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年前,一个十分偶然的良机,我从离县城20多公里的农村中学调到了县城近郊的这所学校。那时的我,孑然一身地报到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未曾想到,也就在这时,已经扎根的爱情一下破土而出了,并且一发而不可止步。虽然也有人善意地提醒过我:好不容易有了进城的平台,不久就能跳人县城的中学了,最好别在乡下找女朋友了!  相似文献   

2.
心祭     
我对老师始终有一种远距离的尊敬,因为我和哪一位老师也没近距离相处过。无论哪个老师都很少批评我,但也很少表扬我,所以我离开了学校慢慢地就忘掉了老师。只是有一位老师像是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一样,挥之不去。30年前就想去看望他,直到现在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我的心里永远被一份歉疚压着。1970年初春,我随父母从省城来到偏僻的辽西山村。先是在乡里的中学念了两年,之后转到了县城高中。听说要去县城的中学念书,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县城里的学校条件和环境都比乡村的好多了,上学不用捡粪,不用捡柴,不必为冬天的取暖发愁,走在柏油路上要比走…  相似文献   

3.
星期五放学,小郦同学请我去她家,还神秘地让我别问为什么.她是我师范时同学的女儿,家也住县城,离我家不到一里远,我爽快地答应了她.她本来在县城小学读书,妈妈偏要让她到乡下小学住校,锻炼自理能力,于是,就到我班上来了.  相似文献   

4.
郑校长     
郑校长是县一中校长。那时我还在乡镇一所中学工作,正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鲁迅先生的小说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我姓郑,县一中的,你到一中来上班吧,就明天……这样,我这个乡镇中学的老师直接调入了县一中,惹得好多想着调到县城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烧.我不愿腐朽,我愿意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像一面旗帜,为我的人生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教25年来,我听从组织安排,由中学到小学,由农村到县城,由县城到农村,再由县城到省城,把火红的青春融入了教育这片广袤的沃土,书写我自己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6.
门外话     
我的父母是中学语文老师,在辽南一个县城工作了大半辈子.我也是在师范学院中文系读过书的人,但抱歉的是没有在中学任教的经验.不过,从我父母的一些故事里,知道语文教育是件不易的事,其问的规律什么的,他们好像也没有说清楚.只是觉得,教语文的人,应当会写文章,至少是写像一点模样的文章,否则就有点隔膜.雾里看花,门外闲谈,把文章八股化,那就没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7.
泥鳅     
为了考大学,我参加了县城城关中学办的补习班.因离家太远,就暂住城根姑姑家。 那天报完名,交完学费,来到姑姑家。推开虚掩  相似文献   

8.
前两天,一位萍水相逢的同行问我:"你在市几中?"我坦然而自豪地告诉他:"不,我在潼溪乡中学."若是一年前,有人这样问,那情形就不一样了……1989年,我从益阳师专毕业了.也许大家看不出来,我是苗族人,又在城里长大.我想:按照民族政策,分配应该不成问题.要在岳阳市或老家平江县城找一席安身之地,恐怕不会太难.然而,接到毕业生分配派遣单,我傻了眼:被分配到岳阳县更口区潼溪乡中学的一所偏僻分校——河家潭中学.当来接我的校长用单车带我在一处地方停下来时,我根本就没意识到,躺在我面前的两栋矮小、破旧的房屋,就是我所要从事神圣教育事业的学校.不要说梦想中的高楼大厦、舞厅、游艺室、图书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节,我拜访了我以前学校的一位老校长.老校长已经退休了,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辅导他读初二的孙子.他的孙子叫张然,他初一时,我给他们班上过英语.他读初二时我考上了研究生,他也因此转学到了县城里最好的一所中学.一进门,老校长就向我诉苦了,说他孙子的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他最喜欢的英语也只考了80多分.  相似文献   

10.
纸飞机     
我教书的第二年,调到了离县城很近的另一所中学.那里的学生并不好管,三天两头就有打架的,平常的上些小的违纪更是数不胜数.调节器理这样的大批孩子,大家都觉得头痛.  相似文献   

11.
星期五放学,周奚郦同学请我去她家,还神秘地让我别问为什么。她是我师范时同学的女儿,家也住县城,离我家不到一里远,我爽快地答应了她。她本来在县城小学读书,妈妈偏要让她到乡下小学住校,锻炼自理能力,于是,就到我班上来了。  相似文献   

12.
父亲是家乡县一中的一名老教师,教了大半辈子书。我小学、中学时的很多老师都是他的学生。甚至于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地方师专,这里也有他教育界的同仁。在他们的额外的关照下,我的求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而且在求学的每个阶段,总能被安排个一官半职。就这样,我一路顺风地参加了工作,在家乡的小县城里谋了一份教书的差事。一切都是在父亲的呵护之下,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没有我太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8日,我一大早来到远离县城的礼士中学,聚精会神地在初三教室听课。县机关作风建设办公室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钱海荣 《师道》2003,(11):50-51
我的1990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走出师范学院,来到一所村级联办中学教书。人生总是那样的富有戏剧性。大学临毕业前,我的几个好同学已经定好了去向,留在县城工作。也许是出于农村青年强烈的虚荣心,我绞尽脑汁,试过一切方法,希望留在县城、至少留在大镇的中学里教书。然而事实告诉我,我的想法单纯而可笑;教育局的一纸调令,让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一个古旧的小镇。小镇上的中学教师已满员。春风满面的校长极有耐心地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导我,说服我去“革命最需要的地方”———村联办中学。我无言地告别了忧伤而无助的父母,骑上…  相似文献   

15.
<正>在县城谋生,与家乡相比,总觉得多了一份繁华少了一份亲切;多了一份热闹,少了一分清静。我常常在晚饭后,在我居住的七楼向北的阳台上坐上一会,鸟瞰着眼前的田畦、渠水、山峦,目光有时会跟着向北的汽车延伸。我想,翻过那山、那橡胶林、甘蔗地,就能抵达我的家乡,抵达临海而建的、我学习和工作过的白马井中学。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白马井中学教书。这  相似文献   

16.
1960年秋,我与鲁迅相识于故乡酉阳县城的那所后来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中学.那时鲁迅小,和我辈不相上下.也像我辈偶尔会小小地恶作剧,比如拔何首乌的根看有没有像人形的因而毁坏了一段又一段的泥墙,甚至往间壁的梁家扔砖头.那时他一点都不威严,面目和善,絮叨些乡下和小县城里的家常.你可以去拍拍他的背,揪揪他的小辫子,他一点都不恼,只回头一笑:"Adc……"让人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17.
在县城谋生,与家乡相比,总觉得多了一份繁华少了一份亲切;多了一份热闹,少了一分清静。我常常在晚饭后,在我居住的七楼向北的阳台上坐上一会,鸟瞰着眼前的田畦、渠水、山峦,目光有时会跟着向北的汽车延伸。我想,翻过那山、那橡胶林、甘蔗地,就能抵达我的家乡,抵达临海而建的、我学习和工作过的白马井中学。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白马井中学教书。这  相似文献   

18.
我的1990,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走出师范学院,来到一所村级联办中学教书。人生总是那样的富有戏剧性。大学临毕业前,我的几个好同学已经定好了去向,留在县城工作。也许是出于农村青年强烈的虚荣心,我绞尽脑汁,试过一切方法,希望能留在县城、至少留在大镇的中学里教书。然而事实告诉我,我的想法单纯而可笑,教育局的一纸调令,让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一个古旧的小镇。小镇上的中学教师已满。春风满面的校长极有耐心地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导我,说服我去“革命最需要的地方”———村联办中学。我无言地告别了眼神忧伤而无助的父母,骑上自行…  相似文献   

19.
晏慧菊 《班主任》2010,(9):55-55
那一年,我到一所偏远乡镇中学支教,老校长郑重地把初三毕业班交给了我。真正和学生接触后,我才觉出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乡镇环境闭塞、学校管理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许多成绩好、品德优、能力强的学生去县城中学读书了,  相似文献   

20.
情未了     
情未了安然那年秋天,父亲调到县城工作,我也随之转到这座小城的一所中学读书。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孤独和寂寞便成了我的新朋友。一下课,看着同学们有说有笑地结伴而去,多愁善感的我总是独向一隅悄悄有地抹眼泪……。我想我的母校,想我的老师和同学。一个星期三的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