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穆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力图改变宋初衰靡的文风,对北宋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学作品被弟子祖无择辑录成册,即《穆参军集》。本文对北宋穆修文集《穆参军集》的历史版本流变进行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2.
“1939年,在全国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之际,郴州市嘉禾县有11名年轻女子自告奋勇,强烈请求参军抗日,在当时传为佳话.”9月2日,笔者来到嘉禾县档案局,听原局长唐德元讲述嘉禾1 1女子请求上前线抗日的历史故事. 唐德元找到记载这段历史的嘉禾民国时期档案.他细心翻阅档案,向我们介绍了这段嘉禾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据记载,民国28年(1939年)7月,嘉禾县李春明等11名年轻女子在国难当头之际,说服亲人,向县政府写出申请,请求参军奔赴抗日战场杀敌立功.  相似文献   

3.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用传统歌舞表演故事,故事是戏曲的核心。把这个核心传播到听众中去.是普及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广播戏曲故事融广播的凝练和戏曲唱.念、演播式的说为一体.复述舞台戏曲故事.是吸引潜在听众和开发未来听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4.
唐代法曲是一种独特的歌舞音乐体裁,也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法曲来源于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清商乐结合,逐渐形成隋唐法曲。唐代大曲则是对大型长篇歌舞音乐的总称,演出时场面宏大,包含了歌舞与器乐的大型表演。法曲与大曲同属于唐代宫廷燕乐体系,二者既有区分,也有着重合的特点,从而引发了后世研究者对于唐代法曲与大曲关系的研究争论和分歧。因此对法曲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深入研究,对于正确理解法曲与大曲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2008年冬季征兵令,11月1日起全国各地的征兵工作已经展开。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别:今年的征兵对象主体变成了各级各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包括2008年夏已毕业的学生,和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正在实习、有参军意向的2009年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也体现在了视频节目的收看上。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覆盖全国约400万用户的百视通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春节收视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南北观众在视频节目的收看上口味各有偏好。 春晚大战”随着全国各地的元宵晚会的播出已经烟雾散尽,而IPTV综合调查的显示,与央视公布的”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情况略有不同,由于提供“回看”“点播”等服务,IPTV用户主动回看和点播的次数中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节目中位居第一,其后依次是傅琰东的魔术《年年有鱼》、周杰伦、林志玲等的歌舞《兰亭序》、群星表演的开场歌舞《回家过年》等节目。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故事情节,应该是戏曲的核心。持这种认识的人在写戏时,着力于编排故事情节,把故事编得玄而又玄,险而又险,结果,人物成了情节的“龙套”,观众看了戏,只记住了故事,记不住人物,其实,缺乏人物性格命运纠葛的故事,人们是记忆不长久的,像看了热闹、惊险的武打片,不久,就会忘却得干干净净。回首戏曲史,流传下来的剧目,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物形象。没有窦娥这个典型人物,就没有《窦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作为后世戏剧源头的先秦时期的散乐和夷乐进行了全面讨论,指出:以往对散乐性质的解释不够确切,散乐应当是不入礼乐仪式、可以独立上演的表演形式;散乐包括优戏、女乐、乡人傩、新乐、杂技、角抵与说唱等;夷乐也是不入礼乐仪式的表演形态,夷乐表演中以羽毛为装饰与后世戏剧装扮的相似绝非偶然,夷乐中的踏歌与后来歌舞戏《踏谣娘》有密切关系;周代的礼乐均出自古代和当时的散乐或夷乐,礼乐在排斥和肢解散乐、夷乐的同时,也在利用和改造散乐、夷乐。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推出以"戏"说"法"的大型特别节目《戏·法·大过年》.节目在形式上大胆突破,运用新、奇、特的多元化节目手段打造出区别于日播形态的特别节目,以"戏"说"法",做到"戏中有法,法中看戏". 《戏·法·大过年》的节目内容包罗社会百态,以电影、电视剧、小品片段为素材,汇集众多国内著名影星、笑星、名嘴,既有道德话题和新闻事件,又有明星脱口秀、魔术表演以及歌舞等娱乐元素,通过戏里戏外话题的相互勾连,为观众呈现出一道兼具道德性和娱乐性的轻松愉快的新春视听大餐,以优异的收视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肯定,探索出一条专业性频道栏目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5,(3):44-45
相比往年,观众对今年春晚的认可度增加,很多观众都认为歌舞类节目大胜相声、小品等传统“讨好”节目,成为本届春晚最受关注节目,其中,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干手观音》感动了中国,《千手观音》获得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大奖和歌舞类节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柳莺  俊杰 《新闻前哨》2006,(5):60-61
名学王国维说:“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歌舞是手段,故事是核心。中国戏曲在它千百年的流传中,以故事为主要承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化的思想内涵。戏曲广播故事作为一种独立广播体裁始于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艺节目。其基本定义为:戏曲广播故事是戏曲与学的综合,它取材于舞台戏曲,以故事为主导,以播讲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辅以唱腔、念白、音乐、音响等各种艺术元素。由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戏曲故事《三寸金莲》,在第七届中国广播专家奖评估展示中以其深刻的内涵,精心的制作,被评为一类节目。下面我们谈谈该节目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2.
9月18日这一天,在忻州市体育广场和市艺术馆,没有喧天的锣鼓和礼炮,没有华丽的彩带和气球,也没有精彩的歌舞表演,由忻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档案局(馆)承办的“《档案见证历史》图片展”和“忻州档案珍品展”在简单、朴素的气氛中隆重开展了。  相似文献   

13.
抬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杂戏,或称"出故事"、"扮故事"、"抬高"、"抬阁"等,一般由十岁以下身着戏服的小孩站在抬起的四方平台上表演各种故事,故事内容丰富多样,表演形态独具特色。它是群众自发的表演活动,注重以形象达意,艺术手段具有综合性,兼具祭祀与娱乐功能,演出活动与组织形式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抬故事不是戏剧,但从发生学上看却与戏剧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它源于祭祀而后演变为杂戏表演,与戏剧具有许多共有的表演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63年初,南溪县城关镇10名应征入伍青年,响应“每个中国公民有参军保卫祖国的义务和权利”的号召,穿上崭新的军装,告别可爱的故乡和亲人,踏上去西藏高原的旅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以《雾中风景》中的一场戏作为文本,分析这场戏中色调、空间、表演、人物、声音等符号的能指,由这些符号所构成的符号体系即故事本身,进而分析了故事被讲述的策略,揭示了故事层面与叙述层面之间所存在的"间隔",进而试图探寻导演本身的叙事意图,阐释叙事"间隔"和叙事意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德容 《大观周刊》2013,(12):15-15
中国古典戏曲经常描写“梦”,其中尤以元杂剧最多涉梦戏,本文拟对元杂剧多涉梦戏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刚到而立之年的山东临沂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尚继文,出生在沂蒙山区的羲之故里──临沂市。他自幼承家训乐于翰墨,从《石门颂》、《孔宙碑》入手,旁涉诸家名帖习书舞墨。参军后,师从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创作员张立进和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部队青年书法家阮天朝,勤学不辍,潜心临池,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在硬笔书法艺术的殿堂里执著地追求着艺术的价值和人生的真善美!“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一味追求艺术。”这是尚继文同志一贯的艺术思想。参军不到一个月,他被连队任命为文书,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主动为连队出黑板报、墙报,…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界》2011,(4):F0003-F0003
2011年4月24日世界读书日上午,南宁市第二届“享受阅读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市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共有9个小学参赛,将《丑小鸭》《长成变奏曲》等9个课内、课外读物的故事改编成文艺节目并进行表演。  相似文献   

19.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根据现实生活题材创造的,组织群众表演的,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故事剧。"首开先河的是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栏目,十年后,该栏目剧的制片人马及人正式提出了"电视栏目剧”这一概念。从栏目剧现状来看,湖北有《经视故事会》,陕西有《都市碎戏》、《狼人虎剧》,浙江有《本塘第一剧》,江苏有《百姓聊斋》,广东有《夜倾情》……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栏目剧已有200多个。  相似文献   

20.
新见《云麓漫钞》王秉恩手校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麓漫钞》是南宋赵彦卫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曾据《涉闻梓旧》本标点排印入《古典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中。1996年,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刊进》中亦收有是书,是傅根清同志参考诸本重新整理的点校本。可见此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近日忽于山东大学古籍所购藏陆澹安先生遗书中,发现影印《涉闻梓旧》本此书二册,书中夹有浮签累累,书眉亦有朱笔校语,细阅之,始知是王秉恩手校本,浮签为王秉恩手写,书眉校语为其子王君复(字文焘)誊录,以之与傅根清点校本(以下简称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