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报纸,是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报纸,同样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报纸,因此,我们的报纸是代表人民说话的,有它强烈的人民性;但是又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报纸代表人民说话的同时,又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又有它强烈的党性.这二者看来是对立的,实际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要真正站在党的立场,办好群众的报纸,这是很不容易的,就必须面向实际,反映实际,指导实际.所谓实际就是我们人民和国家的生活和斗争,这广阔得很,深远得很,复杂得很,也丰富得很.这里,不管你是编辑,还是记者,都不能离开这个根本的东西,也可以说这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源泉.资产阶级的报纸,他们号称人民的喉舌、代言人等等,但他们实际还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代表资产阶级说话的.别的不说,就拿他们对待革命人民来说,他们总是在革命人民的头上贯以匪、贯以贼,或捣乱分子;对人民  相似文献   

2.
让人民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人民的知情欲,尊重人民的知情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提出新闻宣传要"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舆论引导总体水平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民是新闻的主人,人民群众在新闻中应占主体地位,这是一小老问题,似乎是早已解决了的.近几年来,有些新闻单位提出群众参与新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深刻全面的论述,特别强调了群众参与的问题.学习十三大报告,我深深感到这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又非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 人民是主人,人民创造历史,也创造新闻为什么必须确立人民在新闻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韬奋先生的赞誉和对韬奋精神的概括.出版界设立韬奋奖,宗旨也是在表彰出版、编辑领域为人作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6.
最近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这是中国普天下人民的大喜事、大好事.然而这期间大家疏忽了另一则喜讯,即张涵予凭借主演<集结号>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影帝"称号,这是一个喜讯,其实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在思想、文化、电影、艺术上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的一个非常好的信号.然而有些媒体在这方面注意不够,做的文章也不够大.其实这也是一则很有分量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报纸既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从近年来的报道实践中体会到,做到这一点虽然难,但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因为,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的主张从根本上来讲,是代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市委机关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找到市委、市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核心是讲政治,"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这就非常鲜明地表明,我们共产党人讲政治,就是要讲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作为一个部门,要实践根本宗旨,就必须确立中心意识,做到贴近中心、围绕中心、服从中心、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一、新版<准则>更加突出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宪法方向 新旧版<准则>始终在第一条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人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政治口号.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宪法本来就是人民权利的政治宣言书,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宪法规定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客观上就要求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0.
日月经天,岁月流逝.1949月8月5日是值得三湘儿女永远记忆和珍惜的一天.那一天,湖南人民终于砸碎了枷锁,获得了新生.在纪念湖南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回忆人民赢得的这一天,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张劳动人民的报纸,必须具备劳动人民的风格.报纸的文风,报纸的语言,报纸的版面都必须具有这种风格.南县报是南县县委的报纸,又是南县劳动人民的报纸,因此必须具有南县劳动人民那种高尚的风格.我们的语言应该是南县人民喜爱的语言,报纸的形式必须是南县劳动人民所喜爱的形式.大跃进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也有一些体会,现在把它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是<流亡三部曲>的第一部<松花江上>歌词的开头部分.这首歌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有家难回的悲惨情景和复土还乡的强烈愿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仇恨.正因为它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所以很快风行海内,历久不衰,成为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这首歌的作者,就是人民音乐家张寒晖,这首歌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一切文化的生产和创造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重视发展的人民性问题.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命形态得以延续的依靠产业,人民性是其发展的终极属性.我们要准确把握和解决文化产业"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将来要发展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即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维度同文化产业发展手段、目的和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并将这一宗旨郑重地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一次漫长的历史选择.回顾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贺维宏、张光汉主编的<中国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以下简称<百科全书>)已经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柯尔克孜族人民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它使中国和世界有了一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柯尔克孜族的大型辞书,这是我国柯尔克孜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核心阅读:所谓知情权,是指群众获得有关公共领域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是指公民通过媒体获得有关新闻信息的权利,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获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新闻信息,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包括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重大事务以及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人民的知情欲,尊重人民知情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全国图书馆界的同仁们: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复兴;中国人民正在实现着灿烂的中国梦.这是—个需要凝聚力、创造力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构建文化自信、精神共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96年9月18日,是红安人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江泽民总书记踏上了这一片红色的土地.  相似文献   

19.
第一篇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篇社论当属1949年10月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这篇社论针对联合国大会通过诬蔑中国人民的“决议”,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社论写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将永远记住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他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他宣布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社论强调指出:“在中央人民政府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可以确信:我们已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国家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是继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文献.本文从美学角度理解习近平同志讲话的精神内涵,认为讲话中提出的“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具有创新价值的重要美学命题.本文提出,讲话中包含了这样几个美学观念:人民是文艺审美的创造主体;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主体;人民是文艺审美的评判主体这三个美学观念.本文还对人民与文艺审美关系作了美学理论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