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语文很难学:微言大义,弦外有音。也有人说语文好学:母语习得,自然天成。有人说语文枯燥乏味:古文百篇,成语如山。也有人说语文其乐无穷:唐诗宋词,余香满口。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究竟应该怎样学习语文?我们特将近几年状元考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进行了归纳整理,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饶春平 《现代语文》2008,(11):15-16
全球化的脚步越走越快,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许许多多的人学起了外语,什么英语四、六级,英语雅思和托福,还有日、法、德、俄、葡等语种以及希腊、瑞典等国的一些小语种,在人们如火如荼的学着这些外语时,不知不觉间,人们将本国的母语放在了边缘化地位,不去看重。若不是高考要考语文,语文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学了,生活中甚至有人说,语文学到初中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还是从语文考试的角度看,阅读都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阅读的两大板块中,现代文阅读较之文言文阅读,其处境更加令人难堪。作为中学的母语教育,老师教不好现代文,学生不爱学现代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平均分多年来处于及格线以下,社会舆论为之愕然,每每把现代文教学和考试作为抨击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忙忙碌碌究竟干了些什么?语文教学、语文考试是不是有病啊!有人曾经向中学生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不喜欢现代文,学生坦诚回答:“如果老师不讲,我喜欢;如果不考,我喜欢。”还有学生戏称:“…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几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4所高校不考语文,这一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也引起了众多热议。母语的寂寞由来已久,关于母语的争议也不绝于耳,上海几所高校的不考语文点燃了人们的火药桶,其实更为残酷的现实却是社会大众的不学语文,人们对这次事件争议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深层的  相似文献   

5.
秦志强 《河北教育》2006,(11):29-31
争论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还是不很明晰.有人教了一辈子语文,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依旧朦胧不清;有人学了十多年语文,其灵魂仍然远离着语文.说得不客气一点,当前,多半的语文教学只是帮助人们完成了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而很少引领人们去收获一份心灵世界的感动.  相似文献   

6.
李旭 《新疆教育》2013,(4):112-112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字难写、难读、难理解,总之是难学。说来有理,但我认为:这不正说明了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吗?作为国人,汉语是母语,大家当然懂得不少。但仔细想来,又似乎不太懂。不过,很多学生却有些满足,不愿深究。而且放弃了母语,学起了外语。外语固然重要,但学好语文似乎更显必要。学语文,不但要想学,还得会学;不但要学好,还得学精。怎么学呢?笔者认为当练好三功——说功、读功、抄功。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我从小就会说汉语,语文还用学?会说会写不就行了?这就是当今语文学习的最大误区。的确,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似乎再简单不过了,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母语?因为,汉语不仅是一个工  相似文献   

8.
孙景龙 《学子》2003,(8):14-14
这些年,我们语文教学受尽了许多冷嘲热讽,说我们“误尽苍生”,气得我们自己也发表了不少争论。研究语文教学的性质,探索听说读写的训练序列。有人主张语文的人文性;有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有人说要培养语感,有人说要训练思维。其实好多的文章咬文嚼字,只不过是文字游戏,对语文教学本身的指导作用也并不很大。仔细想想,许多事情,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到有人说,语文的复习是最简单的,因为它所考的题型大致是不变的;也有人说语文复习是最难的,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也有学生在苦苦思考,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有时候连及格都达不到?快要高考了,怎么进行语文复  相似文献   

10.
争论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还是不很明晰。有人教了一辈子语文,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依旧朦胧不清;有人学了十多年语文,其灵魂仍然远离着语文。说得不客气一点,当前,多半的语文教学只是帮助人们完成了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而很少引领人们去收获一份心灵世界的感动。完整的语文教学其全部内涵远不止这些,它既不只是古人所谓的识文断字,也不只是今天所习惯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胡: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有人说,语文教学具有思想性,对不对?对。有人说,语文教学具有社会性,对不对?对。也有人说,语文教学具有生活性,对不对?对。还有人说,语文教学具有情感性,对不对?对……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语文界出现了对话语文、自然语文、简单语文、情智语文、诗意语文、本色语文、深度语文、情境语文等多种教学模式。对这众多的教学模式的盛行,大家有什么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许弘焜 《考试周刊》2011,(34):58-58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的法宝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背得多就考得好,背得少就一定考不好。我认为学语文固然离不开背,但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读、写、听、说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读、写、听、说能力都不可能太高。可见,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记者:随着今年1月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四所大学不考语文、偏爱英语的做法越来越多引起社会争议,“语文失语”的现象重新为更多人所关注。作为国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不知道您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母语,母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起来应该不复杂。一个人只要始终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的语文教育,也不一定妨碍基本的交流。有人曾揶揄当前狂热的外语学习":数以万计的考研大军焚膏继晷  相似文献   

15.
在走进新课程的历程中,每一个关注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师都在不断地检视自我、叩问自我: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我追寻的理想角色是什么?有人说语文教师是长明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自己的持续成长而不断充电,获得双赢效果;有人说语文教师是牧羊人,将学生带入水草丰美的母语王国,让学生自主地品尝汉语大草原的鲜美之草,尽情地享受美不胜收的词句风景;有人说语文教师是太阳为学生个性化的精致的语言生态播下光和热,使学生的语言之躯精神之躯在光的照耀下和热的烘烤下融为一体,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有人说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今年高考,南通市一考生在考语文时,小作文仅写了一部分,大作文还一字未写,因手中的圆珠笔突然断水,备用的另一支新圆珠笔也写不出来,该考生十分紧张,慌乱之中沮丧弃考……该考生弃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发人深省。有人说,高考50%是考文化知识,50%是考学生的心理竞...  相似文献   

17.
【思想来源】有人认为阅读分为母语阅读和语文阅读两部分,母语阅读是一种自主的、接受的、单一的阅读,而语文阅读是规定的、反思的、综合的阅读;母语阅读不仅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生命的全部过程,而且自由、鲜活、灵动,具有极强的个性特色和长期的积累效应;母语阅读与语文阅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张志松 《生活教育》2012,(13):43-43
一 儿子这次语文测验只考了60多分,于是,我顿时拉下脸来,说:“怎么搞的?上次语文测验你考了90多分,这次测验怎么只考了60多分呀?”儿子一听,抬起头来,很不服气地说:“因为这次测验你没有许诺。”我一听,一头雾水地问:“什么许诺不许诺啊?”儿子一听,理直气壮地说:“上次测验前,你许诺我考好了,会奖励我去吃肯德基,我当然会考好的呀,这次测验你没有许诺,什么都没有,我还考好什么呀!”  相似文献   

19.
今年高考,在语文界引起了烈强反响。有人感到老路子不能走了,但又不知今后的书怎公教,有人说:“花了两年心血抓课本,课本只占十六分,猜题押题操碎心,效果等于零。”有人说:“既然不考课本,要书何用!”还有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随着大流转,碰运气也有几个人上线。但是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今年的指挥捧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海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时,没有考语文,只考了英语、数学和理科等,舆论哗然,甚至在“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高校领导进行质疑。不考语文这还了得,学生语文水平下降还算小事,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根将受到重创。,与会的学校领导只能进行辩解,有的马上撇清,说他们是考语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