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是和谐,和谐的终极是人的和谐,和谐的人格依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美学目的是逻辑分析 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具有应然与实然两重性。和谐即关系的谐调,以“关系”为着眼点,从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操作对象、人与自我五大关系的和谐中,探讨实现教育美学目的 的目标构建。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立场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与美学的关系演变经历了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教育审美学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美学出现了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渗透,它表现为三种样态:一是在教育学中直接沿用美学概念;二是对美学概念予以教育学的移植;三是对美学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教育美学的建构必须坚持教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立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美学是一门关注人的哲学,提倡人性自由和人的自由发展,能够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哲学依据。教育技术本身包含丰富的美学内涵,但其研究和实践领域往往偏重技术和开发,而忽略其中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加大对教育技术中美学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电影《马语者》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与生态美学思想不期而遇,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之美。影片所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万物皆有灵的生态美学理念;万物平等的生态美学本质;仁爱的生态美学精神,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美学理想。电影通过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进而延伸到人与动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从而体现了生态美学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影片《马语者》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5.
胡家祥 《培训与研究》2010,27(4):104-106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美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审美人的造就,美学教学因而具有强大的育人功用。它能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造就完整的人格,引领人们进入自由境界,获得精神的家园。完整人格的造就和高远境界的追寻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促进新型伦理关系的形成。当然,美学教学的育人功用主要不是通过欣赏而是要求领悟,不是说教而是启迪。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美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审美人的造就,美学教学因而具有强大的育人功用。它能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造就完整的人格,引领人们进入自由境界,获得精神的家园。完整人格的造就和高远境界的追寻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促进新型伦理关系的形成。当然,美学教学的育人功用主要不是通过欣赏而是要求领悟,不是说教而是启迪。  相似文献   

7.
嵇康的音乐美学、生存美学和人格美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观思想。首先,他认为,音乐的美源于自然,音乐的本质在于和谐。其次,嵇康注重养生,追求人内心的和谐。最后,嵇康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他摆脱虚伪名教、追求纯粹自然的洒脱,更在于他对道德理想的坚定信念。他的自然观思想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有着极高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对生态美学不要做太狭窄的理解,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们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在首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审美原理和法则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然而如果我们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审美层面,那么便具有了普遍性,这样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本文想通过对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研究,进而探求生态美学普遍的审美法则。我们认为,生态关学的基本美学法则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自然社会文化的发展美和社会生态的多样统一美。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李晓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  相似文献   

10.
邹玲平 《教师》2010,(2):124-125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美学观。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美学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方美学固守人类中心主义,力倡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恶化,美学也因此渐入困境。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和人的关系,自古重视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推崇和肯定,也承载了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作为贯穿中国美学史的两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发展.儒家美学侧重强调社会生态的平衡和稳定;道家美学侧重强调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健康,它们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可行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人生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域,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理论资源。传统人生美学的"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促成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和之美"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所追求的和谐主体建构具有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情理和谐、内外兼修等方面;老庄"有无相生"观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它自身就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古训,启示人们要考察天地之美,通晓万物之理.现代美学理论更从本质上揭示了自然科学的美学属性,揭示了物理教学应遵循的美学原理,也揭示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学之间的关系.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应根据学科教育目标,结合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使广大中学生开阔视野,和谐关系,陶治心灵,增强情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美育的关系,从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并强调将几大原则贯彻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真正达到改进创新、净化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代表性的科学美学和文艺美学,能够打破理性规则、感性自由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是"生态"这一维语.它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寻求人与社会、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和美学是相通的,美学原则可以用来指导外语教学美的创造过程。外语教学美是教学中各种关系均衡、对称、完整、和谐等因素的完美统一。外语教学美也是一个美学意识构建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外语教学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兴盛主要由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中心主义的反叛,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生态美学呼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久以来的生态美学研究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却有所忽视.作为建立在生态维度上的关学形态,生态美学的理论旨趣应该是对人类诗意栖居的追求,不仅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也实现人类自身的审美生存.  相似文献   

18.
农业美学是美学新兴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农业的角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它的产生既有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样也有着社会的因素。农业美学的审美维度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在大自然与文明之间取得了一种和谐的美;二是人类与自然通过农业生成了一种彼此相互尊重的默契的美;三是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创造出了一个飘逸静怡的审美意境。农业美学与生态美学紧密相关,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而是通过农业生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刘三姐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其核心是人与生态环境达到动态平衡的统一。刘三姐文化之所以有着不尽的生命力,就在于她还蕴含着丰厚的生态美学思想,这些对于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有着更积极可行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学精神在实质上体现人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这种人的生命和自由精神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对立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崇高精神;在人史关系、主客关系和天人关系相统一的情境下往往表现为美学意义上的和谐精神。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和和谐精神总是通过弘扬人的崇高精神逐步地加以实现的。我们需要描写壮美和崇高的人物、事件和现象,以感召和呼唤的激情,用壮美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和增强人们的不畏艰验和追求光明的信心与通气,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