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的"两课"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等,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美是和谐”,“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按照这些美学观点来审视教育管理。可发现教育管理也具有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在教育管理的产生上表现为发生美;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表现为过程美,又可分为运行美和对象化美;在教育管理的目的上表现为目的美,又可分为效率美和人性美,其中人性美又为表层美(教育)和深层美(受教育)。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把高校的教师管理政策由低到高归纳为三种状态和性质:有序状态(规范化)、活力状态(交易化)、愉悦状态(人性化),分析了它们所包含的不同维度,并对每一种状态进行了理论揭示和功效评判,指出现行政策的缺陷在于缺少自由和道德两个维度。制定高校教师管理政策应完整地包含“学校目标、利益、专业发展、自由、道德”五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人的自由本性以感性的和谐形式在有关教育的协调活动中的显现与确证,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社会性、自由创造性、和谐有序性、情感愉悦性、功利实用性,是客观性(审美价值的共同本性)和辩证性(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特殊本性)的统一,表现形态是和谐有序、个性化、公正平等、高效、超越。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受原自主招生高考制度的制约,教育发展面临困难。为了摆脱困境,21世纪初,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试图通过改革高考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使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玉丽 《教育探索》2002,2(8):21-24
主体性教育管理是基于主体性教育之上,把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管理的本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它强调的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管理,通过积极能动的管理方式,对有关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培养出具有主体特性的人,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是人性观基础,二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孙玉丽 《生活教育》2012,(16):93-95
对口单招考试在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目前的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在命题、考场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迄待完善。为此,可以从提高对单招技能考试的认识水平入手,重视和强化平时的技能训练,优化现有的技能平台,创设合理的评分环境和评分尺度,技能考试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以解决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现象,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铸就高尚的品格。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以达到"基础课"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育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西方国家先追求多样化的平等再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先施行均衡化的平等再转向追求多样化、特色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走的是先追求精英化再转到均衡化最终走向多样化的发展道路。高中教育发展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中民族文化传统是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发展,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要以区域为中心、以文化传统为基础,此外还要注意教育思想的适恰性、改革效果的滞后性、社会力量的探索性以及制度体系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