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的美学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新闻怎样才能使观众赏心阅目?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价值的时候,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 电视新闻是客观现实美的直接反映 美学是研究客观现实的美,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电视新闻是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种事实是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如果说:美是生活,那么,电视新闻正是要努力反映这种生活,表现这种生活的美,激励人们把现实的和未来的生活创造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正>电视新闻画面与美学的关系,是许多电视媒体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电视新闻画面如何运用美学?研究电视新闻画面美学会不会影响真实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既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美,电视新闻画面就应该包含着审美意义。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电视新闻画面同样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再现生活中的事实。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特征?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也就是说,美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美学家们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美称为——社会美。  相似文献   

4.
关于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升华。它是审美主体以现实美为依据,以审美理想为指导,以美的规律为准绳而创造出来美。毛泽东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最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由此可见,艺术美才是美的最高形态,历来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5.
王丽 《新闻世界》2013,(7):27-28
【摘要】电视新闻能真实快捷、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它的美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规律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用自己的“新闻眼”去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本文从内容美、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美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美,把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画面充分展示出来,给观众以更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证明,美学和播音学不仅可以互相渗透,还可以指导播音实践和对播音作品的有效欣赏。因此,有意识地探索与研究播音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美学的审美对象,有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所创作的艺术品三种,由此产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审美形态,它们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崇高美是审美形态的内涵之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审美形态中的崇高美的认识步步深入,使之越来越接近生活实际,崇高美的社会意义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崇高美引人播音实践,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播音是对新闻和艺术…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电视新闻更令观众赏心悦目?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一、电视新闻是客观现实美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8.
张竞 《新闻前哨》2001,(3):12-13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它还具有审美价值。因为:1、“美是生活”,电视新闻是对社会生活的及时、客观、真实的生动反映,也是对生活中美的反映,如:植物的静美、动物的健美、风景的绮丽、云霞的变幻。海洋的波涛,正义与祟高、爱情与友谊等等,即使反映的是悲剧,是丑的方面,也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东西而服务的;2、电视新闻具有的美学价值,重视了受众的审美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能充分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使电视新闻更有吸引力,凝聚力;3、一条电视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不仅能完成传递信息的功能,还能发挥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9.
美,具有活性——有机鲜活性或动态生发性。电视现场短新闻正是如此——那极活跃的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贴得很近而渗透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它作为客观现实美的真实反映应具备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必须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现场镜头既要有现场性,又要有新闻性,现场应是“有新闻”的现场,新闻应以现场为依托。 这里所说的“现场”是指作者必须置身于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目击者、见证人或  相似文献   

10.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  相似文献   

11.
车尔尼雷夫斯基说:“美是生活。”我们的新闻,从总体上看,和它所描绘、记录的生活一样壮丽、广阔,充满着美丽的激情,杰出的人物,动人的场景,难忘的事件和永不停息的进步与变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事业中看到了、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的美、刻骨铭心的美,看到了我们自己创造美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说,新闻美应该成为新闻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成为迎接新世纪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2.
美学的研究包括了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同一切美的事物一样,理论广播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指导其实践的。确定美的主题,选择美的材料,编写美的文字,传送美的声音。理论广播以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视新闻存在不存在美学? 美学,顾名思议是研究美的本质和揭示美的规律的科学。美学与新闻似乎是“不搭界”的,但是,电视新闻摄影摄象及蒙太奇组接与艺术“搭界”,那么电视新闻究竟存在不存在美学?有的人认为,电视新闻不是艺术片,不存在美学。而又有一些人片面地强调电视新闻的美,给它加上“及时美”,“接近美”、“重要美”等等名称,不伦不类。研究电视新闻存在不存在美学,先得考  相似文献   

14.
论丑闻     
“丑”,作为“美”的对立而存在。而且,永远。新闻既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既然是社会现实的评论,丑闻,当然就应该是它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刘健 《新闻知识》2005,(11):77-79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主体、客体以及之间的多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了美,同时也产生了审美意识,人们早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的规律用于实践。新闻传播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普遍的社会行为。由于新闻传播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6.
朋友:我们上次讨论新闻美的特征,是就新闻审美的一般标准而言。生活中美的事物及其对象丰富多彩,特点各异,它们在新闻中也就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和特性。总的来说,新闻美在受众心理上是一种美感,但由于新闻美的形态不同,所唤起受众美感情绪反应也不尽相同,这是新闻审美的客观事实。这里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借鉴中西方美学传统的概念,我们不妨也将新闻美的形态主要划分为几种。崇高。崇高它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令人产生一种激昂慷慨的喜悦”。古今往来,崇高的现象总是深受社会的褒扬与尊崇。新闻紧伴着时代步伐,只要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社会实践中崇高的事物,自身必然也显现出崇高这种审美形态,唤起受众敬佩、钦仰、崇尚的美感。比如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为新华社写的诸多消息,忠实描绘  相似文献   

17.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景物的美。自然美有两类,一类是纯自然状态;另一类是经过加工改造、凝聚着人类的劳动创造。自然美有各种光泽:灿烂绚丽、明灭迷蒙;有各种音响:;有各种形状:;有各种变化:四时代;有各种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自然美也是新闻美的构成内容之一,在许多新闻报如同我们生活中离不开自然美一样。倘若新闻报道无视自然美,那么新闻给人提供的现实图景是有缺陷的、不完整有些新闻的发生就与自然变迁紧密相联,如道,自然美往往成为重要内容,是这些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新闻甚至整个事实都是由自然…  相似文献   

18.
美的客观性、社会性,是美的重要特征。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劳动活动、斗争生活、社会生活及人类创造的产品之中。广播电视节目所反映的现实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是说这种现实美是广播电视传播者通过办节目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因此,我们要坚持美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美是第一性的,各类节目反映的现实美是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一、广播电视反映的社会美  相似文献   

19.
美,具有活性——有机鲜活性或动态生发性。 电视现场短新闻正是如此——那极活跃的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贴得很近而渗透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它作为客观现实美的真实反映应具备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必须是融为一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的,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倡导采编、拍摄现场短新闻是一场返璞归真的新闻实践。现场短新闻的哲学基础是:新闻的本源论——新闻来源于现场;新闻的主体论——现场是“舞台”,人是现场新闻的“主角”;新闻实践论——到现场去观察、体验、捕捉。在现场,用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情景、声响和具体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证实性,使电视新闻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现场美,从而把受众“带”进现场。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确保真实性、新闻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追求视听效果,提高审美价值,才能扩大电视现场短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的审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新闻作品是按美的规律感人心,施教化,致实用,有益于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新闻写作当然也必然遵循美的规律,从审美意识到审美创造,从新闻的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整个新闻活动都联系、贯穿着一系列复杂的审美活动。因而,十分有必要研究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美学范畴。 一、新闻的真实美 (一)内容的真实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美是新闻的力量和价值所在。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美,才会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