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数量短语做定语时的情况,发现有些数量短语做定语时可以带“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名词向量词的漂移不彻底造成的,而另一种是由于强调作用或语义的整体性造成的。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两种情况,认为它们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即前一种是为了“从无到有”确定认知域,而后一种是为了排除默认值,确立一个大的认知域。  相似文献   

2.
"一脚深,一脚浅"类并列短语,其实是"一量形1,一量形2"格式中,量词是动量词和时量词的情况.这类短语可以做状语、谓语、定语等句法成分,短语的内部成分及成分之间,有着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表现.  相似文献   

3.
论汉语中的"SL+A"和"A+SL"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同时进入"SL+A(表度量衡的数量短语+形容词)"和"A+SL(形容词+表度量衡的数量短语)"结构的形容词有"重、高、长、宽、深、厚、粗"7个."SL+A"结构在句中作定语、谓语、补语、宾语、主语;"A+SL"结构在句中作定语、谓语、主语.两种结构可以相互转换,但"SL+A"比"A+SL"的使用更加灵活、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V (了) 他 数量短语"这一结构格式内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不同主要是由"V"的性质以及数量短语的特点引起的.本文试用"V"的价以及结构中"他"的实指和虚指来对这一结构做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数量名短语"一个人"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短语,具有表实量和表虚量两种用法。由于其意义不同,但具有同一面孔,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造成误解。本文探讨了"一个人"形成多义的原因,并列举了"一个人"的具体语义及其在语音层面的多义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定语为立足点,在书面语范围内,用静态分析和同步性动态分析的方法,分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种情况,初步揭示了名词性短语作定语时,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隐现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with短语用得很广。它的两种常见形式:with 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及“with 复合结构”在句中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须后置(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作状语时,修饰动词,表示伴随、原因、让步、条件、时间、方式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考察了近代汉语中"在于"句的情况,本文认为"在于"在近代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介词;另一种是动词.在句中出现时,由于所表达的语义不同,放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当"在于"用为介词时,等同于介词"在".  相似文献   

9.
在"数量短语+竟+动"句式中,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完成了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未完成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在"数量短语+竟+形"句式中,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肯定正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否定正方向形容词或肯定负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实际语料,对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时的语义指向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1)当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时,其语义指向有七种类型。(2)造成的语义指向歧义有显性指向歧义和隐性指向歧义两种。前者可以采用确定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对象的方法来分化,后者可以采用变换法或添加数量定语法来分化。  相似文献   

11.
"等明天"和"赶明儿"是汉语中两个表达将来时间的短语,二者可以指示相同的时间.本文根据Clark的时间认知模式,在对"等明天"和"赶明儿"进行认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等明天"属于"时间移动"的认知模式,"赶明儿"属于"自我移动"的认知模式.这两种认知模式是理解"等明天"和"赶明儿"关于时间意义表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汉英语言中"酸"味觉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表明:汉英语言在"酸"味觉隐喻化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思维层面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酸"的投射范围主要包括五大经验域:听觉/视觉域,情感/心智域,生活/时间域,性格/方式域,性质域;汉英"酸"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绝大部分相同,但其隐喻意义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分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和过去分词短语)和从句都能作定语,它们的位置是在被它们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后面.在许多情况下,作定语的分词短语与定语从句能相互转换,但有的时候这两种结构却不能相互转换.本文就分词短语与定语从句的转换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汉语学界,对于"V 得 时量短语"格式几乎未有专门的讨论, 通常只是将它作为"V 得 数量短语"的一个部分,而"V 得 数量短语"格式又仅仅作为"V 得 O"的一个表现形式被提及,同样不被重视.我们依据<敦煌变文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前五十卷等相关语料,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唐宋时期的"V 得 数量短语"与"V 得 时量短语"的用例、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同时探讨"V 得 时量短语" 、与"V (了) 时量短语 了"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way的用法     
1.way之后的定语(1)way之后可以用动词不定式或介词短语of doing sth作定语,二者可以换用,意为"做某事的方法"。例如:  相似文献   

16.
复杂定语由一个短语或几个定语递加构成,可分为短语定语和递加定语两类。(一)短语定语短语定语由一个短语充当,结构虽较复杂,但只有一个整体意思,它与一个词充当的定语一样,只能算单层定语。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及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包括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形容词短语和主谓短语、数量短语等都可作短语定语。如:  相似文献   

17.
旁指代词与数量定语共现时的有序性较为复杂,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旁指代词与确定量的数量定语共现时的有序性。二是旁指代词与不确定量的数量定语共现时的有序性。由此,总结出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规律,并尝试着从认知的角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所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用作助词时, "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词类,它们的分立,对更好地理顺助词与语气词的关系和解决虚词的下位分类问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的字短语实质上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的中心词语隐去后形成的短语.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的中心词的省略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的字短语的形成特征,就是词语后面附着一个"的"字,没有这个"的"字,就不成其为"的字短语".当的字短语的形式可以分析为"(NP VP) 的"或"NP (VP 的)"时,应取后者.的字短语有前附的字短语(省略定语)和后附的字短语(省略中心语)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苦心"在现代汉语中的两个词性都是由战国时期出现的特殊述宾短语"苦心"演变而来。"苦心"的名词用法在东汉时期已出现,但到明朝时期才词汇化为名词。作为副词的"苦心"于唐朝开始词汇化进程,到北宋由述宾短语词汇化为副词。在词汇化过程中,使用频率、句法位置、语义融合、认知组块机制和认知转喻机制是"苦心"词汇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