为问题解决的切入点,采用系统论方法以学习场景作为分析单位,探究了场景化理念的内涵,发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基于用户场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特性和信息增值效用;构建了学习场景模型,由学习者、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活动四要素及其各自构成元素组成;以场景化信息传播模式为基本框架推演出场景化学习服务模式的结构模型,由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资源推荐、潜在交互场景生成、学习场景切换、交互场景生成、学习服务效果评价以及修改七个模块构成;确立了场景化学习服务学习延续性、学习资源推荐强度和场景边界划分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更是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发展,探究性学习将不断向学科课程渗透,成为各学科基本学习方式之一。在目前的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或把探究性学习仅局限于活动课程,这样就不可能全面揭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质。研究结果表明:提问题、找答案、共分享的探究性学习及其基本操作程序,比较适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效果,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创新学习理念、学习载体、学习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明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常态化和普遍化行为,探索建设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长效保障和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