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鲍德里亚认为,生产性社会和消费社会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消费社会的消费意识形态只是消费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消费社会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在后现代拟像世界,由于符号与真实脱离关系,消费意识形态已不复存在。但是,如同将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置换成符号而继续沿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析一样,对后现代的分析,鲍德里亚不过是又将符号置换成了拟像,其前后的认知模式和分析策略是一脉相承的。鲍德里亚在宣布意识形态消失的同时又走进了意识形态的牢笼。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德里亚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消费领域发生了本质变化:由充满创造性的经济活动领域转变为政治控制领域,这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化.消费意识形态通过符号消费渗透进人的无意识中,为资本主义的合法性辩护.因此,人们很难察觉到消费的意识形态功能.只有揭示出消费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为解决消费时代人的异化问题找到正确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由生产主导型社会转化为消费主导型社会,消费也从满足生存需要的“使用价值消费”转向满足社会定位需要的“符号价值消费”.在他看来,这一转化的内在逻辑体现在符号政治经济学之中.他力图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去超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社会批判理论语境之中寻求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突破点,并以此来建构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社会学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是一脉相承的.鲍德里亚认为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商品,在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动机方面都已经符号化了.文化符号化的实质是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意义与符号之间产生了无法逾越的跨距,在大众传媒的强大推动下,文化的意义被消解.人们的文化消费只是符号消费.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是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样态的基本判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在生产流通领域广泛应用,平台消费成为主导型消费样态。从符号消费到平台消费两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深层资本逻辑的继续和剥削样态新近演化的结果,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隐线,即加速逻辑。增殖而且是加速增殖是资本的“唯一生活本能”,刺激消费而且是加速刺激消费是资本增殖的内在需要。对社会消费样态的不同理论判断影响着对资本主义超越路径的探索。象征交换是鲍德里亚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路径设计,而平台则成为当代左翼加速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基本技术“超信”,主张在当代资本主义技术速度的基础上再加速,以冲破资本主义外壳抵达后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6.
对鲍德里亚的早期文本《物体系》的理解需要从对象、意指和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从对象维度看,《物体系》从功能之物、非功能之物和意识形态之物三个层面展开对“物”的分析和批判。从意指维度看,“物”的批判的深刻意指是历史与文化批判,最终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的反思、批判与拯救,其中心是意识形态批判。从方法论维度看,鲍德里亚通过将精神分析方法和符号学方法移用为《物体系》的意象分析方法和文本架构方法来完成其思想铺展。对象、意指和方法的三重透视是理解鲍德里亚此后其他重要文本的总钥匙,其后来的文本只是将批判对象由“物”的批判逐渐拓展为对生产、消费和符号的批判,从而构筑起宏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体系。与《物体系》相似的批判意指和批判方法始终贯穿于鲍德里亚的其他代表性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是“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由此建构的是一个符号编码控制的虚拟世界,现代社会正面临着社会生态平衡丧失和人类精神异化的危机。因此,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布尔迪厄、鲍德里亚三位西方学者都批判、揭示了“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思考“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三人分别提供了商品化、话语符号权力、消费社会的符码化特征这三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切入角度。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审视与诊断,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因而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追求。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带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开启了研究消费社会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思想都需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定位其理论坐标系,而鲍德里亚的思想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鲍德里亚用《生产之镜》来解读意识形态的编码和形塑,始于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通过打破作为其核心的“生产”之镜,才能看到镜像中的假象和拟真;而人类理性之绳束缚了概念帝国主义,使人们迷思于掩藏在作为概念和符号面具之下的意识形态的掌控中。然而,鲍德里亚的解构方法只能带来凌乱和碎片,尽管其思想具有深刻性,却最终走向了内爆式的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11.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消费取代生产的逻辑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心,人们消费的对象,在形式上是物,而本质上则是物所代表的意义,消费的真相不在于享受物,而是要实现生产、建构和控制的功能。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研究日常生活的消费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与本质,论证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维护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与谬论作斗争,对社会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早期鲍德里亚那里,符号构成了他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逻辑,这体现在他的《生产之镜》中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存在的两方面严重误读:一是认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并没有达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效果,相反是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二是认为只有以符号作为批判的基础才能达到批判的效果。但他的符号批判理论正由于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误读而与资本主义达成了共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5.
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路径的解析凸显了消费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的符号化控制了物的消费、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领域。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挑战着思想家们的智慧,时代呼唤着新型消费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鲍德里亚先是开创了符号-物社会批判理论,揭开了商品作为消费对象物的鲜为人知的特异性能,即现代社会消费物作为符号而为人的社会表意性存在。尔后,由符号-物社会批判转向拟真类象社会的批判探析,其新的理论创见在于以后现代的话语方式描述总括了西方高科技境遇中人们社会生活内容与方式日趋拟真模塑化、超真实效应、价值碎片化而不断拆解及无限重组的情势,并相应提出追随、助长客体致极的宿命策略,含蓄地预示了西方后现代这种超极限的增殖发展可能将导致高科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终结和某种新东西的出现。显然,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反讽式形上之思仍内含着狡黠的批判精神,而这是不容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鲍德里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代中国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历史上种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伊格尔顿提出了意识形态有认识论与存在论两种形式,并认为意识形态的实质是其承担的阶级职能.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生产的六个范畴,这些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他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缺位的前提下建构的所谓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难以完成其提出的解放功能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由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后现代社会,即转向了一个由符码、影像、信息等所主宰与操控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贪婪地吞噬着商品符号,因此人的主体性地位与价值被消解,符号成为了统治时代的工具,于是鲍德里亚认为的符号消费时代到来了。因此,从解读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开始,认识后现代消费主义,对于帮助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消费理念、构建当代和谐消费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