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梅  范月 《四川教育》2023,(10):26-27
大单元教学强调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思考与设计,提倡以共同主题或共有线索为聚焦点设计教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推进多元统整:重构单元内部要素,注重知识整体性;合理调整学习顺序,强化知识序列性;积极创设真实情境,突显学科语用性。大单元教学要以深度学习为整体目标,遵循有效的教学路径:以任务群为线索,重组学习内容;以概括性知识为导向,设计关键活动;以大情境为依托,融通课堂内外。  相似文献   

2.
大单元教学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的、关注知识和章节的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以课程整合为手段,关注知识范围更大更广,关注知识系统性和整体性,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逻辑性和迁移性。大单元可以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后的一个知识模块、一个主题、一个关联内容、一个学习领域等,也可以是基于培养学生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某种核心素养而整合的专题模块。  相似文献   

3.
郑眉崇 《亚太教育》2024,(4):158-160
大概念教学主要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能够将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知识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完整课程体系。为增进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立足于大概念视角,分析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施途径。首先,从大概念内涵的解读中提取大概念下单元教学实施方向。其次,从确立单元主题、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创建评价体系四个方向,形成贯穿大概念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活动,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大气与生活"单元为例,通过提取单元知识要点、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输出知识要点层级表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探讨ISM法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然后通过新绘制的单元内容结构图划分单元层级、确定次级单元的主题和内容,重构单元的教学序列.通过研究发现,ISM法应用于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能使单元知识要点呈进阶...  相似文献   

5.
圆锥曲线综合问题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向来都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成为考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这类问题大都以直线、圆或者圆锥曲线知识为载体,综合函数、不等式、向量、导数等内容,知识跨度大,能力要求高,因此一直在高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孤立的知识点的设计变更为对大单元和大概念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基于大概念的单元知识建构,十分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知识背后的"核心内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大概念的内涵和本质属性,构建大概念视角下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以初中《概率初步》单元内容为载体,按照分析教学背景、明...  相似文献   

7.
传统地理教学中按照既定教材单元进行直接授课的形式,容易形成知识碎片化、教学目标浅表化等问题,而基于“学科大概念”按内容重构教学单元的教学方式,可有效联结碎片知识、凝练学科原理、揭示学科本质,推动学生建构完整科学思维、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中“地图”内容为例进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课程设计,可引发教师对大概念单元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地理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在综合思维素养视角下,文章以“区域发展”为例提出大单元知识整合的步骤:立足综合思维,确定单元大项目;研读课程标准,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内容,构建单元整合思路;把握整体局面,开展单元知识整合。以期为地理教师进行大单元知识整合提供教学思路,也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把"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归并为过程技能,并将过程技能与内容知识这两个维度严格区分,这是埃里克森和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威金斯和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共同主张.在"知识的结构"模型基础上,埃里克森和兰宁建构了"过程的结构"模型,用以解说"知—理解—行"的三维模式及"大概念"的生成机制.过程技能的"大概念",在生成机制、知识来源及其作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内容知识的"大概念",都有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来临,教育领域积累了海量数据。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924篇及Google学术收录的204篇与教育大数据相关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以时空知识图谱及内容知识图谱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揭示了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发现,教育大数据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从时间上看,研究在2013年开始集中涌现,2014~2015年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从内容上看,研究热点有"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学习分析及技术"、"数据挖掘"等。为此,文章给出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以期为教育大数据的深入研究、实践探索和产业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大主题教学,即将各章节与单元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同时,以其中的重点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而历史问题与历史内容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独立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一情况下,大主题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一、高中历史大主题教学的意义分析1.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休系大主题是各零散、独立章节、单元与知识内容的精华汇总,往往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平面向量作为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身份,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是联系多项内容的桥梁和纽带。以向量为载体。以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方法为主线,在知识网络交汇处涉及创新力度大,综合性强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下面笔者将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谈谈以平面向量为载体的交汇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大概念为引领开展大单元教学,是由学科体系培育代替传统碎片化知识教学的转型,是深化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大概念的中心性、结构性、抽象性使得两者在课程内容、学科结构与教学设计方案上有着高度适配性.以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物理8年级“光现象”和“透镜”内容为例,通过单元规划、单元内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立、单元内容重构及单元评价环节,探讨在大单元教学中贯彻大概念思想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将工业大数据应用引入计算机实践课程中,需要首先理清工业大数据知识体系,在海量的内容中抓住主线和核心,然后将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形成教学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后形成课程知识内容;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在传统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面向真实场景构建工业大数据实训环境,精心设计实训内容,为学生提供工业大数据应用领域中典型的案例和实践内容。课程为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工业大数据应用并解决场景中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材料信息题可分为文字、图表及图像三种形式. 1文字类 文字材料信息题一般以文字材料为载体提供信息,文字篇幅较长,信息量大,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同学们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实质,找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信息,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以大概念为视角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有意义相关联的结构化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教师从繁杂的学习内容中抓住主要矛盾和本质问题,紧扣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7.
知识作为素养生成的“养料”,在核心素养时代理应被正视。然而,关于知识的理解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符号化、功利化、离身化、浅表化等问题,有必要重新对知识进行本质解构,深挖其中的意义育人价值,走向意义之教,促进知识的深度教学。借助心灵的意向性,通过情境、体验、理解建构起知识本身的意义和生命活动的意义。继而,可以从内容维度的以学科大观念为载体、活动维度的以(跨)学科实践为抓手和质量维度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纽带来促进知识的意义之教。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英语教材研究集中于主题内容、核心词汇而较少涉及语用知识的背景下,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语用需求为基础导向,以译林版为例,对当前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分类、出现频率与呈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虽大多涉及文化、语境、礼貌等经典类别,但内容脱离实际生活;语用知识虽出现频率较高,但重复率较高,同质化较严重;语用知识呈现方式过于单一,且语用任务目的性较弱。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的高考评价体系以提升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文章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结合实践,从重构内容、制订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及评价四方面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介绍了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圾知识内容融入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做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