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校本管理"理念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管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倍受人们关注,在西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本论文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对“校本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中,“数字管理”意识是一项颇为重要的管理经验。它在宏观上的表现是胸有全局,在微观上的表现是胸中有数,在深层次则表现为一种人口意识。这种“数字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以王熙凤为代表的脂粉英雄队身上,但为贾府的主流贵族意识所压抑。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就要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人本原理”。这是因为在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中,人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一、实现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管理科学化的首要条件高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已为多数人所了解。然而要使人们真正从思想、心理、行为上与之相适应,并使之成为自己自觉努力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管理者管理思想、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一)树立以“人”为核心的新观念人是管理的核心,自觉性是推动人最主要的动力。事实说明,现代的制度、管理方法,本身…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及其在学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正风靡整个管理界。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和“产品”,学校要成为有效能的一流学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温储蔚 《江西教育》2002,(22):11-12
一、“内化式”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所谓“内化式”班级管理,就是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内化观点,外化行为”。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只有当人们真…  相似文献   

7.
所谓“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的一切活动都从学生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发展以“素质”提高为宗旨。此处的“本”即“根本”或“中心”之义。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见分不见人”“教中无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样式截然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追求的是班级管理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价值。下面联系班级管理实践,从班干部的“选聘”激励、学生的“评价”激励和“奖惩”激励三方面呈一管见。一、班干部的“选聘”激励激励是一种引导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心理过程。这里的…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发展策略,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管理目的的定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校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的试验学校,开展了以“绿色成长计划”为课题的学校改革研究。“学习研究型学校组织建构”是该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与现行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冲突,引起了深刻的反思,对学校管理改革未来的发展方面有了一些新思路,在此谈谈我的想法。一、原来的管理思路:规范管理我校在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了五方面的特点。1.制度建立和健全的系列性。教师管理方面有:实施与运行了“目标导向、内部激励、质量监控、信息沟通、全员培训”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目标管理理念的由来 “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MB0)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是指“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P.F.Drucker)于1954年提出的。其核心是把组织的目的、任务转化为目标,并使组织中各个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组织、部门、个人方向一致、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这种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理论后来被广泛采用。在班级管理中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实行“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其具体措施包括:满足馆员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强化对馆员的继续教育机制;为读者建设宜于阅读的人文环境和适合使用的信息资源;要使为读者服务的内容、手段和形式不断创新等。在图书馆内部管理中要强调“以馆员为本”,在读者服务中要强调“以读者为本”,两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出现的“赵本山艺术”,是一种以“大众文化形态”为主要呈现方式、“多维性”的文化景观。中国社会的“多元”欣赏者对其进行了“多元性”阐释,使其被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广泛认可,并且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提法 ,在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界都颇具影响 ,以至于国内有影响的学校管理教科书 ,将其作为学校管理定义的一例 ,或将其称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特征。然而由于服务这个概念所指的不确定性 ,造成对它的理解歧义丛生的局面。因此 ,有必要对其剖析、梳理和诠释。一、命题之寻源 :口号背后的理论渊源之一 :传统文化———儒家对官与民关系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以强调社会等级著称 ,主张君臣父子 ,井然有致。从道德上要求人们维护社会等级 ,实际上是等级森严的封建政治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但在强调等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尽量减小管理的“刚性”,增加管理的合理“弹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学校管理展现出人性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梁庆梅 《教书育人》2006,(10):39-39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好话暖人心”,我从校长经常说的几句口头语中深受启发,觉得校长在对中层人员管理中应该讲究谈话艺术,善借“动听的语言”实行人性化管理,让自己和下属心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是一种“德治”与“法制”相结合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学校管理要发挥“人本管理”的作用.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学校管理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而学校中人本管理的最大特点,则是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管理理念。因此,学校必须构建一种人丈激励机制;必须实现教师的参与管理;同时管理者还必须注重教师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人为本"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高校是学术性组织,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应表现为以学术人才为本、以拔尖人才为本、以青年人才为本;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人为本”存在诸多制度制约,而推进“以人为本”的实现首先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9.
“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是我国中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三种模式。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这种管理。“弹性坐班制”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介于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之间,每周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非坐班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中学教师在上完课以后,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提出“大部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改革的新思路,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