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作文时,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写人叙事一定要写出生活气息,写出真切传神的生活场景或片段,越是生活化的东西越有感染力。那么,什么样的片段才是最真切最传神的片段呢?怎样才能写出真切传神的片段呢?一、抓住特殊情境下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写,传达出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真实情感。那天晚上,父亲很晚才回来,带着浓浓的酒气,我知道父亲又在公司陪客人喝酒时喝醉了。父亲看见站在家门口的母亲和我,竟然笑着说:“你们是谁,怎么站在我家门口?”说着把母亲和我往外推。毕竟是醉了的人,母亲和我把他扶到床上,父亲嘟嘟囔囔地躺下了。正当我和母亲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读后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傅雷家书》肯定是熟读过的,对书中一些语句的理解也非考场一两个小时所能企及的。文章大量的引用,不仅写出了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启迪,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傅雷的人格魅力对后人的鞭策。傅雷不仅是位父亲,还是位朋友。他既有父亲的严厉,也有朋友的亲切。能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读后感,并且还能够写得如此深入透彻,可见作者平时的阅读涉猎之广。这种良好的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伴,这是对人生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日记对提高学生写话水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天天写,还有什么可写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乐写,且写出童真、童趣来?这一年来,我在低段日记起步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要写出感悟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但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却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而要通过写人记事,写出美好的人性,写出生活的感悟,使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色”。例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固然要写,但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人物,不限于事实罗列,而要写出人物的思想灵魂;写场面,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它的实质,等等。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平时一定要注意:1.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  相似文献   

5.
我读小学时,开始喜欢看书。记得有一回写作文,老师要求写出一个人的理想。当时我有十七八个理想,所以想不出该写哪一个。父亲说,当文学家吧。现在想来,父亲不过是随口道出一个美好的愿望,可当我写了这篇作文后怎么也忘不了。仿佛是庄重地许下了诺言;其实,我当时总觉得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文学家了,所以不觉得这是奢望。那时我四年级。交了作文不久,我就开始尝试做文学家了。我根据一个听来的故事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甲出门拾到了钱包,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失主乙;而寻找过程中,甲的钢笔从口袋里漏出来让乙捡到,乙也正四处奔波找失…  相似文献   

6.
创意说明:《背影》是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构思精巧,选取了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父亲的“背影”这个独特的表现角度,以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文中父子之间的殷殷真情。那么究竟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设计这篇传统课文的教学呢?该教学方案本着“加强整合、减化头绪、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文中集中具体描写“背影”的第六节文字为突破点,设计了三个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教学板块——“读”、“议”、“写”,  相似文献   

7.
《我的爸爸是奇葩》这个题目,只有可能出现在今天这个张扬个性、尊重人性的时代。通常写爸爸,都要写其可敬之处,而此题则要写其可爱。可以说,题目就规定了本文要写出人物的个性色彩,要写成一篇有情趣的作文。虽然我们天天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作为子女,未必对他有多少了解。现在的家庭中,父亲关心的往往只是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忙于学习已是自顾不暇,更无暇去关心父亲。所以,这道题目同时也击中了现代家庭生活中的软肋。它告诉我们:平时就要关心父亲,从一些  相似文献   

8.
写作的节奏     
有的同学写作文,往往是想到或拿到一个题目,不认真思考就立即动笔开始写,边写边想,边想边写,结果写出的作文结构松散、中心模糊、内容肤浅。写作文要讲究节奏,应当是慢——快——慢。  相似文献   

9.
前面用"邻居阿姨为我开了‘门’——打了电话叫醒了父亲",写出舐犊情深的广度。卒章用"我很想再叫一声‘爸爸,开门’"写出舐犊之情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家庭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同学们的来稿中,有为数不少的是写家庭的。当然,可以想像得到的,在这些来稿中写得最多的是母亲,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其次,最少被写到的则是父亲。是啊,从客观来讲,父亲对家庭负有更多的责任,他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工作上,因此他较少有时间关心子女;从主观来讲,男人大多不善表达情感,在子女面前他们更多地让人感到敬而远之,而不是亲密亲切。同学们很少写父亲也是情理中的事。然而,我们一旦体察了他们的真情,一旦感悟了他们的苦心,往往便能写出佳作来。在文学史上,写父亲的佳作也不多,但朱自…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各篇课文叙写了普通人,表现了生活中各种形形色色的“爱”:《阿长和(山海经)》以动情的笔触,写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敬意、感激与怀念。《背影》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台阶》一文。从儿子眼中,我们看到了对创业维艰的父亲的无限关怀。《老王》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虽然穷苦卑微但极有道德良心、极其纯朴的好人的后半生。  相似文献   

12.
葛小亭 《班主任》2014,(2):63-63
正前不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我的梦想"的作文,卢伟上交的作文让我很震惊——《没有梦想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我很了解卢伟,我几乎要断定这是一篇叛逆的刺儿头写的作文了。,卢伟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成绩在年级处于上游,这样优秀的学生却写出这样的作文,表明他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据我了解,卢伟的父亲早  相似文献   

13.
一位慈祥的父亲让爱的阳光洒进女儿的心田,我们在为这位勤劳的父亲赞许之余,也为小作者精妙的构思所折服——通过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写出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对家庭的爱。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两则材料倒过来写,文意会深入一层——不仅写出了不能“挖掘自己的宝藏”后果,还写出了实现“挖掘自己的宝藏”的措施。这就上升到了发展等级——观点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富根和小荣是同班同学。富根是富人家的孩子,父亲是某公司的经理;小荣是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是黄包车夫。[简单明了地介绍了人物,点明了身份]不知怎么的,他们两个会成为好朋友。[这句话必不可少,交代了这句话才能符合画面情景,引出下文] 一天,他们手拉着手去上学。[交代了时间和事件的起因。具体地写出“朋友”之“好”——手拉着手]走到半道上,[交代了地点]对面过来了一辆黄包车。车上是一位阔人,[先概括地写坐车的人]白净的皮肤,高高的鼻梁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通过对父亲送“我”外出时离别情形的记述,表现了令人难忘的父爱。而小作者以父亲的“雷声”——大嗓门为切入点,借两件小事(教育“我”不要过度看电视、带“我”去看病)也写出  相似文献   

17.
日记对提高学生写话水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天天写,还有什么可写的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乐写,且写出童真、童趣来?这一年来,我在低段日记起步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仇裕蕾 《现代语文》2013,(12):151-152
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60分,真可谓重头戏。如何写出优美的文章,从而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一直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苦苦寻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情实感。可如今又有多少学生的作文是真情的流露呢?初一刚开学那会,笔者看不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文字。当要求学生们写一篇展现亲情的文章时,有18名学生写父亲带“我”去看病,写母亲为“我”送伞。当要求他们写一篇展现平凡人不平凡的品质时,又有15名学生写环卫工人。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展开了一系列探究,现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写出自己的家谱该作业要求学生写出从曾祖父母到自己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这份作业不禁让人感叹:这不就是在培养一种寻根意识,让人别忘了祖宗,别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吗?试想,当学生们完成自己这份写满密密麻麻姓名的家谱时,一种历史感也将会油然而生。在图书馆或调查访问中写作文美国的作业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还可以搞调查访问,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比如,写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作文,美国的教师要求学生一周内交,还让学生们去采访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甚至伯伯、叔叔、邻居和父亲的…  相似文献   

20.
我并不能写出一篇极好的文章,但我还是写了;我并不能读遍所有的书,但我还是读了。从小父亲就对我说,要饱读名著,熟背诗词几百首。这两点我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