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4.
<正>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佳话。一、睡中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上讲,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总体设想和宏观把握,不仅包括作家、艺术家对作品的艺术构思,也包括他们的世界观、审美理想以及各自的创作个性。狭义的艺术构思指作家、艺术家从一定的创作意图出发,在孕育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具体内容因艺术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而角度的选择和对情节的安排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角度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两方面谈谈小说的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6.
对于"构思",权威的辞书《辞海》是这么解释的:"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在叙事性作品中还要考虑人物活动与事件进展的布局等。"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和文学性质的一种文体。说它是报告,指内容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材料,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形式而言,必须通过艺术构思和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人物与事件进展的谋篇布局和确定艺术表现形式等过程。作家李惠文说: “所谓艺术构思,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情节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灵感?历来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灵感,就是在文艺、科学活动中,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作家、艺术家、诗人对某种艺术构思长期琢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突然顿开茅塞而捕捉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是对作品的构思突然颖悟时所呈现的一种思维高度集中.情绪高度兴奋的心理状态。文学艺术家在灵感来临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想象出他平时所未曾以至无法想象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创造的总体设计,它凝集着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包蕴着作家特有的审美判断.把握一个作品的艺术构思,于作品赏析,犹如找到了解开这个艺术体的钥匙:于作品教学,便提挈了通贯全篇的纲.鲁迅小说《故乡》是一篇艺术上具有颇多特色的作品,但只要把握住了艺术构思,就能把欲讲析的诸方面串连起来,做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从渐近故乡的破败景象落笔:写到了故乡"我"的回忆;再写现实故乡的情景;以"我"离别故乡的情思收篇.这就是一般论者以"我"回故乡这条线索为依据,对作品所作出的结构剖析.其实,这仅是呈露在《故乡》外部的结构形态.若深入揣摩鲁迅的创作意图,仔细体察鲁迅由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不难发现,《故乡》实际是以"我"由故乡的变异引起的感情变动这一意念或情结为主线网络情节、配置人物的.这是作品的深层结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欧&#183;亨利一生共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其中很多作品是世人熟悉的佳作。 写于1903年的《命运之路》(Roads of Destiny)是欧&#183;亨利众多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篇。故事选用了其他作品没有的构思和布局,充分展示了作家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启示涤荡着读者对人生中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著名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常常对初学写作的人说:“想清楚然后写。”这里的“想清楚”就是指写作前的精心构思。这确实是写好文章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许多有名的作家在动笔之前都有一个构思的习惯。如我国古代的王勃每当动笔之前,常要蒙头大“睡”,脑子却在紧张地构思,待他把作品构思好了,才从床上一跃而起,提笔写来,顷刻完篇。又如作家刘绍棠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半天,然后再列一个提纲,最后才动笔写下来。由此看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发生学批评方法,就是分析研究作家从创作原型到作品的产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批评方法。它大概包括对作家创作过程中三个段落的分析、比较:(一)生活素材的来源。即作家据以写作的事件、人物原型、过去的生活积累等。(二)素材在作家头脑中构思情况,如动笔的契机,构思过程中所受影响的各种思想,设计的故事前后的变化情况等。(三)写成作品之后的修改情况,直到最后定稿为止。  相似文献   

13.
<正> 结构作为文学作品形式构思的基本内容,是测度艺术家叙事技巧、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尺。中外古今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作品的叙事结构,总是在结构的新巧多样上不懈追求,如同刘勰所说的”执术驭篇,似善奕之穷数”。由于老舍对历史和生活的熟悉,文化知识的渊博和文学造诣的精深,  相似文献   

14.
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抒情化倾向十分明显的短篇小说。作家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纯情诗化的语言在虚实之间自如旋转,营造唯美伤感凄凉的环境氛围,讲述一个凄美悲伤的爱的故事,读之令人嘘唏感叹。本文从文本的解读出发解析作品在尺幅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主题意蕴和独特唯美的艺术构思,以求思索人生的一些问题,更好地把握人生、创造人生。  相似文献   

15.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艺术传播与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细致制作,最终形成作品必然给接受者艺术享受、艺术感受。实现从艺术家和接受者这两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就必须依靠传播和接受。这种所谓传播与接受,是中学美育的重要活动。传播可以由艺术家来做,也可以由其他人来做。而接受者可以亲自…  相似文献   

16.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在文体上表现出新颖独特的风格。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名篇,这些作品除了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外,在艺术辩证法的运用上也堪称上乘,作家们运用辩证思维规律进行艺术构思,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丰富了文学作品艺术表现力,展示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生动多彩的艺术画面。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功能浅议杨芙蓉《大学语文》精选了历代名家名作,不仅知识面广,而且思想性极强,还非常有文采。一篇篇作品同时也包含或真或善或美的要素,提供作家思维的逻辑过程。它对于培养大学生深层次的文化修养、思辨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对其主要功能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作家陈启佑的一篇爱情小小说。主要记写“我”的即将结婚的情人樱子因代“我”寄信突遇车祸而身亡的故事。作品构思精巧,借助象征手法创造了意味隽永且极富浪漫色彩的空灵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我”失去情人后的深深痛伤、眷念之情。如何深入作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过程是通过一篇篇课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能力,启发学生对人生、世界进行思考,激起学生探求和创造欲望的过程。它以教材中一篇篇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鲜明个性风格的作品为主要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