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汉比喻习语中的喻体给人以生动的联想,其丰富的联想效果赋予了习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等特点,同时也是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文章分析了英汉比喻习语的喻体和联想效果的对应关系:喻体和联想效果对等;喻体和联想效果的不对等,如喻体不同,联想效果相同或相似,或喻体相同,联想效果不同;英汉文化空缺导致的喻体和联想效果对应空缺。通过对比再现了习语喻体和联想意义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正确把握习语喻体的联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动物习语鲜明地反映出了英美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化、文学艺术等几个文化侧面。英语中动物习语翻译包括英汉文化中联想和引申意义不对等的英语动物习语、联想和引申意义相同的英语动物习语以及英文化中联想和引申意义在汉文化中空缺的英语动物习语等。  相似文献   

3.
<正>一、动物习语与文化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其中很多习语都与动物相关,有些表达特别准确、生动、幽默,展现了西方的璀璨文明,使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的文化对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相同的动物可能承担相同或不同的文化意义,而不同的动物可能传递相似甚至相同的意义。通过学习和研究英语和汉语习语中动物形象的联想意义及习语的来源将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些习语,恰当的运用和掌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动物习语。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这类动物习语有其显著特征。英汉动物习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比较:(1)比喻物体相同,比喻意义也相同;(2)比喻物体相同,而比喻意义不同:(3)比喻物体不同,而比喻意义相同。习语承载着一个国家丰富的文化信息。收集和研究它们将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形成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蔬果类词汇及习语。人们对这些词及习语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其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而更多地挖掘其丰富而且更为深刻的文化联想含义。本文将以英汉蔬果类词汇中的文化联想意义做简单的例举、比较和分析,并从其单词、习语、谚语等入手,对它们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比较,并探讨外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习语,作为一种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点,正因如此,汉英习语翻译中便存在语义的不对应性,本文试图阐述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地理、历史、文化、宗教、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同一植物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具有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的植物词的喻义就产生相互空缺,部分对应或相互对立的关系,这影响了人们对于不同语言中含有植物词的习语的理解。对比英汉习语中植物词的喻义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中的植物词时,可采用直译法,“替换”翻译法,意译法等,并注意理解习语中植物的表层意思以及其深层含义。只有有效地传递习语的文化信息,译文才能不失原有韵味,又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8.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形成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分析了汉英习语互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翻译错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滕建姣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1):97-98,100
习语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经长期使用而洗炼出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英汉习语中含有大量的“火”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其联想意义存在相似或相异。这些相似或相异的联想意义折射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与中华民族在文化内涵上的相似之处与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习语,作为一种受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点,正因如此,汉英习语翻译中便存在语义的不对应性.本文试图阐述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