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一些学校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制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对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将评估积分进行排队 ,排在最后的或连续几次排在最后的教职员工被解聘 ,或调到较次要的岗位上去。这种竞争机制有其强大的优势 ,同时 ,其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用好这一竞争机制必须谨慎 ,要认真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一、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积极作用其一 ,实行末位淘汰制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学校的管理长期缺乏竞争机制。教师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学校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制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对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积分进行排队,排在最后的或连续几次排在最后的教职员工被解聘,或调到较次要的岗位上去.这种竞争机制有其强大的优势,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运用这一竞争机制必须谨慎,要认真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末位淘汰制”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是否可行作为思维出发点,通过对市场经济下“末位淘汰制”在教育管理的运用中是否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了思考,同时又对该项管理制度实用学校条件等因素进行了考证,最后确证了学校教育管理中实行“末住淘汰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师解聘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萌 《教书育人》2005,(11):21-23
当前教师解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 当前在教师解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㈠在解聘的做法上,许多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全面考核、打分、排名次,然后根据考核后排好的名次,辞退掉名次排在末位的某些教师的一种用人机制。㈡在解聘的依据上,主要是看该教师在本年度中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它直接影响了该教师在本年度考核中的分数。即该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者,其考核分数往往也会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学校内部管理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实行了“末位淘汰制”。 如何看待这一制度?实施“末位淘汰制”有其积极的一面。一是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化组合原则,有利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6.
“末位淘汰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刺激广大职工创造出更好的业绩。近年来,“末位淘汰制”也引入了教育部门,并被许多学校大张旗鼓地运用着,但依笔者浅见,这种在企业管理中很见成效的办法,在教育行业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叶涛山 《湖北教育》2004,(12):46-47
为了增强学校内部管理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实行了“末位淘汰制”。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优缺点,论证了末位淘汰制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弊大于利",因而在我国实行"末位淘汰制"不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管理》杂志曾于2002年第3期专题推出关于“末位淘汰制”的讨论,浙江《教育信息报》近期报道了绍兴县教育局采取校长任职时间限定的措施。看过这些文章后,使我对教师流动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学校管理的目的是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末位淘汰制是一种惩罚式的促进教师流动的行政手段,容易引起教师的恐惧心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校长也不愿这样做。那么,要不要淘汰制呢?应该要。关键是怎么淘汰,淘汰什么样的人。教师工作需要稳定,但是没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就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  相似文献   

10.
“末位淘汰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刺激广大职工创造出更好的业绩。近年来,“末位淘汰制”也引入了教育部门,并被许多学校大张旗鼓地运用着,但依笔者浅见,这种在企业管理中很见成效的办法,在教育行业是不适用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着不同于企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期所能显现的,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的行业,它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以显现出效果来。像现在许多学校实行的“末位淘汰制”那样,一年考评一次,淘…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中小学风行“末位教师淘汰制”,学校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就教书,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笔者认为,这种从企业管理中借鉴来的强势管理措施。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一、从教师职业的劳动特性看,“末位教师淘汰制”不适合在中小学推行。实行末位淘汰的前提是,必须设  相似文献   

12.
王成军 《山东教育》2004,(23):25-26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在有些幼儿园在管理中引入了未淘汰制。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在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时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评价,得分最低的教师将被“淘汰”。引入竞争的末位淘汰制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投入了更大的精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强势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发展,但在与高校管理体制融合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注意的地方,高校管理者应该在运用末位淘汰制的过程中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师解聘中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当前在教师解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㈠在解聘的做法上,许多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全面考核、打分、排名次,然后根据考核后排好的名次,辞退掉名次排在末位的某些教师的一种用人机制。㈡在解聘的依据上,主要是看该教师在本年度中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它直接影响了该教师在本年度考核中的分数。即该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者,其考核分数往往也会较高。学生的成绩越低,其考核分数也越低,往往是学生成绩最差的教师在考核中列末位。㈢在解聘的程序上,表现为解…  相似文献   

15.
鞭子举得好     
为了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危机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些地方领导张口“下岗”,闭口“下岗”,把下岗当作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灵丹妙药。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规定并分配有关学校下岗指标。于是,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重心也就偏移了:学校领导投票决定教师是否上岗,教师考试决定聘任与否,教师完不成招生任务就下岗,学生成绩考得不好,末位淘汰……好像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聘任制或下岗的“整肃”就能调动起来似的。  相似文献   

16.
薄祥慧 《吉林教育》2005,(11):17-19
随着末位淘汰制在学校教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负面应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未位淘汰本身的缺陷和它在教师管理中的不利影响出发,认为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应慎用末位淘汰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界定1.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管理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概念有诸多的叙述,不过它们总的内涵则是大同小异。在本文中,笔者采用韩德强的定义:“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2.教师末位淘汰教师末位淘汰是指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继续聘任,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它是一种教师管理制度。二、末位淘汰制的来由末位淘汰制理论是…  相似文献   

18.
校园采风     
鹿泉职教中心实行否决淘汰制河北省鹿泉市职教中心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近年来,他们对任课教师实行否决淘汰制。学校规定,凡是在教学工作中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差,不能起到为人师表作用,或者教学水平较低,又无明显改进,学生意见较大的任课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经学校研究决定,或调出学校,或安排到校其它岗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勤者上惰者下的新用人机制,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创一流佳绩,做一流教师”的热潮。(李贵海)孟州职专开展“四风活动…  相似文献   

19.
高校考试“末位淘汰制”之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考试“末位淘汰制”的精神实质就是竞争,通过淘汰性竞争产生优质。这一考试制度有其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具体考虑,只有那些定位于实行高度竞争性教育的学校和专业才适合实行。同时,高校考试实行“末位淘汰制”还需要相应的前提条件和配套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何君 《广东教育》2003,(1):48-48
阳明第一小学是和平县规模最大的一所重点小学,是和平小学教育的示范学校,2000年被评为河源市一级学校。近年来,学校构建和完善了教师考核机制,实行教师末位淘汰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制定了《阳明第一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综合考核方案》,实施岗位综合目标考核,从政治方向、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基本素质、教育能力、工作绩效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考核,抓住“目标设置”的关键点,对具体内容纵横向分项,项项展开,并对六个方面的工作作了具体描述和规定,构成完整的考核体系。考核总分为100分,从六个方面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