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快冻法,通过对C3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并分析C30混凝土经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性能变化,包括混凝土外观、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混凝土耐久性理论,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粉煤灰-水泥相互作用、粉煤灰-淤泥质土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粉煤灰对水泥和淤泥质粘土的强度及固化过程的影响,然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试验,观察粉煤灰水泥土的微结构变化以探究其机理。粉煤灰水泥石强度试验表明粉煤灰能使水泥石28d及以上龄期的强度提高,粉煤灰淤泥质土的含水率试验和固结不排水试验表明,粉煤灰使淤泥土的硬度变大,X射线衍射(XRD)试验表明粉煤灰能细化水泥中Ca(OH)2晶粒,SEM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可以使水泥土的微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3.
研究干湿循环与酸溶液耦合作用对红砂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对红砂岩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单轴压缩试验、扫描电镜及矿物成分测试,研究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溶液不同pH值下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溶液酸性的增强,试样的质量、纵波波速、弹性模量、单轴抗压强度均呈现差异性衰减的规律,微观结构更加紊乱,矿物成分含量发生改变,这是红砂岩物理力学性能劣化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市冬季气温调研,确定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周期,分别对7组环氧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通过室内三点弯曲试验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弯曲劲度模量和断裂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循环次数为30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的冻融损伤量为60%;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冻融循环为15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地聚物的抗冻融循环性能对确保地聚物在寒区中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冻结温度对矿渣改性的偏高岭土基地聚物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地聚物在寒区中的实际应用和耐久性评估提供参考。创新点:1.提出了冻融循环条件下地聚物复合材料的最佳矿渣含量;2.发现矿渣的掺入可以抑制地聚物在寒冷环境中的开裂,提高地聚物复合材料的抗冻融性。方法:1.制备不同矿渣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并对其开展三种冻结温度的冻融循环试验;2.分析不同矿渣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的孔隙结构特性;3.分析冻融循环后不同矿渣的纤维增强聚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能;4.提出冻融循环作用下地聚物复合材料的最佳矿渣含量。结论:1.随着矿渣含量的增加,地聚物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降低,且凝胶孔和过渡孔均逐渐减小;2.冻融循环后,地聚物复合材料中的裂缝宽度和数量都随着矿渣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表明矿渣的掺入可以抑制地聚物在寒冷环境中的开裂;3.矿渣的掺入可以显著降低地聚物复合材料在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进而提高地聚物复合材料的抗冻融性;4.40.0%和50.0%矿渣含量的地聚物复合材料在冻融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反复冻融试验,利用RCM法(即非稳态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测定混凝土冻融损伤后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分析各冻融损伤参量(冻融循环次数、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冻融损伤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会不断增大,两者呈现出非线性增长关系;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冻融损伤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抗冻性问题,制备尺寸为100 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别测定未冻融和冻融循环25、50、75、100、125和150次时花岗岩石粉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得到主要结果如下: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负相关;冻融循环150次时,编号为S52C10试件抗压强度与其冻融前。抗压强度比值、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66.0%、1.81%和66.9%;试验表明当花岗岩石粉掺量在0%~20%范围时,掺量为10%的花岗岩石粉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能力最强,试验结果可以为花岗岩石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的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成桩后质量检验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系列室内试验以及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研究钢-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力学性能,探究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混合比对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创新点:1.进行了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混合比的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试验,揭示了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2.考虑23项输入参数,建立了ANN模型模拟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很好地再现了试验结果,并揭示了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混合比对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1.通过抗压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混合比对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既有文献数据结合,建立ANN模型的数据库。2.考虑23项输入参数,建立ANN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训练和测试以及敏感性分析。3.对比分析ANN模型和传统损伤模型,验证并论证ANN模型的正确性和优势。4.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纤维含量和纤维混合比对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结论:1.与损伤模型相比,ANN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包括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应力-应变曲线。2. ANN模型可以考虑23项混杂纤维混凝土组分的影响,包括纤维特征、混凝土组成成分和素混凝土力学性能。3.抗压试验结果和ANN模拟结果都表明,钢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影响大于PVA纤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的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成桩后质量检验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质量分数3.5%NaCl和5%Na2SO4混合溶液为侵蚀介质,采用快冻法对不同煤矸石粉掺量的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定各组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孔结构参数,研究不同掺量的活化煤矸石粉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复合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损伤劣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冻循环作用下,不同掺量活化煤矸石粉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变化均呈现前期平缓下降,后期快速下降趋势,而质量损失率则前期缓慢增长,后期快速增加;活化煤矸石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优,且经300次盐冻作用后,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2.43%和90.12%,抗压强度下降了14.47%;活化煤矸石粉能细化孔隙,改善孔径级配,减少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比例,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西南某高速铁路昌林段沿线冰碛土的特殊环境,通过相似级配法对冻结冰碛土进行固结排水直剪试验,研究冻融循环次数与初始含水率对冻结冰碛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冻结冰碛土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而初始含水率影响不大;该土样的抗剪强度与冰饱和度密切相关,在初始含水率为8%~12%时存在最大值;冻融循环致使土体强度持续降低,较低初始含水率时的强度损失与冻融次数基本呈线性关系,高初始含水率时前期冻融循环对土体的破坏作用更为明显;2个因素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不大,对黏聚力的影响显著。引入综合性参数(K),建立了黏聚力与K值的指数函数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K值与黏聚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陶粒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抗压性能,通过不同冻融循环作用,对不同强度等级的陶粒混凝土进行冻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且强度等级越低,降低速率越大;通过将相对动弹模量和相对抗压强度进行拟合,发现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反应陶粒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  相似文献   

14.
冻融是混凝土结构随季节变化所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表观特征和强度将发生退变.采用冻融次数为0、30、50、70、100次,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表面特征和强度劣化趋势,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普通混凝土与补偿收缩混凝土相比,表面破坏更严重,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冻融100次后,普通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下降35.2%和44.1%,而补偿收缩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下降30.3%和35.3%,说明适当掺入膨胀剂对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混凝土冻融环境下强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由预制竹节桩和水泥土组成的组合桩基。通过一系列水泥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静钻根植竹节桩的单桩模型试验,研究水泥土性质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抗压承载性能的影响。得出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桩侧和桩端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静钻根植竹节桩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1.得出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扩大头中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对其桩端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2.得到静钻根植竹节桩桩周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对其桩侧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1.通过改变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扩大头的水泥土强度的模型试验,得到桩端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对桩基桩端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2.通过桩周水泥土强度不同的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模型试验,得出静钻根植竹节桩桩周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对其桩侧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论:1.提高水泥土强度能够改善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抗压承载性能;当桩周水泥土强度从0.706 MPa增加到1.21 MPa,桩端水泥土强度从11.10 MPa增加到16.02 MPa时,静钻根植竹节桩极限抗压承载力提高了36%。2.当桩周水泥土强度从0.706 MPa增加到1.21 MPa时,不同深度土层中桩侧极限摩阻力增加到1.06–1.36倍。3.桩端水泥土强度从11.10 MPa增加到16.02 MPa时,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极限桩端承载力增加到1.42倍。4.在静钻根植竹节桩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增加桩端扩大头处水泥土强度能够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而桩周水泥土强度的增加对桩基侧摩阻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玄武岩-芳纶和玄武岩-碳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的疲劳破坏形态和疲劳寿命规律,进行了2种混杂比(1∶1和2∶1)的片材试件在0.6~0.95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混杂比为1∶1的试件即B1A1和B1C1,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先发生断裂;对于混杂比为2∶1的试件即B2A1和B2C1,玄武岩纤维先发生断裂.混杂片材的疲劳寿命随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碳纤维含量的提高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更显著.B2A1的疲劳性能相对较差,B1C1和B2C1的疲劳性能相对较好.最后,提出一种新的双变量双拐点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同时适用于多种纤维混杂片材和单种纤维片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大庆地区碳酸盐渍土的冻融特性的影响,以含盐量和含水量为变量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冻融作用下含盐量和含水量对该类型土的工程性质和工程性态的影响.借助GDS三轴仪进行固结不排水剪切,探究冻融循环次数对碳酸盐渍土强度的影响,解释盐胀病害发生机理、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盐量和含水量对盐渍土冻融循环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由预制桩和水泥土组成的组合桩基,其桩身具有预制桩-水泥土和水泥土-桩周土体两个接触面。本文以桩土接触面剪切试验、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静钻根植竹节桩简化沉降计算方法,为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沉降计算提供依据;并通过所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水泥土扩大头以及桩周水泥土直径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创新点:1.通过剪切试验对预制桩-水泥土接触面的剪切性能进行研究,得到接触面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2.建立同时考虑预制桩-水泥土接触面和水泥土-桩周土体接触面作用的静钻根植竹节桩简化沉降计算方法。方法:1.通过桩土接触面剪切试验,得到预制桩-水泥土接触面摩擦模型;2.通过对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水泥土-桩周土体接触面摩擦模型;3.根据试验结果编写静钻根植竹节桩沉降计算程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4.通过提出的静钻根植竹节桩简化计算方法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论:1.预制桩-水泥土接触面摩擦性能远优于水泥土-桩周土体接触面摩擦性能;2.由于水泥浆的渗透作用,水泥土-桩周土体接触面的初始剪切刚度有所提高;3.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计算出静钻根植竹节桩单桩在成层土体中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4.桩端水泥土扩大头能够有效地提高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承载性能,并且增加桩周水泥土直径能够提高静钻根植竹节桩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这种软土就地加固方法,适用于软土就地加固,处理效果显著.本文着重介绍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中,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选取红砂岩作为试验材料,以冻融循环次数、围压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设计影响因素测试试验,探究这两项指标对岩石性能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围压、冻融循环次数两项影响因素对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有较大影响,力学性能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