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网络大潮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应积极应对。通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建立专门网络,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工作;重点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队伍;探索高校德育工作在理念、内容、方法上的新途径等方式,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在对新媒体概念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冲击:新媒体拉大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新媒体占据学生信息获取主要平台;新媒体中缺失监管的互动易误导学生;新媒体削弱高校官方媒体对学生的吸引。针对冲击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德育队伍;利用校园网促德育工作占领各网络主要入口;开通常见新媒体应用,丰富德育工作开展手段;打造年轻化互动性强的高校网站。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网络环境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冲击,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即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丰富校园网络内容、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岳加军 《教师》2014,(15):12-12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高中德育面临着多元化思想的冲击,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中德育教师应保持对学生德育的敏感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也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为了抓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把关:坚守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对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内容和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扩展网络教学领域,建设网上阵地;培养诚信品质,倡导健康上网;建立现代化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坚持德育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完成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首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已明显影响到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只注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1.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认识,确立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首要地位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改变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贯彻落实国家的德育方针,使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整个社会。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性质和特点,必然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特别是高校的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它给德育工作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我们的对策做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已成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等观点出发,认为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及法制教育和德育工作社会化、现代化是网络时代下的中学德育工作的关键.本文详细论述当前网络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及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夏健君 《中国教师》2014,(16):81-82
<正>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国的小学德育工作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德育工作居于首要地位,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一系列冲击,因此,德育工作面临全新挑战。近年来,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习近平提出"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这为小学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新的师生伦理关系来改善德育实施效果,并在对高校师生关系伦理及其存在问题的解析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构建新师生伦理关系,并说明了新师生伦理关系对高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界下的德育新探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透视德育,是指整体地理解和把握德育,使人真正呈现在德育中,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界考量德育,需要从德育对象、人与社会以及道德的关系、德育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反思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国柱 《成才之路》2021,(13):30-31
文章简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构建中小学新型德育工作模式的策略。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五育”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注重把握学生个性特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调整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塑造良好师德形象。  相似文献   

14.
伦理作为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在调节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伦理价值的缺失,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应发扬伦理价值引导,明确"先师后友,亦师亦友"的平等师生关系,构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课堂学习观。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韦伟  江玲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33-35,19
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特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与互动是整合教育资源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家庭教育作为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切入点,从对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分析出发,提出了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家校互动的德育模式,并说明该模式在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方面的一些策略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们在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上存在种种误区,认为在二者关系上应主要把握四个方面:德育天然是素质教育,而且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素质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德育功能开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着无穷的潜力;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on teacher ethics and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has contributed to extensive and valuable knowledge, which has sometimes led to constructive syntheses of positions. Four research problems which have been elucidated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 and justic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ethics of virtue and the ethics of ru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what is mor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Furthermore, an invitation to renew the discussion and formul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search problems is made. Two issues are proposed. Firs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is it so difficult to be a morally good teacher and, second, teachers’ mor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tent taught.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分析与论证。从历史上看,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混沌统一到后来的相互分离而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来看,要克服现存的道德教育的弊端,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客观真实的生活世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来展开与运行。一方面,现实生活赋予了道德教育以生成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完整性等;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又引领现实生活,赋予现实生活以超越性和崇高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基本是在战后随着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而逐渐浮出水面的,并且随着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转变而呈现角度的位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迄今学术界关于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颇具启发意义、令人深思的观点,但有待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