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朝慧 《天中学刊》2012,27(4):44-50
关于政治哲学的后现代研究,可以说"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后现代形式"。总体来说,后现代主义者一方面试图否定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总体性的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却又试图在排除形而上学总体性、基础性原则的条件下挽救非理性、偶然性以及他者和异质性,最终同样没有走出形而上学的视野,实际上仍然以单一、静止的眼光将人类自身的全部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分割开来,从而造成对政治世界真理和意义的认知性分裂与扭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特质就是运用思维的“抽象力”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抽象力把世界作为整体把握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因而认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首先在于他意识到任何理性,观念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幻觉”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这种反本质的观点,又是一种标准的后现代哲学语境。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认识过程”混同于“表达过程”,语言不仅不是消除哲学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澄清哲学问题的砝码,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与“颠覆”一词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旨在剥离它的唯心论外壳,决非要去颠覆它。  相似文献   

3.
西方形而上学就其本质和旨趣而言是从"超越"的向度建构哲学本体论框架,这意味着西方形而上学都以不同的形式显现着哲学的"境界"追求。对哲学"境界"的形而上学表达恰好与形而上学的自身演进逻辑是同一的。马克思哲学在突破传统形而上学境界观的同时,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在对现实世界批判的实践活动中展现了对哲学境界阐释的新思路,进而彰显出马克思哲学所内含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性的视野中思考马克思哲学,不仅仅使思考这一哲学的背景发生了置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作为现代哲学家,在现代性这一时代性、历史性的课题面前的独特批判视角所呈现的后现代意蕴引起了人们的再度思考。文章试图通过马克思哲学后现代意蕴中"经线"和"纬线"两方面的挖掘来揭示其哲学中曾被人们忽略,而又契合着当代社会问题,并展现其思想精华的部分,以期捕捉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反对形而上学是现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的一个共同特征,但是无论是把形而上学作为残缺不全的理性主义的现象学,还是把形而上学作为非科学的科学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一切新、旧形而上学的体系的解构,都没有真正达到消解形而上学的目的。只有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实践转向,才真正使西方形而上学走上了终结,开辟了哲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不只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合理含义还指“体”系之学、超越之学、反思之学,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鲜明地体现出形而上学的这三个维度,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失落了其神韵和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亟需重建形而上学维度,以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8,(1):59-62
后现代哲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现代化进程后,对人类命运的进一步回顾和反思,目的是挽救现代人"价值"的失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反理性、解构本质主义、反对基础主义、反对二分法等。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哲学思想亦是在探寻"人生价值"和人之"终极安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同西方后现代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新儒家学者,徐复观的心性哲学建树独到,其"探求价值根源、消解形而上学、文化观、文化特殊性格"这四个观念都体现出与西方后现代哲学相契合的特质。同时,这些契合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哲学因子的过量引介无疑加速了当代哲学精神生产的品质趋下和整个哲学形态的另类转型,使其阐释能力及有效性均面临挑战与质疑,并带来了自身的意义低迷和科学化危机。面对这种尴尬处境:一是必须探讨马克思哲学创新发展的学理依据与路径选择;二是必须在基本立场、基本原则上切当处置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相容相生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合一"而非"马克思哲学的后学化"抑或"后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化",才能积极捍卫当代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并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确立起切当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 ,哲学史界已有许多论述 ,但这些论述都是在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即以超经验的事物为对象的哲学的意义上肯定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性质。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看 ,作为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就的黑格尔哲学 ,存在着与其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西方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概念解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充分展现马克思的心灵诉求、对传统哲学的变革与现当代哲学的深刻对话关系,不难发现,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中,马克思的思想更具有颠覆的彻底性和建设的合理性。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哲学史界已有许多论述,但这些论述都是在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即以超经验的事物为对象的哲学的意义上肯定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性质,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看,作为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就的黑格尔哲学,存在着与其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解构是符合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运动,都推动了哲学的前进。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转换,并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旧形而上学”和“思辨的形而上学”。自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演变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一部形而上学的演变、发展史。黑格尔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是以辩证法为依据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因其思辨性质而与克思的辩证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熟知并不等于真知。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理解,从形而上学的历史嬗变入手.分析了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指出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只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断演进过程。同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只是他改变了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创立了实践批判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形而上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误解,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哲学     
历史哲学是对理智事业中一个独特领域的哲学研究。历史具有哲学趣味。历史由于具有两种含义.故而有思辨的与分析的两类历史哲学。本世纪,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衰微。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蔚为大观。然而这种划分并不意味着二者的永久对立;它们只是相对的划分。二者仍然相互影响。分析的历史哲学不能摆脱历史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历史哲学的影响。关于作为整体的历史的意义.仍然是有意义的,不会从历史哲学中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然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引发了许多问题的讨论,即: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后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是一种完全的断裂关系。事实上,现代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理论来源,但后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关系却是一种在外部解码基础上形成的否定性继承关系———其结果是在不同方向、不同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全新的理论形态,而这与传统理论间发生的肯定性的批判继承关系是不同的———这种批判继承的结果是在同一方向、相同基础上更加强化和发展了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