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传播学视域中,20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艺大众化的交织融合不是偶然的.政治传播与文艺传播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而且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政治传播与文艺传播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政治传播文艺化”、"文艺传播政治化”的双重经验启示党必须反映时代精神、结合时代主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刘洋 《新闻世界》2013,(4):270-271
传播模式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被群众所掌握,并指导群众活动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用传播模式的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既是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5):17-20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首次提出和描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这种"对抗性解读"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进而分析了"对抗性解读"在中国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起点的,必须遵循和坚持传播的基本原则。借鉴传播学中的可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叉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不会有马克思主叉的大众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学者路径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路径.中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已经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这里主要以中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陈望道、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的学者路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者路径的特点和作用,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事业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研究、宣传工作的理论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叉,是十分宝贵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是新世纪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全新境遇。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媒介新景观,积极运用并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这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出版中不断推进内容创新、平台创新和终端创新,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之有效载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繁荣与发展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传播的进程中,作为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仍然散发着不可阻挡的魅力与活力。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典型人物报道是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需求,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边区群众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的大众化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边区群众报>形成了一个"大众化报纸--大众化通讯网--大众化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传播过程,涵盖了报纸的新闻来源、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等多个环节.大众化传播过程弥补了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不能阅读报纸、不能获得有效信息的缺陷,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在边区社会的相通相融.使报纸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得力的宣传工具,产生了极强的传播效果和极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位互动协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源于协同理论和大众参与传播理论。多位互动协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根本旨趣和发展结构上的契合,决定其符合社会现实,可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推进的协同性、同步演进的系统性、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突破路径依赖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位互动协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源于协同理论和大众参与传播理论。多位互动协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根本旨趣和发展结构上的契合,决定其符合社会现实,可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推进的协同性、同步演进的系统性、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突破路径依赖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业务研究     
本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征文》栏目刊登的宁波人民广播电台钱耀敏撰写的文章,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阐述。文章指出,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媒体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媒体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文章从七个方面对创新传播路径作了分析阐述,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验总结,对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源于协同理论和大众参与传播理论.多位互动协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根本旨趣和发展结构上的契合,决定其符合社会现实,可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推进的协同性、同步演进的系统性、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突破路径依赖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意识形态、思想理论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地方主流媒体——市级党委机关报的视角,联系地市级报纸平面媒体理论传播特点,研究探讨大众化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5.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16.
论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现代商业明和工业明相结合的产物,大众化以巨大的影响车使得它的传播载体-大众传媒即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物化形态的商业化运作中,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传播了大众化,在这个大众化凯歌高奏的时代里,民众丧失了自身的判断力和理性,不仅欣赏品位和格调下降,而且发生着价值和信仰危机,在这个媚俗的商业化时代时,磊众成为媚俗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赵婷婷 《新闻世界》2011,(10):44-45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大众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然而少数民族文化在语言方面的特殊性,使其传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什么样的传播理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两种不同理念,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传播应该采取"两个阶段,两步走"的传播路径:短期内,采取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使民族文化最大范围的传播;长期的传播方式应该是回归文化本身,传播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尽可能传播原生态民族文化,让大众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思想。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融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传播者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以用户为中心,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用大众话语进行传播,不断激发大众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9.
张琦 《新闻知识》2012,(7):12-14
高雅表演艺术一直以"高品位、小众化"为特点,但是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只有打破这种小众化的局限,实现高雅艺术的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才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本文就广播电视媒体在高雅艺术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以及优化传播过程的频道策略、节目策略、编排策略及拓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地名档案信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权重,拓展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领域,本文对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机制、传播技巧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传播途径,强化传播技巧,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传播大众化、中国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