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违背公共权力行使的应有宗旨、界限、目标和科学依据,用公共权力为个人及亲朋和小集团谋取私利,严重侵害国家、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反权力腐败要在权力优化、权力主体素质提高、权力约束、权力监督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权力腐败是指掌握与行使公共教育权力的主体滥用公职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共教育权力腐败主要源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既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性质方面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公共教育权力运作方面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当前,对于公共教育权力腐败的治理,需要通过权力、社会、权利与道德等不同路径来综合执行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对权力的制约是建设监督制约机制的核心问题。腐败,作为政治概念,实质是权力的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谋取法律和制度以外权力的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凭借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所以,反腐败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权力具有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对公职人员来说,权力尽管不是财富,但能够攫取财富。历史经验和当今社会的大量事实表明,缺乏制约的权力,会造成权力非公共性运行,走向腐败。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认识腐败现象,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呢?这是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反腐败斗争与发展经济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一、腐败的本质、类型及产生原因1.腐败的本质、类型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异化,权力的商品化。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可是有些人却把这种权力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进行权钱交易,把权力当作商品进行交换,以满足个人的欲望。简言之,腐败的本质就是掌握某种公共权力的人,违法乱纪,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以达到个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改革的进程,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并有继续蔓延扩展之势。其原因何在?对此,我们必须把腐败现象放在当前社会转型这个特定历史背牙下,对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寻根求源,从根本上找出其症结,从而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和反腐败的艰巨性,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抑制腐败的发展,而最终消除腐败现象。一、腐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产物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是权力与金钱的联姻。当今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视腐败为社会毒瘤,它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滋扰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侵害…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一种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对社会肌体有着极大的侵蚀作用。腐败现象是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伴随的,它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因此,消除腐败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消除腐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7.
<正> 什么是腐败?腐败其本意是指有机物质的腐烂、变质,引申到政治学,腐败则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在政治上向腐朽、没落的方向发生质变的行为。我们现在所讲的腐败,其基本内涵是指党和国家机构中的一级组织、党员和  相似文献   

8.
“腐败”一词,原指物质的腐烂变质,引用到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则指掌管社会公共权力的机关政治行为或者行政行为的败坏现象。在我国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不正当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经济上的权钱交易、政治生活中的权权交易、生活作风上...  相似文献   

9.
胡杰荣 《文教资料》2005,(21):60-61
无论腐败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使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本文阐述了我国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权与制衡是预防腐败的关键,指明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权力腐败是权力主体滥用权力,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团体、阶级等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权力运行中的“三大矛盾”所引起,本质上是“公利性”与“自利性”的矛盾。为此,要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法律规范权力、依靠人民监督权力、利用道德约束权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腐败,就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严重违反公职行为规范的行为.以此观之,应该说腐败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届政府没有能对腐败绝对免疫.历史经验一再告诫我们:作为一个政党,腐败不除,无以立本;作为一个国家;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腐败不除,无以立信.所以,能否消除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亦即能否跳出历史兴衰怪圈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  相似文献   

12.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随着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要产生腐败,可以说腐败是政治的伴生物。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权力掌握在革命者手中,它可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被极端个人主义者把握,就会滥用、甚至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和资  相似文献   

14.
腐败的产生首先在于官僚阶层的存在和行政权力的垄断,由于全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过多、过细的干预,导致寻租运动泛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就要转变政府职能、限制政府行为,建立有限、有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15.
胡冰 《文教资料》2006,(23):65-66
政治伦理是一门研究社会政治生活中道德原则与规范、政治与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政治伦理的目的在于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道德思考和道德评价,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政治伦理的本质特征、规范体系和演变规律,以有助于人们进行合乎道德标准的政治行为选择。政治权力是指政治组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它社会成员的能力,是政治行为的合理来源。在整个政治社会中,权力却与其本质相分离,被阶级所占有,甚至被私人所窃取,被用来为阶级利益服务和用来谋取私利。这就要求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而且,权力的道德制约在一切存在权力的地方都有着普遍意义。本文将着重阐述政治伦理与政治权力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共权力的异化即是通常所说的腐败,腐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私有制不退出历史的舞台,腐败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既不是某个党的问题,也决不是某国的问题,而是特定时代——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试论腐败的社会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就其广义来说,是对政府治理一般意义上的破坏,即使行为者个人并未直接得到利益或好处,但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从狭义而言,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来达到私人目的,增加私人利益,是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认为: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恶性肿瘤,它蚕食着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使国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以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蔓延是腐败产生的直接思想原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权力行使者之间的分离,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腐败现象蔓延还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9.
腐效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毒瘤,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腐倡 廉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施政任务。腐败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权力缺乏有 效的监督,反腐倡廉要抓出成效,必须从源头着手,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前提 下,以教育防范为基础,以制度防范为中心,以法律防范为保证。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指手中握有某种权力的主体采取一定手段谋取私利,侵犯公众利益,腐蚀、破坏某种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和活动。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固定的社会分工是足以、至少是最能说明腐败形成的可能性原因。腐败成为现实的原因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权力的界限及活动范围的模糊和权力的失控是腐败成为现实的客体方面的原因;入的私欲的无限扩张和为满足私欲而进行的活动是腐败成为现实的主体方面的原因。从腐败成为现实的原因出发,又满足“对治理腐败措施的反思”的标准——可行、管用、最优标准——的治理腐败的措施,只能是分权治理。形成以利益为纽带或基础的监督机制,真正实行内外事务公开制度,既可以保证分权治理的实现,又可以真正扼制腐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