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汉语语法学界三十年来的孰与结构研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绩。(1)孰与结构的类型研究。此前,马建忠发现它有介宾结构、越位前移的小主语孰+介词与两种结构类型;三十年来,人们又发现它还有主谓结构、本位小主语孰+介词与两种类型。(2)孰与结构的源流研究。这里的孰与结构专指马建忠的第二种。这方面的成果之一是丰富了吕叔湘先生的孰与来自……与……孰……说的内涵。比如,林海权探讨了二式的转化步骤,郭锡良、李玲璞说孰与固定后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方文一探讨了孰与句的结构要素和结构模式。成果之二是……与……孰……向孰与句演变的时代定位研究。其中,康绳法先生的意见是:……与……孰……句出现于春秋早期;孰与句在战国中期出现时,……与……孰……句还占压倒优势;到战国晚期和秦朝,孰与句已占压倒优势;在西汉口语中,孰与句几乎完全取代了……与……孰……句的地位。(3)孰与结构的功能研究。这里的孰与结构也指马建忠的第二种。清儒王引之认为它表比较,三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它还能表选择。  相似文献   

2.
"择校"原本是一种理论构想,之后它代表着一种学校——可选择学校(alternative school),随着"择校"的流行,"择校"意味着多种学校选择的方案。从美国教育史上来看,"择校"经历了从理论构想到小团体创建的新型学校,继而规模逐渐扩大。这一过程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也经历了一些阻碍。  相似文献   

3.
"孰与"是一种特殊的比较构式,基本义为"X跟Y比,怎么样";"孰"一直是疑问代词,有两种用法:疑问人称代词小主语、形容词性疑问代词谓语;"与"是介词,同时隐含动词功能;"孰与"在《战国策》中体现出同形异用:用于比较询问、比较反诘问,比较之后询问的是优劣得失或抉择态度,在反诘中体现的是主观取舍;这说明战国秦汉之际问句的表现手段已经很高明。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有之,根据西方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国外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组织文化到学校文化的过程,而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演变。这种变化既是学校文化理论研究视角的不断调整和价值取向的不断更新,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5.
教育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过程中经历了三大变化:从依附于宗教和政治到相对独立的转变;从阶级与等级地位的象征到社会发展基础的地位转变;从松散、无序的状态到制度化、系统化的转变。在现代社会里,教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6.
笔者讨论了古汉语双音连词“孰与”以及用这种“孰与”构成的选择复句的形成过程。关于这种性质的“孰与”,到目前为止,学者对其来源、构成、性质,大都不甚了了,语焉不详。汉语中“某,孰与某”的复句是由单句“某与某孰某”经过复杂的省略、移位等转换而生成的句式,从而为研究汉语复句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7.
双音节词"孰与"是由"……与……孰……"结构派生而来.当"孰"由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的类推作用位移到"与"的前面时,表示比较维度的X就随之产生了位移,并在语境或语言习惯的影响下最终消失."与"并列连词的性质逐渐消失而演化成一个介词成分,"孰"的指代性逐渐减弱,在句中和"与"的关系一步步密切,最终两者结合成只表示比较的双音节词"孰与".在这个过程中,说话人的移情焦点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与谶本是两个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在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它们却戏剧性的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一种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文学现象——诗谶,那么,从诗到谶这一过程经历了哪些因素的碰撞与整合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研究,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语法理论界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创新。这一句式的研究历史表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照搬西方理论到理论与汉语事实有机结合的过程。推动这一研究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理论的革新与语料积累。  相似文献   

10.
何建东 《文教资料》2007,(25):101-102
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这是我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探讨“heart”一词的词义发展,以便找出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该词词义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两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力度。研究表明:“heart”一词词义经历了从基本词义到各常规词义扩大的过程。这是认知模式隐喻与转喻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主要有四种教育组织理论。从历史的观点看,在这四种教育组织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对学校组织的认识经历了由学校是工厂、学校是家庭、学校是联盟集合体到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的历史转变。从单一组织理论来认识学校的特性是具有片面性的,因此厘清四种教育组织理论视阈下的学校观为人们认识学校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和实现学校的生态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话语标记和语气词的"算了",均从"算+了"的结构发展而来。"算+了"结构主要处于两种句法环境中,一类为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的单句,另一类为复句后一分句或紧缩复句的后件。前一类句型,经主语脱落,"算了"发展为话语标记;后一类句型中的紧缩复句前件变为凸显成分,成为单句结构,"算了"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发展、由发展到扩招、由扩招到强调规模、质量的不断科学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根据办学合作方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比较特殊的也是比较稀少的一类是"公办高校 异地政府"型。在分析该类独立学院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几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八年级下学期"数据的代表"为具体内容,选择两位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数学史知之不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其HPM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M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两位教师的HPM教学分为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两个阶段,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诠释学循环经历了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一位教师从数学史开始,寻求合适的角度融入教学,但过分强调数学史的面向,缺乏对学生认知和心理的关注;另一位教师则从教学内容出发,注重数学史与教材、学生认知的配合,有机地把PCK与HPM结合起来,较好地呈现了知识的自然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知识量无论是知识领域还是知识单元都经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两次循环,数量变化均呈现"正弦曲线"态势,其结构和内容经历了从"无选学"到"有选学",从"选学"到"选修",从"选修"到"分层选修"的过程。其发展变化历程对当今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有以下启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省地方课程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变迁以及课程结构自身的调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轻视到重视,进而过分张扬的过程。澳大利亚的地方课程则经历了从"自由"到"相对自由",从"单极"到"多极",从"地方化"到"国家化"的过程。分析和解读两地地方课程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倾向,对于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分析,结合师生关系本身固有的教育特点,可以从理论上区分出三种形态的关系,即"社会—人"关系、"社会—社会"关系、"人—人"关系。这三种关系共同构成了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属性。而实践中,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话语表达也经历了一个从"支配—从属"到"民主平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时间观念辩证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古代的具体时间知觉、近代的抽象时间概念以及现代的多样化时间观念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时间观念经历了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与运动结合到分离再重新结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本文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从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论述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