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本山喜剧小品,在当今艺坛独树一帜,颇具吸引力。语言修辞艺术是赵氏小品的真正魅力所在,从语音修辞,语汇修辞,修辞格的运用三个层面探讨了赵氏小品的语言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2.
小品语言形象幽默谐趣是通过变异形成的。“赵氏小品”充分运用变异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递审美信息,使观众感受到喜剧小品的幽默之美。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分析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赵本山小品意味深长,家喻户晓,打造了一张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被誉为赵氏小品,幽默是赵氏小品的灵魂。赵氏小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对逻辑规律的进行违反的现象,使其语言获得了深沉的幽默,逻辑规律的违反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超越或背离,通过对逻辑规律的变异而又辩证的妙用,能产生幽默,既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这是赵本山喜剧小品幽默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孙莉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12-113
辞格是修辞策略当中的一个部分,亦是切实有效的修辞手段,辞格运用得熟练、巧妙,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风趣。增强作品的喜剧效果。辞格的有效运用在春晚小品王赵本山的小品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即从“赵氏小品”传统辞格的使用、修辞新格的使用及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品鉴。  相似文献   

5.
赵本山小品能在中国小品界独占鳌头,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并取得如此令人艳羡的成绩,其出众的语言特色功不可没。正因为其幽默风趣、诙谐智慧的语言,让赵氏小品熠熠生辉,更加为举国观众所认同、欢迎。关于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色,文章将从语音、语汇、语法及语用这四个方面入手,逐一探讨赵本山小品走向成功的语言根源。  相似文献   

6.
王亭 《语文知识》2006,(11):12-13
近年来,赵本山的小品在国内一路走红.愈演愈爆。这些小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心,打造了一张喜剧小品的“王牌”。纵观赵氏小品,押韵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它可以把零散的语句串联成一个整体.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收到了渲染气氛、强调主题的良好效果。下面我们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氏小品”多年来深受喜爱,形成了稳定的风格。文章概括出其语言具有“俗”和“活”的整体风格色彩,并结合作品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其风格的具体表现:淳朴生活化、俏皮直接化、机智诙谐化、俚俗趣味化和上口开放化、灵活新颖化、形象地城化、融境双关化。  相似文献   

8.
鲁静 《现代语文》2015,(2):83-85
喜剧小品以会话言语表演为主,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为切入点,引观众发笑。喜剧小品抓住"笑"的本质,巧用偏离,产生喜剧效果。本文尝试用修辞学中零度与偏离理论来探讨经典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9.
赵本山把中国的小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小品艺术中最突出就是他的语言修辞艺术。本文以赵氏小品为基础语料,利用实例,从巧用双关、善用仿词和故意曲解等三方面,分析了其小品中常见的修辞格及其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辽宁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和弟子以及毕福剑再次携手演绎的小品《就差钱》,其幽默性和娱乐性丝毫不亚于央视春晚的《捐助》。本文就是分析小品《就差钱》幽默语言中典型运用顿跌和语音飞白的表现手法,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品味赵氏小品的幽默。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小说之所以出现评价上的分歧,最重要的原因是赵的创作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其一是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其二是化立场和化人格的不相谐调,其三是审美趣味的自我束缚。  相似文献   

12.
喜剧小品能否达到高境界,幽默技巧是关键性条件,而构成幽默的主要元素是语言。对于考察当下小品中的语言幽默,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一直是一个绝妙的样本,赵本三的幽默小品也不例外。以赵本山的小品中的精彩对话为例,用隐喻观中原型范畴理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观和图式理论(SchemaTheory)分析其中的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语言系统范围内对修辞格和语言变异概念的界定,通过分析修辞格的变异过程,形成一个链式的、循环的模式图形,对修辞格和变异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区别修辞格和语言变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前,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造成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普遍不好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对传统教学法和“工具论”认识上的偏差,标准化考试的制约以及教学评估的误导。阅读教学应注意多读,多背,多思和多积累,才是抓住了“根本”,反璞归真,光大传统,应是语阅读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交流思想、协调行动,而语言则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又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因此,通过对女性语言特点的分析来揭示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鲍照诗风"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是以"颠覆阅读"方式引起世人注意的,但这样的诗风难以为继,其后继者亦不被世人所认可,只有沈约把鲍照的"俗"引向雅化,既多用民歌,又改"险急"为清新自然;既多写女性,又改"倾炫心魂"为文人趣味。沈约使鲍照所倡导的民歌与叙写女性文人化,于是成为南朝时诗歌发展的主流,这就是宫体诗。  相似文献   

17.
语言环境是语言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这里就导游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环境的概念,语境的类型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创设语言环境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是赵树理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基础上的自觉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一方面使赵树理解决了新文学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大众化问题,同时也造成了作家对自己所熟悉生活的过分依赖,理性思考的缺席,也影响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得天独厚,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和物的作用,就能促进学生的外语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发挥训言实验室的多功能作用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利用音像教材的直观性两个方面,就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外语记忆,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