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藏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儿童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95例,按临床表现:皮肤型38例;腹型32例;关节型4例;混合型9例;肾型9例,其中镜下血尿9例,蛋白尿6例。入选患儿均口服藏药为主,分别按2g/次,分早、晚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变化加减藏药。结果藏西医结合治疗9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治愈87例(占91.5%),显效5例(5.3%),有效3例(3.2%)。按临床治疗的评价,对皮肤型有效率为99%,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藏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干眼病症应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抽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入我院接受诊治的88例干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分别应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实验组,n=44)及单纯玻璃酸钠(对照组,n=44)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无效的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等临床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对干眼病症患者应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疗效,优化患者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3.
胡红杰  郑树  章士正  夏萍  金梅 《科技通报》2005,21(4):407-412
目的应用和比较不同穿刺针、不同导引技术对穿刺活检结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90例中男性6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4岁(23-78岁),胸部66例,腹部24例;按穿刺针不同分DFBN(dispos able fanseen biopsy needle)和ADGSTN(automatic disposable guillotine soft tissue needle)两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并获得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材料,细胞学检查正确者9/25例(36%),组织学检查正确者66/91例(72.53%),DFBN和ADGSTN两种穿刺针在标本的大小和完整性、病理学结果、诊断正确率(55.81%/91.30%)有差异(P<0.01),穿刺活检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正确率为78.95%,发生并发症8例(8.89%),其中气胸2例,咯血或痰中带血6例。结论CT/US 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与病理学活检相结合的技术,对于胸腹内不明原因的占位性病变,尤其是怀疑肿瘤者是一项简便易行、较安全的诊断手段。ADGSTN较DFBN材料满意且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特点,探讨CTCA检查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CTCA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80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CTCA检查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率为26.67%,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能性更高。双源多排螺旋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8)
目的:比较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和自动电脑验光仪与验光金标准视网膜检影在检查青少年屈光不正中的效果,以指导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科学合理的验光配镜。方法:选择99例(198只眼睛)4~17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自然瞳孔下行视力筛查仪和电脑验光仪验光检查,分别在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手持式视力筛查仪、自动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验光检查。结果:散瞳前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和自动电脑验光仪的球镜值均显著低于散瞳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前自动电脑验光的球镜值和柱镜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有显著差异(P0.05);散瞳后手持式视力筛查仪检测的球镜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P0.05),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的柱镜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然瞳孔下手持式视力筛查仪验光较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准确,而在睫状肌麻醉散瞳后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较手持式视力筛查仪验光准确性高,二者可以作为试镜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拟诊为ACL损伤的患者依次行高频超声、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并与关节镜检查对比。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符合者27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诊断符合率90%(27/30),假阳性率6.67%(2/30),假阴性率3.33%(1/30),MRI诊断率与关节镜相符。结论:高频超声在ACL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ACL损伤的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使中西结合诊断循环系统疾病为现代临床医学服务,了解中医辨证分型和胸痹心痛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对临床20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心电图ST-T变化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中医证型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内在关联。方法:选取2012年1月5日~2013年1月5日期间,胸痹心痛患者200人进行心电图和中医四诊检查。结果:正常心电图组(7.5%,15/200),心电图改变的心电图共有185份其中包括:ST段改变组(29.1%/54/185)、T波改变组(40%,74/185)、ST-T改变组(30.8%,57/185)。ST段改变组包括阳气虚衰证(44.4%,24/54),气虚血瘀证(25.9%,14/54),气阴两虚证(14.8%,8/54),心肾阴虚证(14.8%,8/54)。  相似文献   

8.
赵璃  赛翀 《内江科技》2012,(9):76+48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常规检查、鼻内窥镜、鼻咽侧位X线摄片、鼻咽部CT和多导睡眠图监测,对儿童OSAHS进行诊断。患儿69例均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刮除术。结果:围手术期无术后出血、急性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61例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憋醒等症状完全消失;8例鼾声减弱,呼吸暂停、张口呼吸消失。随访6~12个月,6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例有打鼾,但无张口呼吸和憋气现象。临床评估治愈63例,占91%,显效6例,占8%。结论: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蒋敏 《中国科技信息》2013,(20):131-132
目的:探讨应用抗人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前、治疗过程及出院后全面的整体护理。结果:15例病例治愈11例,无效3例,死亡1例,治愈成功率73.3%.结论:加强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治疗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经验和治疗方法,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09月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83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例,好转24例,死亡18例。83例患者中男51例,女32例,平均年龄28.3±10.1岁,既往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者30例(36%),同时患有肺结核有65例(84%);急性起病者11例(13%),亚急性和慢性起病72例(86%);有结核中毒症状表现70例(64%),有颅高压表现者42例(48%),颅神经损害者14例(28%),意识障碍20例(12%),精神症状1例(16%),脑膜刺激征35例(42%)。脑脊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70例(84%),蛋白升高78例(93%),氯化物降低56例(68%),糖含量下降52例(62%)。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脑积水40例(48%)。卡介苗接种情况未能正常统计(患者多为农牧民群众,对疫苗接种不清)。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其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脑脊液改变以及影像学特征,有效的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助诊断。治疗效果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分阶段抗结核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脾滋肾消食方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益脾滋肾消食方治疗,对照组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3.5%),治疗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起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Ig A、Ig G及CD4/CD8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脾滋肾消食方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该病的复发率。疗效的取得有可能是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扁桃体灼烙法对儿童鼾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扁桃体及腺样体肿大的儿童鼾眠患儿7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扁桃体灼烙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及口服孟鲁斯特纳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77.14%,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复发率22.86%,对照组31.4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鼾眠大多由扁桃体或(及)腺样体肥大所致,扁桃体灼烙法对鼾眠疗效明显,长期疗效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脘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20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28人(14.7%),气虚质58人(30.5%),阳虚质100人(52.6%),湿热质56人(29.5%),气郁质42人(22.1%),瘀血质30人(15.8%),特禀质13人(22.1%),阴虚质34人(17.9%),痰湿质42人(22.1%)。结论:胃脘痛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和湿热质3种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应对方式对焦虑的影响。方法:研究妇科择期手术患者188例,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焦虑患者92例(48.94%),非焦虑患者96例(51.06%);焦虑组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平均分低于非焦虑组(P=0.028),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平均分高于非焦虑组(P=0.005)。结论:妇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应对方式对焦虑有影响,提示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帮助患者以积极面对的应对方式取代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分别检测有明确肿瘤病灶的2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的表达。结果2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00%和56.00%,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中CK19-mRNA有1例表达阳性(5%),而MUC1-mRNA则全为阴性;20例健康对照者两者皆表达为阴性。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间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19-mRNAandMUC1-mRNA作为外周血中肺癌的两项分子检测指标,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较好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及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行儿童床旁电子支气管镜(Electronic bronchoscope)技术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9月至2023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应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技术诊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查阅并收集患儿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分析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60例,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年龄3天~14岁。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6%;气管支气管异物5例,占8.3%(2例花生米+2例铅笔头+1例瓜子);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和会厌劈裂肿胀均为4例,分别占6.6%,其他包括气管外包块压迫引起气道狭窄、支气管腔内脓肿、支气管粘膜炭素沉着等。60例患儿中36例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均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10例存在肺不张,5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均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顺利取出异物。肺炎、肺不张在治疗后平均2天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1例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分子检测结果阳性,1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炎。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床旁电子支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作者收集了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分娩孕妇19636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10例,总结分析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B超阳性诊断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该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56%,胎盘早剥I度患者31例有临床表现(28%),胎盘早剥II度患者33例有临床表现(30%),胎盘早剥III度患者46例有临床表现(42%),I、II、III度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中行剖宫产分娩85例(77%),经阴道分娩25例(23%);胎儿死亡10例,无新生儿窒息。结论: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及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分析,做到早诊断、早处理,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雷云 《科学中国人》2017,(7Z):58-58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复合组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妈咪爱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合组治疗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单一42例(72.41%),复合组腹泻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腹泻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雷云 《科学中国人》2017,(7Z):58-58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复合组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妈咪爱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合组治疗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单一42例(72.41%),复合组腹泻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腹泻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初生孕产妇产后访视的效果观察,分析产后访视对初生孕产妇的意义。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初生孕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除进行产后常规检查而且采取产后访视,对照组只进行产后常规检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乳哺育成功率、孕妇乳腺炎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产后访视,观察组的母乳哺育成功率达到82.2%(3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且孕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育儿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母婴健康状况,而且将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结合起来,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