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成功,使赵树理成为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大众艺术家,也是真正解决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赵树理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作家。从民间文艺中寻找艺术的支撑点,以通俗化、大众化去再造中国新文学,走出一条新路。消解精英文化,把生活平面化、把思想橱窗化、平民化,从其实质上说,赵树理的这种艺术追求,正符合当时在西方崛起的法兰克福派的大众化文艺理论,也和今天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同调。赵树理的平民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艺术实践,却与其政治权威参拜的思想内容构成悖论。本文从人类文化学、三晋区域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时代思潮呼唤等多个角度,对赵树理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人们将赵树理的小说当作“文艺大众化”的典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文艺的大众化应当体现为文艺受众面的广泛。赵树理小说与大众化之间其实有诸多的机缘,比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范例寻求,评判者的知识分子视角以及赵树理农民出身的错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三月,人民作家赵树理故乡(山西省沁水县),出刊了一期《赵树理专号》,这家由该县业余文艺创作组编辑的名为《沁水》的文艺季刊,封面设计醒目,文风泼辣大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两个“重新”:即“重新认识和评价赵树理”,“重新举起文艺大众化的旗帜”。它尖锐地批评了当前文艺界,特别是文学创作中漠视甚至放弃大众化、通俗化的错误倾向,大声疾呼重视赵树理的创作理论及其经  相似文献   

5.
魏霄 《中文自学指导》2006,(6):65-66,42
本文分析了四十年代被树立为“赵树理方向”的赵树理丈学创作的特点,并且通过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关于“大众化”问题的论述的分析,结合“大众化”问题的历史和时代背景,试图解释《讲话》中提倡的文艺作品“大众化”、“与工农兵结合”的真实含义,从而分析当时被认为最好地体现了《讲话》精神的赵树理的创作思想与毛泽东所提倡的“大众化”的实际内涵的相同、差异与分歧之处,并部分涉及到了这种差异影响下的赵树理的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机制。它由三部分构成: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情节的“胜利故事”模式;歌颂基调。赵树理创作模式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拒绝。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机制.它由三部分构成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情节的"胜利故事"模式;歌颂基调.赵树理创作模式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拒绝.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是文艺界大众化、民族化的旗手.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赵树理作品就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赵树理作品更会走向世界,为全球化、大众化、民族化的一位杰出代表.《李有才板话》就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文艺界大众化、民族化的旗手.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赵树理作品就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赵树理作品更会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大众化、民族化的一位杰出代表.<李有才板话>就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赵树理方向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的命运。本文认为,赵树理方向作为我国一个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尤其是他坚守民族化审美倾向的努力,追求通俗化、大众化风格的实现,争做文摊文学家的民间情怀等,即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讳言,赵树理方向也必须受到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如拒绝“欧化”的封闭性心态,缺乏深度的平面化展示,囿于民间立场的狭窄视野等,都是应该进行调整修正的。唯有如此,赵树理方向才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永葆青春,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11.
对身份定位的漠视往往造成批评与言说对象的错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树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文通过考察赵树理对文学的最初选择、创作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及其最终对小说形式的放弃这三个阶段,得出结论:从主体的角度来说,越树理对“作家”这一身份缺乏自我认同感;但从文学创作的客观事实来看.赵树理的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本。这是评价赵树理文学作品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小说体现了民间性现现代性的统一,其民间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全面口语化上,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农村民主实现、人性解放、民间文化生态的独特理解等方面。赵树理小说的现代性思考,是以一种传统文学的“载道”性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在1940年代成为一个方向性的作家,他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追求与对民间文化的过分倚重的艺术倾向并没有完全体现毛泽东《在延座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与《讲话》精神既有适应的方面,更潜藏着内在的冲突。这一冲突延续到新中国文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赵树理的当代悲剧。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赵树理与五四新学的关系研究,梳理作家对五四启蒙主题的传承,探讨赵树理选择疏离“五四”主流意识话语走向民间的可能性,以及在政治与民间的双重视野中,实现民族化、大众化的独特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氏小品”语言偏离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氏小品”已是家喻户晓,深得人们的喜爱,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本文把赵氏小品的经典语言归为7个大类,从语言偏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赵氏小品”语言的一大特色——偏离是小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厉鬼·瘟鬼·财神——论赵公明神格演变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人即认为春秋时晋景公所梦大厉是赵公明之鬼,晋时其神格由厉鬼演变为瘟鬼,蒙元时则一分为二,并以赵元帅之职强调其善神神格。至有明中期,由于宗教进一步世俗化、三教融合、宗教徒成为职业宗教者及与之相关通俗文学的盛行,赵元帅公明最终定位于财神而广为人们信奉。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人生和创作大起大落,誉毁兴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从创作观念上的政治功利性的形成及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相对于“五四”时期恶化的创作环境对作家心灵自由的摧残.忠实于生活的精神品格带给赵树理的成就与磨难等方面来解读赵树理,那么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就会更为明晰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推向大众的方法论认识以及选择方法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所以,方法问题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走近大众具有着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意义。方法论原则是推进大众化的根本立足点,方法论设计是推进大众化的重要生长点,方法体系建设是推进大众化的基本着力点,主要关系的处理是推进大众化的逻辑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乐府向来为汉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但由于时代久远和材料缺乏,研究多在低层次徘徊,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溯其历史源头,明其流程变化,归纳其艺术意义,可谓直抉乐府生长发育的秘密,与学界倡导的"宏观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的理论研究"相合,对于汉乐府研究的深化启迪多多。  相似文献   

20.
合作原则与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赵本山喜剧小品的灵魂。运用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对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部分对话进行语用分析,可以见出赵本山喜剧小品会话中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同时,违反合作原则也是形成幽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