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分三个正交区组的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乌兰察布地区选取氮、磷、钾和有机肥为决策变量,以马铃薯鲜薯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在较为贫瘠无前茬作物的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了马铃薯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教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搭配的产量效应。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在本试验地条件下900kg/667m^2以上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条件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测试和了解引进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和表现,为下一步品种比较试验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安2032、安2071、丰盛1号的单产均超过对照黔西4号665 4kg/667m2的产量,5个杂交种的单产超过对照毕玉4号533 6kg/667m2的产量,每667m2增产104 4~168 2kg,增长幅度19 6%~31 5%,增产效果明显.另外,各参试品种经济性状各具特色,在生育过程中均未发生玉米病害感染和虫害危害,对病虫害有一定抗性.结果表明各参试玉米杂交种均可作为下一年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化肥有机替代对皖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夏玉米化肥有机替代的可行性与替代比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研究化肥有机替代比例(0%、20%、40%)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孕穗期穗位叶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值),改善玉米产量构成,提高玉米产量。与无机肥处理(NPK)比较,有机肥替代0%和20%化肥处理(OF100、OF80),在玉米生育后期可提高玉米干物质累积量,通过提高玉米千粒重,改善玉米产量构成,显著提高玉米产量。OF100、OF80处理玉米产量分别为644.8kg/667m2和628.1kg/667m2,比空白处理(CK)增产61.1%、56.9%,比NPK处理增产12.6%、9.7%。结论:从玉米产量、施肥成本及农业环境保护角度综合考虑,皖北夏玉米种植以化肥有机替代20%(OF80),即每667m2基肥施用有机肥100kg,无机复混肥40kg,追肥尿素6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凤糯2146产量与密度、基肥(三元复合肥)、追肥(尿素)三项栽培措施的关系, 建立了产量与三项栽培措施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综合寻优,提出了凤糯2146获得鲜重1164 kg /667m2以上的栽培措施决策方案为:密度4300~4500株/667m2,基肥50~53kg /667m2,追肥51.2~54.3kg /667m2.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商品有机肥与NPK化肥平衡配合施用在莴苣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作者于2004年根据莴苣作物需肥规律、当地莴苣的产量水平与菜农的施肥习惯,进行了汇仁高效有机肥和NPK化肥的平衡配套施肥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汇仁高效有机肥的施用,可在减少化学氮肥一半用量情况下,莴苣产量增加1.4%~10.8%;莴苣茎部的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纯收入增加6.34%~10.18%。并且推荐在莴苣作物上,以667m2基施150kg汇仁高效有机肥,配施纯氮13.7kg、五氧化二磷4.5kg、氧化钾13.5kg的化学肥料,纯收益最高;施用肥料的N、P2O5、K2O比例以1∶0.51∶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不施肥夏大豆产量170kg/667m2左右的生产条件下,夏大豆施用惠满丰有机复混肥20-60kg/667m2,增产大豆45-7-102.3kg,平均77.5kg,其增产幅度为27.0%-60.4%,平均45.8%;在等养分量情况下,惠满丰有机复混肥较化肥增产17.9%;惠满丰有机复混肥的适宜用量为40kg/667m2.惠满丰有机复混肥对夏大豆的增产原因主要有:促进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改善结实性状,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夏播糯玉米凤糯476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基肥、追肥水平对夏播玉米品种凤糯476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追肥,最小是基肥.这三个因子中,仅有密度和基肥的交互作用显著,为正交互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就是三个因子的最高值,即以4800株/667m2的密度,基肥和追肥的配施量为48.5kg/667m2,获得的模拟产量为1296.34kg/667m2.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黄淮海平原典型的小麦玉米两熟农作制为案例,进行了水氮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麦玉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2水比灌1水,产量增加幅度是2.60%~14.45%,浇水3次的麦玉产量与灌水2次的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因此,以小麦灌2水处理最好;在同一水处理上,麦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22.5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施氮水平增加到30.kg/667m2时,有所下降.因此,以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与麦玉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以小麦灌2水,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时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好,此时对小麦而言可节水50m3/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及最佳种植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兰察布地区4个主栽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红百日品种具有较好的肉质根性状和较高的产量及较好的适口性,可以作为目前该地区较为理想的首选品种,有推广价值;种植密度对胡萝卜产量、肉质根性状影响很大,综合评判,胡萝卜适宜种植密度约为保苗3万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氮肥用量对生菜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菜产量 (Y ,Kg)与氮肥用量 (X ,Kg)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 ,相关方程为Y =1916 .311+ 72 .489X - 2 .46 7X2 (r =0 .96 8) ;理论上氮肥用量为 14.76Kg(纯N)时 ,生菜可获得最高产量 2 45 4.1Kg ,在此试验基础上 ,提出了生菜配方专用肥方案 ,其N P2 O5 K2 O含量为 2 9 4 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皮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因素肥料效应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皮棉产量1 431.51-1 444.82 kg/hm2的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27.92-255.37 kg/hm2,P2O5 161.97-168.94 kg/hm2,K2O327.25-354.04 kg/hm2.并对两因素互作效应及单因素效应进行了剖析.同时,对模型中有关专业技术统计参数的求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葱高产栽培氮磷钾优化配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河西走廊川水区大葱高产栽培氮磷钾优化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大葱产量与氮磷钾配施的关系遵从试验建立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的变化规律。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高产优化组合是:纯N187.5~252.0kg/hm~2,P_2O_5 112.5~144.0kg/hm~2,K_2O 262.5~357.0kg/hm~2,N、P、K三项比为1:0.6:1.4,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辉县市玉米“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玉米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分别建立以玉米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NP、NK、PK、N、P、K 3类7种肥力效应模型,求出每种肥效模型的高产最优施肥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种施肥模型提供的施肥量及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决选出辉县市玉米生产的推荐施肥量为:施纯N 252.54 kg/hm2、P2O5 184.25 kg/hm2、K2O 150.63 kg/hm2,产量期望10 437.64 kg/hm2,产投比6.32.  相似文献   

16.
襄阳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试验,确定了襄阳区水稻主推品种华两优1206,在有机质含量为2.11%,碱解氮为79.97mg/kg,有效磷为13.34mg/kg,速效钾为74.20mg/kg,pH为7.1的淹育型水稻土田块上种植,氮、磷、钾肥的施肥量分别为N13.3kg/666.7m2、P2O5 4.0kg/666.7m2,K205.9kg/666.7m2时,水稻可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450.9kg/666.7m2,445.6kg/666.7m2、443.9kg/666.7m2;氮、磷、钾肥的施肥量分别为N9.6kg/666.7m2,P2052.7kg/666.7m2、K204.1kg/666.7m2时,水稻可获得经济最佳产量,分别为446.7kg/666.7m2.443.7kg/666.7m2,441.6kg/666.7m2。  相似文献   

17.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次适宜种植区的砂土地上栽培强筋小麦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采用常规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品质测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砂粒含量632 g/kg、粉砂粒含量293 g/kg、黏粒含量75 g/kg的豫东平原砂土地上种植强筋小麦,在施氮(N)总量均为300 kg/hm2的试验条件下,采取“底追均衡供应”(底、追肥量各占50%)、“追肥两次分配”(拔节期追施30%、孕穗期追施20%),即“532”施肥模式,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因素更为协调,可作为豫东砂土区现行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种植强筋小麦实现高产优质目标,氮肥合理分配和运筹的主要技术措施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