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心理要求 ,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认为:自由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该是自由人,人们在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条件下,能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范围和幅度,并根据自我的发展要求选择方向和渠道,满足自身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深入研究,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已经渗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目前,在教育制度的改革浪潮中,思想政治教育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进一步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促进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教育方式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把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营造理解、宽容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以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力点,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南京林业大学多年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确立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将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也是指导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根本指针。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安全需要,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凸显网络安全教育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学科,其主客体、目的、归宿都是人,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刚性运行与柔性运行并存的过程。它的刚性运行主要依赖政策法规、行政权力等硬性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柔性运行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运用柔性教育智慧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柔性教育目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教育目的观是一种客体论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忽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自我的主动要求.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目的设定和达成的实践者.柔性教育目的观是与刚性教育目的观相对的,它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目的的设定,应顾及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和成人的预设;教育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终极目的,而应是一个多元分层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实现,应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协调,是一个动态可变的目标达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建立德育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确立德育目标,对教育来说这是个具有共性的课题。德育目标的确立,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全面地认识德育。学员精神世界的所有方面都是德育关照的对象、政治思想虽然是其中具有方向性的极为重要的主导部分,却不是学校德育的全部内容,因而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确立德育目标还要依据社会的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原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德育目标要充分体现社会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辩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现实的人";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要大力张扬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性和人性化超越。  相似文献   

10.
优质教育,是指通过高效的运行系统,促进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满足受教育者的自我成长需要和社会对受教育者素质的要求的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统称。优质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通过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而生成出最佳的教育效果的教育。优质教育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为受教育者开发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追求受教育者潜质的发展。优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高效,它关心投入与效果的关系,期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优质教育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开发和利用优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则反作用于社会与教育,最终必将起到推动社会与人的和谐一致。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体现着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使受教育者充分自由发展是现代教育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灌输"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曾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仅仅把目标集中在教育主导者该怎么做,更应该注重转变思路和研究视野,把注意力集中在接受者怎样接受,这才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唤醒教育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在精神上有所触动的教育,这在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论著中多有阐述,其最主要的精神即为从受教者灵魂上的嬗变和熏染,表现为教育生活层面就是用爱唤醒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使其成为一个有独立生活体验的人,满足日后的生存所需.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德育效果,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德育系统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受教育者是德育系统中的主体,与教育者是主体间性关系.受教育者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真正成为自身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现行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已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在对临沂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受教育者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转化为自身认识的过程。而内化过程作为是受教育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外,还需要教育者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外部影响力量促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实现第一次飞跃。教育者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涵义及基本过程,帮助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伦理教育是以经济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旅游伦理教育存在学校教育缺失、实践教育不足、企业无伦理意识等问题。通过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五步走模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的教育模式,可以使旅游伦理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整个旅游行业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从而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本文从调查当今社会就业的现状,到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再到研究高职教育体系成功的七大关键特点,足以证明要想透析高职教育体系,必须从研究教育内涵入手。  相似文献   

19.
Education has long been viewed as a means to professionalize corrections work. Contemporary emphasis on using science to inform evidence-based correction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professional, highly educated, and experienced workforce. Over ti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rved at the nexus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with higher education helping span the boundaries between researc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corrections.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rrections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has not been without serious challenges. Throughout history, the ideals of reformers to professionalize corrections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molded to fit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needs of both universities and corrections organizations, thus diminish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o meet the contemporary demands of evidence-based corrections.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地方院校若继续延续原有办学模式是行不通的 ,必须果断拼弃不切实际的办学目标定位 ,面对当前的紧迫形势 ,抓住机遇 ,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主张地方院校努力发展社会服务职能 ,将地方大学办成应用型的、多样化的大学 ,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同时达到扩张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