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化习作提了许多建议。如“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是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种教学思想无疑是科学的,学生只有以自己的个性去习作,才会对习作产生兴趣,才有足够的信心去习作,才会写出有生命的作文。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陷入误区,主要表现在:误区一:个性化就是求异化我们主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但求异、批判、创新并不是先对…  相似文献   

2.
王莹 《教学随笔》2013,(10):114
想要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使学生学会自由、有创意的表达,走个性化之路,展现自我,写出个性化作文。引导学生悟课文作者之悟,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由感知、感受向感悟升华;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着重开拓思路,指导学生自由表达。简而言之,就是要多让学生“自由作文”。“自由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它是最近20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我认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从淡化文体训练,鼓励学生从自由表达入手,培养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操练,更多的则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把积淀在自己心中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为此,专家对现行教材单元作文训练题目进行大规模调整:删去习作有中心的高要求,不搞命题作文,拓宽习作范围,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那么要适应《语  相似文献   

5.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鼓励放胆表达。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提倡“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有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7.
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操练,更多的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把积淀在自己心中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叩响习作之门,使他们走上习作之路呢?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是啊,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习作课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创造性习作的前提是创造性的习作指导,下面我以一次习作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一、学生心灵的火花给了我创新的灵感习作应当是学生内心自我感受的自我表达,这种表达充满了个性化的审美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态度对习作的…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作文提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学生个性化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训练的契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习作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处处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原始表达,让学生的习作真正体现其个性。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12.
赵海云 《农村教育》2005,(7):122-122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的学生习作,也说是说个性化的作文就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等等。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所写的作文立意平淡,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上。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3.
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因此,小学生作文改革当务之急在于引导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充分述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最近,听了一节《XX,我想对你说》的习作指导课,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要在个性化习作指导上下功夫.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有创意的表达,在习作讲评课上,从立意到选材,从谋篇到练句,做较多的表达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作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而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不仅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客观准确地评判自我,还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映个体不同的思想,提倡个性化作文。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实施作文训练时应突出自主性写作能力的训练,彰显学生个性化写作风格。这里强调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教师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漫画就是用简洁而夸张的笔法描绘生活的图画。散见于各种儿童文学期刊的漫画 ,以其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教育性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弦 ,为孩子们所喜爱。能否利用漫画来充实学生的生活 ,丰富习作内容呢?我为此进行了实验研究 ,探索出一条高年级小作文练笔的新途径。漫画作文是看图作文的一种特例。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模式是 :指导观察———看图练说———起草誊抄。学生当堂练写出来的是半截子作文 ,教师批改的仅是交来的草稿 ,丢掉了学生自我感悟、搜集资料、自我修改等重要环节。而漫画作文教学思路是“习作于课外 ,得法于课内” ,“…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语言的文本体现。学生习作是学生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用自己的心感悟世界。学生的作文,应该如风行水上,自然而然;作文的内容,应该似山涧清流,纯真质朴。《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文需要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畅谈所想,放飞情感,学会生存,塑造人格。教  相似文献   

18.
周燕 《现代教学》2010,(5):49-49
创设情境进行作文(也称情景作文),是指导学生根据在具体场合或某种景象、境地中以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或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学生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习作中创设或利用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呢?我尝试利用文本进行情景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修订版“大纲”指出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 ,自由表达。”实践也表明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欲望 ,积蓄习作素材 ,掌握习作技巧 ,促进学生尽情倾吐。那么 ,如何遵循学生习作过程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呢?一、开源———自由表达的活径叶圣陶先生说过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读有字书 ,精读博览 ,广为…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指导习作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要求学生写作要个性化,那么怎样进行个性化作文指导呢?一、个性化作文要激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观点,顺应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复苏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