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楠 《传媒》2014,(16)
正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纪以来的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格局,以此来探讨海外华文传媒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与功能角色定位。 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移民的数量持续攀升,据2008年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的调研结果,欧洲的华人华侨总人数已超过250万人,近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187年历史,它伴随着各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它所面向的读者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及华人。从这种意义上讲,欧洲华文报刊史就是欧洲华人的移民史、发展史。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侨界,舆论引导,桥梁沟通,促进联谊,增添知识,文化传承等。据1992年的权威统计,在中国驻欧洲各国使馆内注册的华文报刊近30份,如法国的《欧洲时报》、《欧洲日报》、《法华报》,德国的《欧华侨报》,《德国侨报》、《华人通讯》、《华商通讯》,意大利的《同乡报》、《华侨通讯》、《侨报》,西班牙的《新华报》、罗马尼亚的《欧洲华报》、《欧华晨报》、《旅罗华人》、奥地利的《欧华侨报》、俄罗斯的《中国报》等。 旅欧华侨华人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是华人媒体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新发现的欧洲第一份华文报刊《飞龙报篇》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第一份华文报刊,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都认为是1895年在德国勃力门(今译不来梅)出版的《日国》,[1]后发现在前一年已有一份华文报刊在欧洲问世,即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刊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2]但是,笔者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发现:一份名曰《飞龙报篇》的华文报纸早在1866年就已出现在伦敦并行销中国、朝鲜和日本等东亚地区。这一新发现,不仅推翻了现今的错误说法,更重要的是将欧洲第一份华文报刊问世的年代提前了近三十春秋。  相似文献   

4.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5.
李岚 《历史档案》2006,(1):92-98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放,历时77年零26天,出版25600(25599)期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本华文报刊考察──改革开放后在日中国人发行的报纸段跃中前言1994年11月18日,日本新闻史上第一次“在日外国人生活信息报刊总编辑研讨会”在东京召开。研讨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由中国语报纸《留学生新闻》总编辑赵海成先生担任,会上,《留学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呢?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3月版)...  相似文献   

9.
欧洲华文报刊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又将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是值得很好研讨的。一海外华文报刊作为维系华侨华人的信息和感情纽带,其生存发展有赖于华侨华人社会的生存发展,既受制于所在国的影响,又同母亲国命运与共,息息相关。伴随着中国与欧洲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欧洲地区华文报刊研究黄煜引言欧洲地区华文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长期以来甚少开展,可以说付诸阙如。即使在寥寥无几的书刊资料中提及的一些欧洲华文报刊,亦有不少事实差错。①欧洲地区华文媒体的重镇是在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呢?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3月  相似文献   

12.
1898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赴日本留学,到1904年前后,留日学生已有3000人之多,1906年更增至10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见解的知识阶层,“他们比任何人都热心地追求那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斗争的理想”。他们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创办的华文报刊,就充满了这种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这种华文报刊累计达六七十种,这使得日本成为当时革命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本文拟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的历史与作用作一概述。一1.同盟会成立前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由留日学生创办…  相似文献   

13.
最早出版的华文报刊新加坡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报刊,是从广州迁去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册12页,书写体刻版,连史纸印刷。内容多为宗教、政治、科学、商业、杂记等。出版至1837年停刊。1881年,侨生薛有礼创办了《叻报》(lat Pan),这是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报刊资源的开发,谈谈图书馆报刊工作的改革。一、报刊的产生与发展报刊在文献领域中出现较晚,至今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雏形——《邸报》产生于我国汉代,最初是在宫廷里流传。十六世纪欧洲才出现威尼斯的手抄新闻综合报道。世界最早的期刊是1665年法国创办的《学者杂志》和英国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伦敦公报》。第一份中文期刊创办于1815年,是由两名英国传教士和一名中国人主办的,名称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戊戌变法时期学会蜂起,才产生国人自办的期刊。报刊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自  相似文献   

15.
辜璟 《新闻三昧》2005,(5):19-21
近代报刊源于西方,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胫到了19世纪初,报刊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当西方传教士来到古老的中国传教布道时,也带来了反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器具——近代报刊,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如,第一份中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蜜蜂华报》等。  相似文献   

16.
马芝 《军事记者》2002,(8):61-63
王韬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名报人。1874年,他游历西方后,在香港创办和主编的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新闻言论而首开我国人论政的先河,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声名远扬的报刊政论家。然而,由于《循环日报》的散失,数十年来出版的新闻史学论在介绍和评说王韬的报刊新闻言论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版文摘类报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具有较大影响,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间。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文摘报已成为我国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报刊史上,最早问世的文摘报刊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刊的《集成报》。它“甄录群报”,所搞的报刊主要有《时务报》、《万国公报》、《博闻报》、《新闻报》、《官书局报》、《汉报》、《中西报》等,还摘译了外文报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19.
△最初在我国国内出版的近代报刊是一八三三年在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我国最早的铅印杂志是一八四三年在上海出版的《六合丛谈》(月刊)。△我国最早的日报是一八七二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这是我国近代报刊史上历史最长,影响较广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放眼世界,凡是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办有华文报刊。这些报刊,尤其是其中进步的华文报刊,虽然经历曲折、坎坷,但在传播中华文化、鼓吹爱国爱乡情思、维护华人权益、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与当地人民友谊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日益富强,呈现出非常光明的前景。 两次高潮 近100多年来,世界华文报刊由无到有,发展迅速,作用明显,成效喜人。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创刊的《金山新闻》周刊,是华侨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中文期刊。1874年7月15日在旧金山创办的引日金山中国新闻》,则是华侨在海外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自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