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教师职业价值观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价值观的教师其职业倦怠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与其职业倦怠的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其职业倦怠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在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其严重影响了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设法减低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对提高教育质量和稳定教师队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而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受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教师呈现出重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轻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而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就是职业理想幻灭、职业价值观动摇。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是易产生倦怠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文增  刘晓明 《教育探索》2005,(12):106-108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揭示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状况、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源自于与职业经历相关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表症,经常发生在与需要服务帮助的对象有直接接触的职业行为个体中。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方式促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研究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间的内在关系,寻找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机制,有助于缓解其从业压力,促进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心理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职业倦怠,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至今出现的一种职业困倦现象,职业倦怠涉及各个领域,普遍表现为对工作的积极性低,在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办事效率不如从前,更甚者带有消极的情绪从事工作,遇事较为烦躁。本文分析的主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它既有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性,也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结合有关理论基础,阐述了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职业学校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600名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三分之一左右的高校英语教师认为自身不同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几乎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均认为职业倦怠会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样。大部分存在职业倦怠的高校英语教师均不同程度上希望能在职业倦怠方面谋求改变,并表示所在高校未专门针对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教育指导。提出的建议为:英语教师积极内省,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加强相关教育指导,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职业倦怠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教师是职业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高职教师由于其职业角色的特殊性,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文章通过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教师是职业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15.
倦怠是一种消极情绪,是由主体对客体的厌倦、冷淡所导致的疲倦、困乏的身心反应。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和激情,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从而产生的一种惰性心理和畏惧心理。职业倦怠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阻碍了教师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压力的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非常突出;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由面临的职业压力造成的,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是常见的现代职业疾病,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之一.校长应正确认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