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农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是城乡学校不公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中小学师资低素质配置,导致农村学校的弱势地位。其师资的不均衡配置,除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外,有历史的人事制度原因,也有改革时新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等原因。要实现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必须改革历史制度,制定公平和科学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  相似文献   

2.
师资均衡配置是指对教师所进行的合理分配和安置,它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梳理,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精英主义取向"和"城市取向";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的主要路径——政府行政干预下的教师交流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师资均衡配置过程中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行政流动与市场流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社会服从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着教师编制、学历素质及队伍结构等不均衡问题。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与待遇上的差距、政策引导的偏差、制度管理的缺失、文化观念的束缚,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当地教师发展现状,调整教师管理政策,促进城乡校际交流,推进师资均衡发展提供咨询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对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非均衡的问题,可以从强化政府在政策保障实施方面的责任,增加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对义务教育师资的管理、调控和监督力度;满足贫困地区、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师资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构建标准化学校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优化现有教师资源;完善区域内教师资源互动与共同发展机制,建立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合作与轮岗制度;构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评价指标,完善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激励制度六个方面来探寻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的均衡配置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统筹管理机制;加强紧缺教师的补充工作,保证农村教育教学需要;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实行城镇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引导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6,(10):80-80
沈阳市教育局提出,经过三至六年的师资流动。力争实现城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基本均衡配置。今秋新学期开学时,沈阳城区250多所中小学的师资将通过换岗来一次全新整合,1977名中小学教师告别了原学校,到新学校任教。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师资配置质量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经历了数量匮乏时期、迅速发展时期和整体提升时期,并取得较大的成效。中小学师资配置渐臻均衡的同时,教师数量仍存在缺口、学历水平仍有待提升、城乡师资结构仍存在差距,还须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教育与培训,提升教师质量;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保障乡村教师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必须依赖于国家制定合理和有效的教师政策:1.落实人事改革制度,严格教师合约管理;2.改革师资配置方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保障基础教育发展;4.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整体师资水平;5.大力扶持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9.
乡村和城市一般不同的经济与教育体系结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造成了农村极其缺乏教育资源,农村与城乡的教育就有了非常大的差别,并且阻碍了发展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公平性。城乡一体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这种办法非常有效的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打破取消城乡二元结构与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有非常有效的帮助,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发展是对教育公平非常有意义。当今,中国的义务教育师资分配非常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师资教育有着很大差距。教师是在各种教育资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教师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均衡义务教育是关键的一步,有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本篇文章写是主要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这问题入手,我们经过严谨深入的分析造成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原因,进而研究出解决方案来提高改善乡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并且实现城乡之间教育公平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发展,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仅能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差距,还可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社会范围内无序的教师自由流动引发师资配置不均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引起教师无序流动的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建立完善和合适的教师流动制度。针对县域范围内的情况,构建合理而有序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才能在县域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从沈阳市教育局获悉:截至8月20日,沈阳的1977名中小学教师告别了原学校,到新学校报到。这意味着,新学期开学时,沈阳城区250多所中小学的师资将通过换岗来一次全新整合。这是沈阳教育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使在薄弱校就读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沈阳提出,经过3—6年的师资流动,力争实现城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基本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基础中的基础,而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落后是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加强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以及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水平的措施,可以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发展问题,进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地方教育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自2006年宁夏实施“特岗计划”至今,已为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教师,成为推动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师资新生力量。随着特岗教师大量补充到农村,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矛盾,有力地充实了农村师资力量,对推进自治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特岗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要求,就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问题。本刊围绕特岗教师培养、培训及专业引领这个主题,进行问题研究探讨,交流分享好的经验做法,以期激发出更多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目前师资配置呈现非均衡的状态,表现在城乡教师资源数量和质量分布不均衡,城乡教师在入职教育、在职培训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有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城市本位的师资配置政策、教师培养监督机制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机构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调整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建全教师培养监督管理机制以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师资均衡配置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三个层次,即宏观层面的师资配置系统、中观层面的学校生态系统与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人系统,三个系统上下互通、层层相扣,实现着能量输入与输出。立足三个层次的系统,研究发现郑州市师资配置存在配置结构失衡、学校生态环境落差明显、教师个人生态被忽视的问题。原因在于限制因子阻碍导致资源配置系统失衡、配置制度欠佳导致违背生态适度原则、花盆效应凸显导致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单重分配结果导致边缘效应负向发展。因此,郑州市师资配置应从整体性、可持续发展性、动态平衡性等原则出发,打造互通互融的外部教育生态圈,创设协同可持续的学校教育生态圈,建立关怀为主的教师个体生态圈。  相似文献   

17.
关松林 《教育研究》2013,(12):46-51,67
现阶段,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均衡,主要源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城市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缺乏科学性。应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明确资金投入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前提,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加快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关键环节,定向培养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有效途径,资源共享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特殊政策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配置式均衡"旨在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均质化",却存在着实践困境和根本性的难题。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学校的"发展式均衡"路径。应通过加大扶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倾斜、立足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等政策变革,形成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新路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衡。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师资不均衡配置,而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措施不应是以"交流"等形式为主的"截取法",而要注重"补短板",即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建立专家进校制度,既能有效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师资水平问题,又能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创新的平台,是解决中国教育不均衡问题、推动中国整体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师资均衡配置.在借鉴国内师资均衡配置管理实践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好地从制度层面把握,推进教师流动工作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县城内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并且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在师资配置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