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把握住课堂也就把握住了教育的战略最高点。课堂中实施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的效果。斯宾塞认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所以,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尊重课堂.展现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语文课堂上“硬塞知识”的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许多满堂提问的语文课实质上就是“硬塞知识”,许多的提问或者过于浅显,学生无需动脑;或者过于难、偏,学生无法动脑最终还是由老师代答。如何避免语文课上“硬塞知识”的现象,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陛,提高课堂提问效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老师首先做好两个前提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卢燕 《中学生物学》2012,28(6):15-17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们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在我国,以面向高考为前提的高中教育中,教师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学生大多数不能主动地燃起学习兴趣,主要原因是:过多的填鸭式的知识被硬塞进学生的脑细胞中。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自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那么,在生物课堂中,有效地激起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的案例远离当地学生的生活情境,缺乏生活情境的教学犹如把一粒种子抛在沙漠上,鲜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难于实现有效教学。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熟悉的具体场景或气  相似文献   

5.
辛亚博 《新疆教育》2011,(12):62-63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说明,许多农村学生总感到物理难学,因而放弃学习,上课不愿听讲,下课抄袭作业,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满堂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享受不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新课标呼唤教学改革,物理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快乐,营造风趣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享受快乐,挖掘新颖的教学材料灵活施教让学生体验快乐,设计有趣的实验给学生创造快乐。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相似文献   

8.
张祥琴 《学苑教育》2012,(19):32-32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经常组织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初中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知识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而逐渐形成各种学习困难。在普通中学,这类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以往的精英教学,这类学生常被忽视;而在以学生为本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学生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詹伟琴  曾汝丽 《物理教师》2001,22(10):32-35
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清晰的观察力与分析力、多方位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经常发生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思维受阻或混乱的现象,它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对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出现影响思维发展的心理障碍探讨,以便在教学中采用优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相长。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数学而言,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也极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引起学生隋绪低落,学习意志消沉,以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面对整个班级开展教学,面列那些个性化的学生们,虽然有些教师按照“学习风格”,把孩子们组合成若干不同的小组,运用合作学习的办法,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但事实上,仍然经常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学到课堂知识,或没有学习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习技巧,学生们并没有掌握它。甚至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一些学生也没有掌握。  相似文献   

13.
郭艳丽 《青海教育》2013,(11):91-9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取得成绩的关键。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缪瑛 《现代教学》2006,(6):32-33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认真但成绩提高缓慢的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后,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类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已成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预习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往往是熟悉一下新单词,了解一下课文内容。事实上,这单一枯燥的方式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他们经常草草了事。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将预习训练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切入口,进行了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上课只是注意听讲,一味抄笔记,很少有学生发问。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尝试采用“发问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丽 《四川教育》2013,(2):38-38
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演讲上说,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塞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人的能动陛,那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出现不经意的错误,当经其他人说出正确答案时又恍然大悟,后悔莫及;不少学生能回答答案,但说不清解题思路;学生经常对一些类似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学习较为困难,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反思意识,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犯低级错误”、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学习.下面是我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就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起学生自我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经常在文化学科中听到的说法,事实上对所有学科都适用。体育课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终身受益,二使教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郑鼎璧 《教师》2008,(23):53-5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把实验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逐渐形成一种敢于尝试的品质。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时。就不会退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