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思想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历经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一套切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使中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的大科学时代,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一部制定得比较好的法律法规,对科学技术发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1998-2008年中国学术机构专利申请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拜杜法"对中国学术机构的专利申请活动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王珂 《科技风》2013,(12):20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世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成就被介绍、传播到西欧。因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不是单纯的"先进"与"落后"的对比关系,而是承先启后的关系。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是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纳米技术的治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广泛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国际上已形成共识,应该负责任地发展新兴科学技术,采取"治理"的方式.纳米技术是当今新兴科学技术的代表,纳米技术的治理代表着国际上管理新技术方式的转变.本文在分析纳米技术治理思想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际上纳米技术治理的措施,探讨和分析中国纳米技术治理的现状,提出加强中国纳米技术治理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与研究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促进期刊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期刊业的制度改革和创新.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发展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西部科技>杂志社协办的"2009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于2009年7月13日~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研讨会有来自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有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和中科院化学所的领导,汇聚了各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注册代表达到了267人,参会代表160人,提交论文78篇.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20周年。为了纪念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20周年,经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同意,《今日科苑》杂志社承办"辉煌20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开始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而发展.本期"知识中国"栏目,我们以"客户服务"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客户服务的发展及客户服务系统,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相似文献   

10.
从"数"思维的角度,世界范围内三种"数"思维独具特色.古希腊"数"思维与笛卡尔"数"思维的融合已经在近三百年的时间以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展现出来.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中国"数"思维这种思维形态,中国"数"以其整体性特征,在邵雍易学当中达到"数"思维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6年4月28日,科技厅厅长刘东带队赴京对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论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家共9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任专家组长。会议由科技厅机关党委书记吴成主持。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  相似文献   

12.
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胆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澄清了束缚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极大鼓舞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开启了中国科学的春天.重温"科学的春天",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科学发展和繁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机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奖励在推动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其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设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14.
正第13届中国科技论坛会议将于2018年6月中旬在重庆举办,会议主题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由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科技中国杂志社、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1911年推翻清王朝后.内战、抗日占去了近50年,真正的科学技术发展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科技政策不断改变。本文主要阐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现状。作者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比欧美晚了150年.科学技术晚了200年;近30年有些进步,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国人需要再奋斗50年;当前应该埋头苦干、韬光养晦,继续向科学先进的国家学习,学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类科学事业做一点迟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拟于2018年6月14-15日在重庆主办第13届中国科技论坛会议——"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诚邀您的参与会议由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科技中国杂志社、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主讲嘉宾(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胡志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赵志耘—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潘复生  相似文献   

17.
制订和落实"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对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相关档案,探讨制定"十二年规划"与应用物理所发展的互动过程,揭示应用物理所在制订规划过程中确认自身定位的发展脉络,初步阐述"十二年规划"的制订对应用物理所乃至中国物理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技术与中国知识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以来,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讲话为标志,中国掀起了一股"知识经济"的研究热潮.但是,当前国内对"知识经济"的某些说法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或误导,似乎发展知识经济就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教育,特别是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同时也对中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事业30年来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两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高度,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水平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然而,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文明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走向衰落.科学技术落后的中国不但成了掌握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两方列强的掠夺目标,也成了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凌辱对象.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1894年的甲午战争和"东亚病夫"的称谓都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忘却的耻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