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静 《科教文汇》2009,(16):231-231,234
《所罗门之歌》通常认为是以黑人男性奶娃为主人公的作品,但彼拉特才是作品中真正意义的主角。她的自强不息,自信乐观。慷慨仁爱。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黑人文化的热爱给予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迫生存奋斗的黑人女性启示。她是莫里森眼中的完美女性。她是黑人女性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同通常包括了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还包括了自我认同与他人对自我的认可等。马克思女性主义研究者从不同的阶段定义了一个人的身份,后殖民理论运用了"种族"范畴来深入的了解种族间的文化压迫。本文就针对美国女性文学作品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剑梅 《百科知识》2013,(11):39-41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的百余个县市的部分山区,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随着时代发展,畲、汉两族互动日益增多,畲族的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其较为古老的习俗与独特文化仍以某种方式保留下来,其中女性崇拜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畲族的女性崇拜体现在畲族女性社会地位较高而受人尊敬的历史遗俗和她们对女性始祖崇拜的思想观念上,而  相似文献   

4.
性别歧视是基于性别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通常意义上的性别歧视是指针对女性的歧视。这种文化反映在语言里,产生了大量了性别歧视语。很少有人从认知的角度来阐述和分析英语中性别歧视语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形成性别歧视语的认知根源。然而了解了性别歧视语的认知根源,才能真正做到在实际交流中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  相似文献   

5.
老舍的著作颇丰,他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家庭恶毒女性形象和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又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在老舍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和排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兰媛 《科教文汇》2009,(15):251-252
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谚语、俚语、行话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相似文献   

7.
朱玲  张玮 《未来与发展》2012,(12):70-73
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失业女性的基本情况,突破了以往对于失业女性再就业研究中只关注女性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和培训经历等显性因素的弊端,从影响失业女性再就业的就业心理因素、家庭因素、职业技能因素以及失业女性的社区就业、非正规就业方面入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女性再就业问题,并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8.
饶巾琦 《科教文汇》2009,(21):247-247
嫦娥的神话和《失乐园》中夏娃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叙述模式和文化视角。在文化身份归属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同的文化母题,表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本文从这两方面。强调在父权制社会主导下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苦苦挣扎,用“堕落”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女性人物的文学地位是通过她们犯错,即以男性的观点,犯下原罪来得到彰显的。女性的“叛逆”精神强烈要求打破传统文化强加于她们的种种精神桎梏,创造反传统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嫦娥的神话和《失乐园》中夏娃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叙述模式和文化视角。在文化身份归属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同的文化母题,表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本文从这两方面,强调在父权制社会主导下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苦苦挣扎,用"堕落"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女性人物的文学地位是通过她们犯错,即以男性的观点,犯下原罪来得到彰显的。女性的"叛逆"精神强烈要求打破传统文化强加于她们的种种精神桎梏,创造反传统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时尚文化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它跟随时代的脉搏不断发展变化,是引领大众文化的风向标,也是社会的表征符号,展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中国现代时尚文化呈现出从社会较高阶层"向下"流动至相对较低社会阶层的景象,通常以广告的方式被演绎,强调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并与符号消费连成一气,同时它盛行于女性、富裕者和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青少年走在了现代时尚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6):11-12
正男人何时更慷慨?小伙在追求姑娘时会表现得很大方,有美女在场时男人通常会更慷慨,英国一项研究验证了这一现象。研究人员邀请65名男性和65名女性参与一个游戏,他们在游戏中会时常面临需要公益捐款的场景。结果显示,与只有男性在场时相比,男性在有漂亮女性在场时  相似文献   

12.
艾素芬 《科教文汇》2008,(33):233-233
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一直密切关注“耙耧山脉”那块贫瘠土地上的生灵。早年三个姑姑、大姐以及现在的妻子对他的人生及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优美而意蕴丰富的女性形象,描摹了一幅幅中国当代乡土女性生存的文化本相图。本文将择取其中的两个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文化学角度阐释阎连科对待女性的态度并分析他在女性身上寄予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3.
普正芳 《科教文汇》2010,(22):109-110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在这个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里,性别歧视问题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及诸多不平等的现象俯拾即是。本文就从词的构成、词的顺序、语义等几方面对英汉语言中女性的歧视加以列举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慎做抽脂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女性更是如此。人们通常会用“苗条”来评价一个女性的身材好。久而久之,在大家的审美标准中便有了“以瘦为美”的观念。于是众多的“瘦身运动”、“瘦身器械”、“瘦身食品”、“瘦身药物”应运而生。时下,又有一种耗时短、见效快的瘦身技术正在风靡世界,它就是“抽脂手术”,接受该项手术者呈年年倍增之势。  相似文献   

15.
史伟 《科教文汇》2008,(3):149-150
本文试图从“五四”时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从女性文学爱情书写的具体文本中分析其写作主题及其书写模式,以期对“五四”女性文学中爱情书写的特征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琳 《科教文汇》2009,(23):246-246,276
《苔丝》是英国伟大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百年来关于苔丝悲剧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悲剧,更是一个男权文化中性别歧视的问题,对男性和女性给予了双重评判标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权利与尊严被践踏,最终致使她们不能够自我认同,屈服于男权统治,这才是苔丝及众多女性悲剧的真正原因。女性必须正视自我并克服自身的缺陷,勇敢地从男性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自100年前展开智力测验以来,女性的测试结果通常都低于男性5分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5日报道,到底是男性较为聪明、还是女性更胜一筹?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备受瞩目。世界著名的智商测验专家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智商的测试分数高于男性,这是100年来女性首次拔得头筹。自百年前展开智力测验以来,女性的测试结果通常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日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她经济"时代悄然来临。试图从女性经济的角度探讨为什么要加强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以及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精确定位市场,进行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9.
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男性人口/女性人口)乘100,国际惯例的出生性别比通常在105左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将造成适龄婚育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降低出生人口素质,增加社会保障、养老负担,破坏家庭、社会稳定,不利于巩固低生育水平。因此,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文化》2011,(2):15-15
人们通常认为,女性在怀孕和生产期间会变笨,但科学家用实验否定了这个观点,他们发现生育期女性大脑的中枢神经的灰质会增长。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研究表明,新妈妈们为了适应与新生儿相处,产生了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伴随这个过程她们的大脑会胀大,最喜欢谈论宝宝的妈妈其大脑内的关键部位增长得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