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开发智力,教会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那么,怎样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紧扣小学数学的性质和特点,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把德育内容贯穿于传授数学知识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渗透。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施有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教育因素,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 :“没有没有教育的教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 :“遵循英语教学规律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必须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和英语水平的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 ,进行德育渗透 ,方能实现英语教学的教育性。我在英语教学中 ,采取多种形式 ,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句型、会话 ,在运用语言材料的实践中再现课文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利用表演动作创设情景  在句型和对话的教学中 ,我运用角色表…  相似文献   

3.
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没有没有教育的教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从中学生的思想、生活和英语水平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进行德育渗透,方能实现英语教学的教育性。我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句型、会话,在运用语言材料的实践中再现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利用表演动作创设情景在句型和对话的教学中,我运用角色表演的方…  相似文献   

4.
正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勤奋诚实、遵纪守法、礼仪文明等行为规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就是挖掘数学学科中丰富的德育内涵,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建立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丰富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融合在数学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渗透在智力、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并且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学生智力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巧挖掘,妙渗透 我校现行的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这一套系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这些德育资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巧妙渗透,就能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相应能力的过程中寓德于数.  相似文献   

7.
庄召伟 《学子》2015,(3):30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但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因此,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成为数学老师的一大挑战。怎样才能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一、借助插图,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现在的数学教材编写得都非常好:大开本,彩图多,新知识都安排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农村小学多媒体还没有普及,教  相似文献   

8.
<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成为我们探索的重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知识新授和练习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了德育。我们要紧扣教材,不失时机地发挥数学学科对儿童生命的润泽功能。1.因势利导,提升数学育人的温度。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师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需求,让教材、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数学育人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王兴伦 《考试周刊》2013,(32):52-53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0.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十分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肖相桥 《广西教育》2013,(29):81-82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一、钻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并不突出,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课堂教学中。比如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数学知识教育之中;注意通过数学课上的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教育,并把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相似文献   

13.
冉炜文 《考试周刊》2013,(94):70-70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领悟到,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够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大道理,而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寻找德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时机,使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刻闪现着德育的熠熠火花,照亮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但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如果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不能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可能真正到位。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握有利时机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材中与“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  相似文献   

1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情景引入,注重实际操作,挖掘生活素材,使学生学会身边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教学走进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下面是自己在教学中几点不成熟的做法,提出来与同行们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新课程标准也将“数学的基本方法”作为四项基本目标之一,表明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思想培养。为此,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环节,将数学中的经典问题用生动形象的情景设计来表现,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好地渗透在各环节的教学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并初步了解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维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品格最容易塑造的阶段,如果受到正确、良好的教育,学生更容易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渗透德育,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趣味性材料、教学媒体、生活素材等,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情景,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创设趣味性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态度。如在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九章"数学广角"的练习中有一道题":唐僧师徒照相,交换位置各拍一张,一共有多少种拍法?"结合这一练习题,我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故事来创设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