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室内气溶胶纳米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工作采用WPSTM Model 1000XP宽范围粒径谱仪测量了粒径介于10~10000 nm之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主要探讨了粒径在10~500 nm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在不同室内条件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超细颗粒物(纳米粒径10~500 nm)对总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而细颗粒物(500 nm~10 μm)对总粒子质量浓度贡献较大,导致室内颗粒物粒子质量浓度通常比室外低,表现出室内污染以纳米粒径超细颗粒物为主的特点。抽烟明显增大纳米颗粒物粒子数浓度和粒子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超过室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空调房间中换气次数对类SARS病毒飞沫浓度分布的影响,在各种空调送风方式下,依据不同的换气次数,得到空调系统迅速疏散和排出微生物的合理气流组织,对于维持室内飞沫微生物低浓度,有效防御生物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为防止飞沫微生物传播的旧空调系统的改造及其新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福建地区的高校空调教室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 CFX仿真软件数值模拟空调教室温度场的分布变化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仿真教室的温度场变化并作对比研究,研究各个因素对空调室内温度场变化分布的影响,包括不同空调开启时间、不同的窗户朝向、不同的回风口位置以及窗玻璃贴隔热膜与否。根据所得温度场、气流场的分布变化特性,有针对性地对空调教室做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63-63
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2、NO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2、O3、NO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2、O3、NO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对分体空调室外机出风效果的影响,以武汉市某住宅小区为例,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分布情况,结合气体射流理论,分析了分体空调室外机周围的气流分布,得出了分体空调室外机要略高于24pa的机外余压才能得到较好的出风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概况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2、NO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2、O3、NO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2、O3、NO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概况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2、NO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2、O3、NO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2、O3、NO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项目概况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2、NO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2、O3、NO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2、O3、NO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i项目概况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办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_2、NO_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_2、O_3、NO_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_2、O3、NO_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概况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_2、NO_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_2、O_3、NO_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_2、O_3、NO_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1.
何平  常顺利  张毓涛  李翔  谢锦 《资源科学》2015,37(3):629-635
以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准格尔盆地西部山地等新疆主要林区的7个森林游憩区及其周边的8个城市为对象,对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进而对各地空气质量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并初步探讨导致各观测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森林游憩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动态在早(7∶00)和晚(18∶00)较高,午间(13∶00)较低;2森林游憩区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有差异,水体、林地两个生态功能区显著高于游客聚集区、停车场两个生态功能区(p0.05);3以空气负离子角度开展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评价是合理可行的,7个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应的8个城市(p0.05),70%以上的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等级为A级,8个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均在C级以下;4不同的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也有一定差异,7个森林游憩区空气质量等级顺序为:青河哈纳斯那拉提天池水西沟哈密林场巴尔鲁克山;5森林游憩区各生态功能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且林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系数均高于水体、游客聚集区、停车场等其他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8年春季采用粒径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等高分辨率仪器对广州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0.5~2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数浓度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量浓度谱分布呈双峰型,分别在0.7μm和2.5μm出现峰值;而降雨对粗颗粒物的去除作用显著.0.5~2.5μm粒子浓度增加是大气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即,温度影响空气对流和气溶胶粒子的布朗运动,进而影响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使其质量浓度的改变满足负指数规律变化;相对湿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是正相关的关系。根据分析,提出了一个气溶胶质量浓度温湿度修正反演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反映温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液固两相槽道流中柱状粒子取向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林建忠  王叶龙 《科技通报》2004,20(5):375-380
对柱状粒子在槽道流场内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然后用统计方法得出大量柱状粒子的取向分布;给出了粒子长径比、粒子密度和流场区域对粒子取向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柱状粒子长径比的变化对粒子取向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粒子密度对粒子取向分布有一定影响,而流场区域所造成的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对粒子取向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增大,粒子取向趋势愈加明显,且当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粒子取向都趋向于流动方向.文中部分结果与相关实验进行了比较,两者定性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朱永彬  史雅娟 《资源科学》2018,40(5):1040-1050
水资源价值评价与定价是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条件,也是确定城市供水价格和水权交易的前提。本文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从供水、需水和水质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既满足反映水价的代表性需要,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力求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基于该评价模型,本文选取中国32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计算出反映支付能力的水资源价格。结果显示,中国水资源价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北方城市水资源价值普遍高于南方城市,反映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特征。其中,郑州和银川的水资源价值最高,太原、沈阳、石家庄等12个城市的水资源短缺形势也依然较为严峻。水资源价格方面,北京最高,为28.7元/t;青岛、济南、上海和太原等城市的水资源价格也较高(>15元/t)。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子微探针技术,分析单个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将微束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Micro-PIXE)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结合,查证上海市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PM10中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结果在上海大气气溶胶PM10中识别出七种铅污染排放源,它们分别是:汽车尾气,钢铁工业排尘,燃煤烟尘,土壤扬尘,柴油车尾气,助动车尾气和水泥尘。其中,钢铁工业排尘和燃煤排尘是禁止使用有铅汽油后上海市地区大气铅污染的最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7.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恶化的现状,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利用鞍山、抚顺和本溪的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数据,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鞍山、抚顺和本溪2001~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6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月降尘、PM10全部年份超标严重,SO2部分年份超标,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鞍山市区各类污染物变化不显著,除SO2略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抚顺市区除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p<0.1),其余污染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O2呈显著上升趋势(p<0.1);本溪市市区各类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季节和空间差异显著,冬春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夏秋季,工业区、交通区显著高于居民区、清洁区.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个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需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区域整体上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从而改善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掌握中国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水平及空间分布格局,本文运用统计学、空气质量评价规范、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目前中国PM2.5污染程度整体较重,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和舟山3个城市达到年均值二级标准,邢台、邯郸和石家庄3个城市PM2.5的超标天数比例超过70%;②PM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大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③从浓度水平来看,沿海城市总体优于中部内陆地区,污染最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地区;④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气候、地形等多因素影响,全国PM2.5污染状况区域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济南夏季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机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在2006年5月于济南市城区进行大约两周的观测。小于200nm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10500个/cm3,超细颗粒物在PM2.5个数浓度中所占比例较大,达到95%。凝结核模态与埃根核模态颗粒物在大气环境相对清洁、高温度和低湿度环境下浓度较高,可能主要是由气态前体物在光化学作用下的均相成核作用及异相凝结浓缩作用推动的。颗粒物个数及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日夜变化研究表明:超细颗粒物的前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而粒径大于200nm的颗粒物可能来源是交通扬尘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