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创新音乐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周刊》2016,(13):182-183
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程资源主要局限于教材,教学资源的匮乏是限制初中音乐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获得音乐知识,必须对初中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具体措施,希望对音乐教学和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那么如何开发音乐乡土资源,如何让民间音乐顺利进入音乐课堂,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静 《辽宁教育》2014,(8):94-94
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音乐课程不是孤立的音乐作品欣赏,而是一门真实的、不断生成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案例生成.教师要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打造魅力四射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是指在已有的课程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把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技术方法、资源方式、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罗日萍 《广西教育》2011,(14):22-23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音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拥有更多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体系、学生的能力和实际需求来选择、  相似文献   

7.
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文化素养的核心,是培养“音乐的耳朵”。马克思曾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设置音乐鉴赏模块,体现了音乐课程结构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多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课程生成过程。内地西藏学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藏族丰富多样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这一潜在的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程度,学校要善于利用藏族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开发富于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使藏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对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比较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音乐教师课程观的重大变革,音乐课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音乐课程资源的论述,针对当前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试图为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将要面对不断创新的音乐课程。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将新的音乐课程理念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怎样设计新的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教学过程,新的音乐教学评价应该怎样操作,新的音乐教学资源如何开发,音乐课程改革之后的音乐课中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迫切关心的课题。以下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2.
俞丽娜 《教师》2013,(3):98-99
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就要正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唱教学的教授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在善于创设情境、合理选择演唱材料与动作、努力提高教师的合唱教学能力≮积极开发合唱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收到好的合唱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3.
陈彤 《当代家庭教育》2023,(16):128-130
新课改背景下,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编能力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音乐教学资源,不断地对音乐课程进行革新,以音乐歌唱模块为基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音准、发音,同时还要强化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本文对中学音乐课程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教科院组织全体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研讨、审视互联网技术下"线上教学"的特点,结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和音乐学科特性,开发了"诗歌与音乐"专题课程,挖掘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补充了教材内容,探索了新的文化育人方式,不仅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从碎片化走向统整化,更让师生在传情的歌声和优美的律动中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本文对"诗歌与音乐"专题课程的内容开发进行了理性分析,同时聚焦"诗歌与音乐"的特色,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诗与歌的律动,增添"线上"音乐教学新色彩。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研究思路是转变观念、建立合理有效管理机制、多方取源、综合利用、以校为本。在实践研究中,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音乐作为素质教育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既可以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而且,通过学习音乐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尤其对初中音乐课程来说,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与审美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也更加趋于理性.因此,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为主抓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意境深远、情境真实、回味悠长的音乐课堂,以帮助学生快速形成音乐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心灵与感情,培养学生没有“人我之见”和“损人之念”的人格。音乐是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愉悦身心的功能。学校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音乐素养的重要阵地,钢琴课程则是音乐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艺术鉴赏能力,实现个人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简要分析了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课程中渗透音乐素养的积极作用,在探究了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同时,指出了在钢琴教育课程中渗透音乐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述:“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程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一价值观视为根本,突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当代素质教育思想。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音乐美感的同时,更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一、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生活情趣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9.
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教育的新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教育有责任充分开发与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设计好传承民间文化的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民间音乐文化存在的价值以及传承家乡乡土文化的意识。文章介绍了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开发音乐教育新课程资源的具体流程,以及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伟 《考试周刊》2012,(90):175-175
当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师主观认定音乐课程是一门辅助学科,教学模式单一,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