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语感是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越过语感去培养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即语言能力的实现必定以语感能力为主要方式,因为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和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文味的缺失虽表现众多,但共同点是教学中缺失了语文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语感训练。研究表明.人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能力上,而语感能力又主要表现在语感品质上。因此,要使语文课弥漫语文味,须以语感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并把教学的重点指向于学生语感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并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工具.是学生交际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那么,语文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一本教科书了。而要将之融会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中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德育内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就是语文的素质素养.而语文理解、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又与语感能力紧密有关。语感能力强的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反应和处理十分敏捷,不仅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写起文章来也有章法可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当前“讲”“练”之风盛行的形势下,学生的说、写能力大大降低了.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诵读教学是一条十分重要也是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语言的根据地。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语感作为语言的灵魂,培养学生语感就是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达到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素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称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言构建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步骤,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言构建与运用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能够为学生进行灵活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促进学生进行长远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把学生语感的培养上升到一个高度,在教学中突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以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强化语言实践和加强写作锻炼这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途径,以最大限度彰显语文课堂魅力,让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于语言层面的品位、格局和发展的倾向。其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一个人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一个人语言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感的强弱。  相似文献   

12.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入,语文素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在其前言“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积累是语文学习之根本,只有固本培根,语文学习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诗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可能学好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丰富语言积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张泉 《广西教育》2007,(12B):23-23,29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一种带有深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对语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忽视了对语言材料地感受领悟,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运用唐诗宋词培养学生语感,通过静心聆听、深情吟诵、创新运用唐诗宋词,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初中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18.
王少雨 《新疆教育》2013,(15):269-269
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这种语言感受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就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兴 《阅读与鉴赏》2006,(12):26-2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言积累需要我们充分关注,并为广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一点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说来,语感是十分有用的!语感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