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和严谨推理的学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较少关注数学学科中的思政元素。数学教师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和高中数学的融合,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政水平,厘清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基于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历史定位,详细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敏 《广西教育》2024,(5):26-29
课程思政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中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此,中职英语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职英语跨文化比较课程教学中,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横向纵向”延伸社会热点问题、跨文化比较提炼思政元素、实施师生多元化评价等,以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社会责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职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其蕴涵着丰硕的思政内容,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还肩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任务;是全面落实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立德树人的渠道和载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培育综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优化并合理创新课堂教学,做好课程设计,抓住课程思政的着眼点,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掘数学思政基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是电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以往授课存在着眼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对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研究,阐述对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探索的过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提出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单片机教学全过程的观点,并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娟 《科教导刊》2021,(3):68-69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在高职数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从背景知识融入、学科知识嵌入、网络资源渗透和在典型案例中融入是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途径,以期为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前的最后环节,在该课上程进行思政建设,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引导学生愿意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事关"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本文从授课时间、授课方向、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课程特点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课程教学实践,总结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培育以及创业教育三方面的思政教学改革着力点及映射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职英语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就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英语教学提出策略:一是强化思政意识,把握教师角色;二是基于新课标寻找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目标,三是将课程思政与生活、职业、环境等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更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找准“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应潜移默化地把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内涵。通过深挖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的教学实例融入高数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递给学生,从而真正达到高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的,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立足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流体力学基础”为例,对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研究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其次,以边界层分离为例,说明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做到了将课程思政“如盐在肴”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达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教师需要注意紧密结合专业内容,并使其有机地融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工程图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制图基本知识,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规范与工程伦理。育人目标应从知识传授、问题探究、能力培养逐步提升到素质养成、价值引领的高度。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蕴含在工程图学中的思政元素,应用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文章探索工程图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展融入课程思政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霞飞 《科幻画报》2023,(5):118-119
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重视专业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并探索出符合二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培育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综合素养亟待提升、教师育人理念有待更新、数学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数学考核机制有待完善、思政教育资源亟待丰富等,是阻碍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育人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验证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大思政”理念指引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可行性,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路径。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与认识,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大中小学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学校将数学课堂融入思政因素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实现学校思政全覆盖、教学教育整体深入发展。学校数学课堂的思政教学需要强调内容引领,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传媒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打破传统时间束缚和固定模式,全面拓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学校将数学课堂融入思政因素的主要渠道,并从整体上提出着力构建思政氛围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院校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的授课对象涉及多个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因此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文章指出:应深挖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主干课,非常适合扮演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行者”角色。然而,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结合,是授课教师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梳理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精心挖掘设计思政元素,探讨润物无声、情感共鸣的课程思政教学途径,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16.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切实推动全学科课程思政改革,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如何将课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政价值深层耦合,值得探讨和实践。通过论述在“三进”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行“五维改革”,以贵州师范学院二外日语课程为例,研究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强化、教学反思的落实五个方面,将教学内容与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为主的思政资源有机整合,阐述了日语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从而发挥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作用,系统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本科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在一起。“基因工程原理”专业课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提炼并融入授课过程中,包括科学素养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情怀的培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实际科学问题。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钢结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对融入思政元素、丰富教学手段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钢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应在授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分析钢结构授课内容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寻找课程思政元素新亮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建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编制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教学方案。通过近几年钢结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检验,获得了丰硕的专业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